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颈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手术服、隔离服以及防护服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下述缺陷:头部和上肢部位连接位置为脖颈位置,由于在穿戴时需要将面部外露并佩戴护目镜以及口罩面罩等面部防护装置,所以在颈部位置就预留了开放式的空间,该空间在使用者佩戴面部防护装置之后,由于目前面部防护装置与上述衣服本体的上肢顶部部位预留的开口并不能完全吻合,造成了穿着上述衣服本体后颈部位置存在裸露或者密封不严密现象的发生。在感染防护级别较高的场所使用上述服装,该密封不严密的缺陷会造成病毒或者细菌的侵入,造成使用效果大大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具体的操作和使用者,医护人员的解决方法是这样的:在穿戴上述衣服本体之后,再在颈部位置的外侧套装一个桶装结构的软质材料制成的颈部防护套,这个防护套的顶部开口较小,底部开口加到,满足顶部套装在脖子上,底部套装在肩部位置,能够实现对颈部位置的一定密封和防护。还有一些医护人员采用的方法是在连接位置采用无纺布缠绕后再缠系结实。无论采取何种上述解决方式,传统的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本体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本体带(1)是采用上窄下宽且缠绕后形成漏斗状结构的医用防护布料制成的带状结构,在防护本体带(1)的上部边沿位置设置有上部平直延伸体(2),在防护本体带(1)的下部边沿位置设置有下部平直延伸体(3),在上部平直延伸体(2)和下部平直延伸体(3)之间的防护本体带(1)的两侧边沿位置分别设置有收尾平直延伸体(5)以及起始平直延伸体(7),在收尾平直延伸体(5)和起始平直延伸体(7)之间的防护本体带(1)上纵向设置有边沿粘贴直行段(4),在上部平直延伸体(2)、下部平直延伸体(3)以及起始平直延伸体(7)的内侧面上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本体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本体带(1)是采用上窄下宽且缠绕后形成漏斗状结构的医用防护布料制成的带状结构,在防护本体带(1)的上部边沿位置设置有上部平直延伸体(2),在防护本体带(1)的下部边沿位置设置有下部平直延伸体(3),在上部平直延伸体(2)和下部平直延伸体(3)之间的防护本体带(1)的两侧边沿位置分别设置有收尾平直延伸体(5)以及起始平直延伸体(7),在收尾平直延伸体(5)和起始平直延伸体(7)之间的防护本体带(1)上纵向设置有边沿粘贴直行段(4),在上部平直延伸体(2)、下部平直延伸体(3)以及起始平直延伸体(7)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上部双面胶复合层(10)、下部双面胶复合层(11)以及起始双面胶复合层(8),在收尾平直延伸体(5)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边沿粘贴直行段(4)长度相配合的边沿粘贴双面胶复合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平直延伸体(2)为长方形条状结构,上部平直延伸体(2)的内侧与防护本体带(1)的外侧边缘位置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上部双面胶复合层(10)的一面与上部平直延伸体(2)的内侧面粘贴在一起,所述的下部平直延伸体(3)为长方形条状结构,下部平直延伸体(3)的内侧与防护本体带(1)的外侧边缘位置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下部双面胶复合层(11)的一面与下部平直延伸体(3)的内侧面粘贴在一起,所述的上部平直延伸体(2)的长度不大于下部平直延伸体(3)的长度,上部平直延伸体(2)的宽度与下部平直延伸体(3)的宽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柯,王素芳,李小燕,曹哲,闫慧玲,陈梦珂,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