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哄睡功能的儿童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88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哄睡功能的儿童床,其结构包括移动架、横板、哄睡底座、支撑柱、通风口、睡眠室,移动架设于哄睡底座下端,横板与移动架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带哄睡功能的儿童床设有哄睡底座,在哄睡小孩的时候通过启动电源将电机打开电机驱动摩擦轮进行转动带动睡眠室进行摇摆,随后第一液压管对左端的气室进行挤压将左侧的气膜进行充气抬升,第二液压管则进行收缩将右侧的气膜进行抽气压缩,随后在进行相反的步骤来造成气膜形成波浪状的摆动来对小孩进行哄睡,通过以上步骤解决了因为现有技术中的儿童床需要人力进行连续的摇摆导致大人无法做其他的事情并且只有单方向的摇摆容易导致小孩头部产生偏移影响发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哄睡功能的儿童床
本技术涉及儿童床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带哄睡功能的儿童床。
技术介绍
在有小孩存在的家庭中,常常会购买儿童床作为常用工具。小孩可以在儿童床内活动或者睡觉,父母还可以通过摇晃儿童床对小孩进行哄睡,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儿童床需要人力进行连续的摇摆导致大人无法做其他的事情并且只有单方向的摇摆容易导致小孩头部产生偏移影响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哄睡功能的儿童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哄睡功能的儿童床,其结构包括移动架、横板、哄睡底座、支撑柱、通风口、睡眠室,所述移动架设于哄睡底座下端,所述横板与移动架焊接连接,所述哄睡底座与睡眠室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柱与睡眠室轴连接,所述支撑柱与移动架螺栓连接,所述通风口安装在睡眠室的右端,所述睡眠室在哄睡底座的上端。更进一步的,所述哄睡底座设有电机、皮带、摩擦轮、波浪器、外壳所述电机与外壳螺栓连接,所述摩擦轮通过皮带与电机过盈配合,所述波浪器与外壳焊接连接,所述外壳与睡眠室螺栓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波浪器设有支撑块、第一液压管、第二液压管、支撑壁、隔膜、气膜、气室、推板,所述支撑块与外壳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管在支撑块上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管在支撑块上端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壁在外壳上端焊接连接,所述隔膜一端与外壳上端表面嵌固连接另一端与气膜中部融入连接,所述气膜与支撑壁内部表面嵌固连接,所述气室与外壳焊接连接,所述推板与气室过渡配合。更进一步的,所述哄睡底座下端为弧形,用于使睡眠室进行摇摆,所述哄睡底座中部有一长方形开口用于放置摩擦轮。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压管与第二液压管同时交互运行,第一液压管上升时第二液压管下降,反之亦然。更进一步的,所述摩擦轮外侧设有材质为橡胶的外套用于增加摩擦力。更进一步的,所述横板材质为不锈钢,用于与摩擦轮相配合。更进一步的,所述气膜被隔膜分为两个气腔,两个气腔互相抑制。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无声伺服电机,电机通过控制器进行往复的运转,所述电机型号为XY57STH56-2804A额定功率为50W,额定电压25V,额定转矩为0.9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有哄睡底座,在哄睡小孩的时候通过启动电源将电机打开电机驱动摩擦轮进行转动带动睡眠室进行摇摆,随后第一液压管对左端的气室进行挤压将左侧的气膜进行充气抬升,第二液压管则进行收缩将右侧的气膜进行抽气压缩,随后在进行相反的步骤来造成气膜形成波浪状的摆动来对小孩进行哄睡,通过以上步骤解决了因为现有技术中的儿童床需要人力进行连续的摇摆导致大人无法做其他的事情并且只有单方向的摇摆容易导致小孩头部产生偏移影响发育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带哄睡功能的儿童床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哄睡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波浪器结构示意图。图中:移动架-1、横板-2、哄睡底座-3、支撑柱-4、通风口-5、睡眠室-6、电机-31、皮带-32、摩擦轮-33、波浪器-34、外壳-35、支撑块-f1、第一液压管-f2、第二液压管-f3、支撑壁-f4、隔膜-f5、气膜-f6、气室-f7、推板-f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哄睡功能的儿童床,其结构包括移动架1、横板2、哄睡底座3、支撑柱4、通风口5、睡眠室6,所述移动架1设于哄睡底座3下端,所述横板2与移动架1焊接连接,所述哄睡底座3与睡眠室6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柱4与睡眠室6轴连接,所述支撑柱4与移动架1螺栓连接,所述通风口5安装在睡眠室6的右端,所述睡眠室6在哄睡底座3的上端,所述哄睡底座3设有电机31、皮带32、摩擦轮33、波浪器34、外壳35所述电机与外壳螺栓连接,所述摩擦轮通过皮带与电机过盈配合,所述波浪器与外壳焊接连接,所述外壳与睡眠室螺栓连接,所述波浪器设有支撑块f1、第一液压管f2、第二液压管f3、支撑壁f4、隔膜f5、气膜f6、气室f7、推板f8,所述支撑块f1与外壳35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管f2在支撑块f1上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管f3在支撑块f1上端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壁f4在外壳35上端焊接连接,所述隔膜f5一端与外壳35上端表面嵌固连接另一端与气膜f6中部融入连接,所述气膜f6与支撑壁f4内部表面嵌固连接,所述气室f7与外壳35焊接连接,所述推板f8与气室f7过渡配合,所述哄睡底座3下端为弧形,用于使睡眠室6进行摇摆,所述哄睡底座3中部有一长方形开口用于放置摩擦轮33,所述第一液压管f2与第二液压管f3同时交互运行,第一液压管f2上升时第二液压管f3下降,反之亦然,所述摩擦轮33外侧设有材质为橡胶的外套用于增加摩擦力,所述横板2材质为不锈钢,用于与摩擦轮33相配合,所述气膜f6被隔膜f5分为两个气腔,两个气腔互相抑制,所述电机31为无声伺服电机,电机31通过控制器进行往复的运转,所述电机31型号为XY57STH56-2804A额定功率为50W,额定电压25V,额定转矩为0.91。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本技术通过启动电源对电机31供电后驱动电机31通过皮带32带动摩擦轮33进行转动,通过摩擦产生的力带动哄睡底座3进行摇摆,同时带动睡眠室6进行摇摆,摇摆结束后再启动液第一液压管f2通过推动推板f8将气室f7内的气体挤出将气膜f6左端进行充气,气膜f6左端会隆起随后第二液压管f3收缩带动推板f8下降同时将气膜f6右端的气体抽出气膜f6右端将进行压缩,随后在进行相反的步骤来造成气膜f6形成波浪状的摆动来对小孩进行哄睡,通过以上步骤解决了因为现有技术中的儿童床需要人力进行连续的摇摆导致大人无法做其他的事情并且只有单方向的摇摆容易导致小孩头部产生偏移影响发育的问题。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哄睡功能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移动架(1)、横板(2)、哄睡底座(3)、支撑柱(4)、通风口(5)、睡眠室(6),所述移动架(1)设于哄睡底座(3)下端,所述横板(2)与移动架(1)焊接连接,所述哄睡底座(3)与睡眠室(6)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柱(4)与睡眠室(6)轴连接,所述支撑柱(4)与移动架(1)螺栓连接,所述通风口(5)安装在睡眠室(6)的右端,所述睡眠室(6)在哄睡底座(3)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哄睡功能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移动架(1)、横板(2)、哄睡底座(3)、支撑柱(4)、通风口(5)、睡眠室(6),所述移动架(1)设于哄睡底座(3)下端,所述横板(2)与移动架(1)焊接连接,所述哄睡底座(3)与睡眠室(6)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柱(4)与睡眠室(6)轴连接,所述支撑柱(4)与移动架(1)螺栓连接,所述通风口(5)安装在睡眠室(6)的右端,所述睡眠室(6)在哄睡底座(3)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哄睡功能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哄睡底座(3)设有电机(31)、皮带(32)、摩擦轮(33)、波浪器(34)、外壳(35)所述电机与外壳螺栓连接,所述摩擦轮通过皮带与电机过盈配合,所述波浪器与外壳焊接连接,所述外壳与睡眠室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哄睡功能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器(34)设有支撑块(f1)、第一液压管(f2)、第二液压管(f3)、支撑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