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维娜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80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记录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端通过合页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闭合,所述上壳体内设有上凹槽,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下凹槽,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的连接处相连通,所述上凹槽的边缘处设有上柱体,所述下凹槽的边缘处设有下柱体,所述上柱体和下柱体位于同一侧,所述上柱体上设有上盲孔,下柱体上设有下盲孔,所述上盲孔和下盲孔相对,所述上柱体上设有长条通孔,所述上盲孔内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有穿过长条通孔的拨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储存工程图纸和签字笔,便于在施工场所进行工程图纸的铺展和在工程图纸上进行记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记录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是指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以及监管人员在巡检施工现场时,需要携带相对应的工程图纸,以便能够准确的发现问题及时做出修改,然而在进入施工现场巡检时,工作人员一般都是手持工程图纸进入,这就需要多次折叠图纸,很容易造成工程图纸的损坏,另外,由于工地上情况复杂,工作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并没有可以铺展图纸的桌面,这就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图纸与建筑对比时往往需要多人一起将工程图纸展开,记录时需要将图纸进行多次折叠,使工程图纸达到一定硬度,工作人员方可在工程图纸上进行书写,这样不仅需要多人协助,而且费时费力,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困难,提供一种可以储存工程图纸和签字笔,便于在施工场所进行工程图纸的铺展和在工程图纸上进行记录的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记录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记录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端通过合页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一端通过合页(3)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4)连接闭合,所述上壳体(1)内设有上凹槽(5),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下凹槽(6),所述上凹槽(5)和下凹槽(6)的连接处相连通,所述上凹槽(5)的边缘处设有上柱体(7),所述下凹槽(6)的边缘处设有下柱体(8),所述上柱体(7)和下柱体(8)位于同一侧,所述上柱体(7)上设有上盲孔(9),下柱体(8)上设有下盲孔(10),所述上盲孔(9)和下盲孔(10)相对,所述上柱体(7)上设有长条通孔(11),所述上盲孔(9)内设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一端通过合页(3)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4)连接闭合,所述上壳体(1)内设有上凹槽(5),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下凹槽(6),所述上凹槽(5)和下凹槽(6)的连接处相连通,所述上凹槽(5)的边缘处设有上柱体(7),所述下凹槽(6)的边缘处设有下柱体(8),所述上柱体(7)和下柱体(8)位于同一侧,所述上柱体(7)上设有上盲孔(9),下柱体(8)上设有下盲孔(10),所述上盲孔(9)和下盲孔(10)相对,所述上柱体(7)上设有长条通孔(11),所述上盲孔(9)内设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上设有穿过长条通孔(11)的拨手(13),所述上凹槽(5)和下凹槽(6)的底部均设有薄铁皮(14),所述薄铁皮(14)上设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维娜
申请(专利权)人:严维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