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保护材料、复层神经修复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989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神经保护材料,所述神经保护材料的表面以及内部为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的平均孔隙小于20微米,且分布于所述神经保护材料表面的孔中至少部分是开放的孔;所述神经保护材料由胶原和壳聚糖的酸混合溶液制得。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复层的神经修复导管,外层采用所述神经保护材料,内层为海绵状的纳米纤维结构。本申请提供的神经保护材料,具有更适合的孔隙结构,有利于氧气以及小分子营养物质进入,保证营养物质的内外交换,并阻隔成纤维细胞的长入,避免对受损神经细胞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保护材料、复层神经修复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组织工程和生物制造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保护材料、复层神经修复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临床治疗中,神经缺损处缝合后的吻合口和非实质性损伤处非常容易出现成纤维细胞长入引起组织增生,进而阻碍了神经细胞的再生恢复。细胞的形状、代谢、功能、迁移、增殖和分化依赖于其所在在细胞外基质环境,人体细胞的平均直径在10-20μm之间,并且研究表明,当孔隙小于10μm为半透过性,仅允许红细胞、氧气以及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因此,适宜的孔隙尺寸,对能保证营养物质的内外交换,并同时有效阻止成纤维细胞通过是主要影响因素,而理想的管壁孔隙直径应该在5-30微米之间,更准确的说是在10-20微米之间。一种理想的组织支架,应该具有天然细胞外基质的基本结构特点,(1)它是高度多孔的,具有相互连接和分层结构的孔,特别是,尺寸为数百微米的大孔将维持支架的结构稳定性,支持细胞增殖,ECM沉积和组织形成;尺寸为数十微米或更小的中孔将促进营养物质的扩散并促进形成血管化,而微米或更小尺寸的小孔会对某些细胞行为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保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保护材料的表面以及内部为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的平均孔隙小于20微米,且分布于所述神经保护材料表面的孔中至少部分是开放的孔;所述神经保护材料由胶原和壳聚糖的酸混合溶液制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保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保护材料的表面以及内部为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的平均孔隙小于20微米,且分布于所述神经保护材料表面的孔中至少部分是开放的孔;所述神经保护材料由胶原和壳聚糖的酸混合溶液制得。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保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胶原和壳聚糖用酸溶液溶解,制备总浓度80-130mg/ml的混合浆液;
步骤2:将所述混合浆液于2-5℃下静置至少20h,使其充分溶胀;
步骤3:将溶胀后的混合浆液冷冻干燥,交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为I型胶原;所述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80%-95%,粘度为50-800mPa·s;所述酸溶液为摩尔浓度0.5-0.6M的醋酸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和壳聚糖在混合浆液中的比例为(9:1)~(1: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将溶胀后的混合浆液在冷冻干燥前,使其形成薄膜或空心管结构的步骤;优选的,所述薄膜的膜厚度和/或空心管的管壁厚度为0.1-1mm。


6.一种复层神经修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
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保护材料或由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神经保护材料所制成的管体,和填充于所述管体内的海绵状纳米纤维结构,所述海绵状纳米纤维结构的内部分布有多个微孔隙,所述微孔隙的平均孔径大于20微米且小于100微米。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层神经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纤维分散液注入由所述神经保护材料制成的管体内,冷冻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杨洪阳栗国贝孙冰冰
申请(专利权)人: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