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杀菌装置,包括:照射模组;电源控制模组,开设有第一通孔;转轴,设置于所述照射模组上,且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转动连接;第一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内,且用于限制所述转轴脱离所述第一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轴使得照射模组沿电源控制模组转动,从而使得照射区域可以调节,而且设置第一限位组件能够使照射模组沿电源控制模组上稳定的转动,以防止照射模组从电源控制模组上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杀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杀菌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病毒危害人体健康,严重时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了防止病毒入侵人体,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杀菌装置,其一般包括物理式杀菌装置和化学式杀菌装置。其中,物理式杀菌装置的杀菌方式主要采用紫外线对生物细胞进行伤害,从而降低有害细胞的存活率,以起到杀菌作用。目前,物理式杀菌装置都是灯管式的,照射区域不可控,且杀菌装置的照射区域固定。当完成一个区域的杀菌照射后,若需要照射其他区域,需要安装新的杀菌装置,或者将整个杀菌装置拆卸后再安装到其他区域进行照射,使得杀菌装置的照射区域不可控,调节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杀菌装置,能够调节照射区域,且操作简易。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杀菌装置,包括:照射模组;电源控制模组,开设有第一通孔;转轴,设置于所述照射模组上,且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转动连接;第一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内,且用于限制所述转轴脱离所述第一通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杀菌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转轴使得照射模组沿电源控制模组转动,从而使得照射区域可以调节,而且设置第一限位组件能够使照射模组在电源控制模组上转动稳定,以防止照射模组从电源控制模组上掉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杀菌装置,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连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照射模组上;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且插入所述第一通孔;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且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一通孔的直径,且所述第一限位组件限制所述第三连接部脱离所述第一限位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杀菌装置,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卡接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的内部顶面;弹片,与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且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限制所述第三连接部脱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杀菌装置,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一通孔之间设有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阻尼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杀菌装置,所述弹片上突出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抵接于所述照射模组的内部顶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杀菌装置,所述弹片靠近所述照射模组的内部顶面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突出设置第二限位块,当所述转轴转动到一定角度时,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抵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杀菌装置,所述照射模组包括:第一壳体,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反光杯,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照射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反光杯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用于发出紫外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杀菌装置,所述反光杯四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照射电路板四周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四周突出设有插入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的固定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杀菌装置,所述电源控制模组包括:第二壳体,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感应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控制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第二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所述感应电路板和所述控制电路板四周,用于将所述电池、所述感应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杀菌装置,所述第二壳体内部侧面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接槽配合的卡接组件。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杀菌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杀菌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爆炸图;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杀菌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照射模组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杀菌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爆炸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杀菌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电源控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照射模组;110、第一壳体;111、固定柱;120、反光杯;121、第三通孔;122、第五通孔;123、装饰盖;130、照射电路板;131、第四通孔;200、电源控制模组;210、第二壳体;211、第一通孔;212、卡接槽;220、盖体;230、电池;240、感应电路板;250、控制电路板;260、第二限位组件;261、第一限位件;262、第二限位件;263、第三限位件;264、第四限位件;265、限位槽;270、卡接组件;271、连接件;272、卡接块;300、转轴;310、第一连接部;311、第二限位块;320、第二连接部;330、第三连接部;340、阻尼圈;400、第一限位组件;410、第一卡接件;420、弹片;421、第二通孔;422、支撑件;423、第一限位块;424、支撑部;425、抵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为了防范病毒入侵人体,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杀菌装置,其中杀菌灯普遍应用于医疗领域。杀菌灯主要通过自身发出UVC紫外光进行杀菌,以伤害生物细胞,从而降低生物细胞的存活率。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杀菌灯采用灯管式发光,照射区域不可控,使得杀菌装置长时间对一个区域照射,以使其对人员生物伤害大。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杀菌装置,能够调节照射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照射模组;/n电源控制模组,开设有第一通孔;/n转轴,设置于所述照射模组上,且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转动连接;/n第一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内,且用于限制所述转轴脱离所述第一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照射模组;
电源控制模组,开设有第一通孔;
转轴,设置于所述照射模组上,且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转动连接;
第一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内,且用于限制所述转轴脱离所述第一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
第一连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照射模组上;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且插入所述第一通孔;
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且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一通孔的直径,且所述第一限位组件限制所述第三连接部脱离所述第一限位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
第一卡接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的内部顶面;
弹片,与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且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限制所述第三连接部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一通孔之间设有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阻尼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上突出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抵接于所述照射模组的内部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名亮,郑志宏,谢文峰,张新觉,
申请(专利权)人:火丁智能照明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