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一种口腔持续负压吸引管及吸引系统,包括头端封堵的负压管以及套设在负压管头端外部的吸引头,吸引头包括管套,管套与吸引片连接,吸引片的一个侧面处设有多个吸引孔,吸引片中具有气体通路,气体通路能够在管套沿负压管转动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吸引孔与负压管的内腔连通。所述吸引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吸引片关于管套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吸引孔设置在两个吸引片的同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持续负压吸引管及吸引系统
本公开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口腔持续负压吸引管及吸引系统。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作为危重病患者常用的呼吸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气管插管、切开后,口腔处于长时间开放状态,使得患者无法正常咀嚼、吞咽、和进食,口腔粘膜抵抗力及自净作用下降,口腔细菌大量繁殖;加上患者病情重、免疫力下降,会厌的保护功能降低或丧失,增加了口腔感染转移的机率;另外镇静、肌松药物的使用,患者误吸,尤其是隐性误吸发生率较高,增加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时吸取患者口腔分泌物,减少口腔分泌物的积聚,可减少口腔细菌的增生及繁殖,减少口腔菌群的异位,减少和减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延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时间。另外患者口腔分泌物多时会经口角流出,流出的分泌物污染了患者枕套和床单,降低患者的舒适度。护士频繁擦拭患者口角分泌物,更换床单和枕套,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专利技术人了解到,在现有的一些口腔手术或者口腔整形等过程中,常采用气体管来吸引口腔中的唾液分泌物,但是这种常见的负压吸引管,仅是在其末端设置固定的吸引头,吸引头上开设吸引孔。其具有下述缺点:(1)因为吸引头占用的体积较小,因此,其吸引效果依赖于吸引头的放置位置,当吸引孔未处于口腔最低点时,口腔中容易长时间积聚唾液分泌物。(2)因为吸引头相对于口腔颊侧的位置不可以调节,在使用时有可能造成吸引孔紧贴颊侧皮肤,长时间负压吸引造成颊侧皮肤的溃烂,不适于长时间使用。(3)在部分增大吸引头体积的负压吸引管中,吸引头一般为体积增大的喇叭状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中,任意时刻参与唾液分泌物吸引的仍然是靠近颊侧的部分,大部分体积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腔持续负压吸引管及吸引系统,能够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口腔持续负压吸引管,包括头端封堵的负压管以及套设在负压管头端外部的吸引头,吸引头包括管套,管套与吸引片连接,吸引片为柔性结构,吸引片的一个侧面处设有多个吸引孔,吸引片中具有气体通路,气体通路能够在管套沿负压管转动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吸引孔与负压管的内腔连通。进一步,所述吸引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吸引片关于管套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吸引孔设置在两个吸引片的同侧。进一步,所述负压管的头端设有通槽,管套的内壁处设有回液槽,回液槽连通负压管中的气体通路,回液槽能够时刻通过通槽与负压管的内腔连通。进一步,所述通槽包括两端贯穿负压管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沿负压管的周向错落布置,回液槽沿管套的轴线方向延伸,回液槽的长度大于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在负压管周向的长度。进一步,所述负压管的中部具有定型软管段,所述定型软管段能够在弯折至设定角度后固定。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口腔持续负压吸引系统,包括气体管、储存瓶以及上述的口腔持续负压吸引管,负压管远离吸引头的一端及连接负压源的气体管的进气端分别从储存瓶的上端插入储存瓶内腔中。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吸引头套接在负压管外部,管套与吸引片连接,吸引片处设有吸引孔的方式,使得吸引片为吸引孔的承载部件,吸引片相对于喇叭状等结构的吸引头来说,便于通过弹性变形来贴合颊侧及口腔其他位置的形状,使得在增加吸引孔数量的同时,使得大部分吸引孔能够同时得到使用。吸引片相对于单独的一个柱状的吸引头来说便于区分正反方向,并且在空腔中放置完毕后不容易变换其相对于口腔颊侧的正反位置;在吸引片的一个侧面处设置吸引孔,能够空余出一个侧面用于贴合颊侧的皮肤,避免颊侧皮肤被吸引孔吸引而溃烂。采用两个吸引片关于管套对称设置的方式,便于吸引片在颊侧中的位置固定,减少吸引片因自由转动造成的吸引孔吸附颊侧皮肤的概率。吸引片的面积较大,便于分布多个吸引孔,增加唾液分泌物的吸引面积。采用定型软管段,便于医护人员调节吸引头在口腔中的姿态并固定。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1中吸引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1中负压管的头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1中O型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2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端盖;2、吸引头;3、负压管;4、定型软管段;5、内腔;6、O型橡胶圈;7、瓶口;8、气体管;9、储存瓶;21、吸引片;22、吸引孔;23、管套;24、回液槽;25、第一环形密封槽;31、外螺纹;32、第二环形密封槽;33、第一通槽;34、第二通槽。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口腔持续负压吸引管,包括头端封堵的负压管3以及套设在负压管3头端外部的吸引头2,吸引头2包括管套23,管套23与吸引片21连接,吸引片为柔性结构,吸引片21的一个侧面处设有多个吸引孔22,吸引片21中具有气体通路,气体通路能够在管套23沿负压管3转动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吸引孔22与负压管3的内腔5连通。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负压管可以为普通的透明硅胶软管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软管,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引片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吸引片21关于管套23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吸引孔22设置在两个吸引片21的同侧。所述吸引孔22在吸引片21的侧面均匀布置。可以理解的,吸引片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透明硅胶材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上文中提及需要时刻保持吸引孔与负压管内腔的连通,为实现该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管3的头端设有通槽,管套23的内壁处设有回液槽24,回液槽24连通负压管3中的气体通路,回液槽24能够时刻通过通槽与负压管3的内腔5连通。具体的,所述通槽包括两端贯穿负压管3的第一通槽33和第二通槽34,第一通槽33与第二通槽34沿负压管3的周向错落布置,回液槽24沿管套23的轴线方向延伸,回液槽24的长度大于第一通槽33与第二通槽34在负压管3周向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持续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端封堵的负压管以及套设在负压管头端外部的吸引头,吸引头包括管套,管套与吸引片连接,吸引片为柔性结构,吸引片的一个侧面处设有多个吸引孔,吸引片中具有气体通路,气体通路能够在管套沿负压管转动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吸引孔与负压管的内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持续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端封堵的负压管以及套设在负压管头端外部的吸引头,吸引头包括管套,管套与吸引片连接,吸引片为柔性结构,吸引片的一个侧面处设有多个吸引孔,吸引片中具有气体通路,气体通路能够在管套沿负压管转动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吸引孔与负压管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持续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吸引片关于管套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吸引孔设置在两个吸引片的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持续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的头端设有通槽,管套的内壁处设有回液槽,回液槽连通负压管中的气体通路,回液槽能够时刻通过通槽与负压管的内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腔持续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包括两端贯穿负压管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沿负压管的周向错落布置,回液槽沿管套的轴线方向延伸,回液槽的长度大于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在负压管周向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腔持续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玲,江淑敏,乔建红,曹文祯,罗云,高羽,彭燕,赵亦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