一种新型中西医结合止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004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中西医结合止痛装置,包括气囊球、软管、喷气管、喷气孔、过滤网、螺旋管、风扇以及圆筒,所述气囊球装配在把手上端面中部位置,所述喷气管装配在冰水盒内部下端面,所述喷气孔开设在喷气管环形侧面上侧,所述软管上端连接气囊球,所述软管下端连接喷气管,该设计实现了搅动冰水的目的,所述圆筒安装在储冰箱下端面,所述过滤网安装在储冰箱上端面,所述螺旋管上端安装在广口罩下端面,所述螺旋管下端穿过储冰箱内部下端面,并延伸至圆筒内,所述风扇安装在圆筒内,该设计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冷风降温止痛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冷敷止痛效果佳,冷敷范围大,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中西医结合止痛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中西医结合止痛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利用按摩、冷、热、压力等手段刺激皮肤,使其止痛或减轻疼痛,在医学领域的各专科都被广泛应用。如外科的烫伤,可利用局部冷敷的方法,减轻疼痛和渗出;内科疾病引起的腹痛,可通过服务部按摩、热敷等方法,得到缓解。现有技术中,止痛装置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在冰块对患处进行冷敷时,无法对冰水进行搅动,设备与患处皮肤进行热交换后,冰水因无流动导致对患处皮肤冷敷效果下降,同时现有的止痛装置冷敷范围小,无对患处周围皮肤进行冷风辅助降温的功能,止痛效果不佳,所以急需一种新型中西医结合止痛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中西医结合止痛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冷敷止痛效果佳,冷敷范围大,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中西医结合止痛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冰水搅动机构以及辅助降温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储冰箱、冰水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中西医结合止痛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冰水搅动机构(1)以及辅助降温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储冰箱(3)、冰水盒(4)、加冰口(5)以及把手(6),所述冰水盒(4)安装在储冰箱(3)下端面,所述加冰口(5)开设在储冰箱(3)上端面,所述把手(6)安装在储冰箱(3)上端面;/n所述冰水搅动机构(1)包括气囊球(11)、软管(12)、喷气管(13)以及喷气孔(14),所述气囊球(11)装配在把手(6)上端面中部位置,所述喷气管(13)装配在冰水盒(4)内部下端面,所述喷气孔(14)开设在喷气管(13)环形侧面上侧,所述把手(6)内装配有软管(12),所述软管(12)上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中西医结合止痛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冰水搅动机构(1)以及辅助降温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储冰箱(3)、冰水盒(4)、加冰口(5)以及把手(6),所述冰水盒(4)安装在储冰箱(3)下端面,所述加冰口(5)开设在储冰箱(3)上端面,所述把手(6)安装在储冰箱(3)上端面;
所述冰水搅动机构(1)包括气囊球(11)、软管(12)、喷气管(13)以及喷气孔(14),所述气囊球(11)装配在把手(6)上端面中部位置,所述喷气管(13)装配在冰水盒(4)内部下端面,所述喷气孔(14)开设在喷气管(13)环形侧面上侧,所述把手(6)内装配有软管(12),所述软管(12)上端连接气囊球(11),所述软管(12)下端连接喷气管(13);
所述辅助降温机构(2)包括过滤网(21)、广口罩(22)、螺旋管(23)、圆孔(24)、风扇(25)以及圆筒(26),所述圆筒(26)安装在储冰箱(3)下端面,所述过滤网(21)安装在储冰箱(3)上端面,所述广口罩(22)装配在过滤网(21)下端面,且广口罩(22)设置在储冰箱(3)内,所述储冰箱(3)内装配有螺旋管(23),所述螺旋管(23)上端安装在广口罩(22)下端面,所述螺旋管(23)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玉娥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