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帽盖和具有帽盖的防误开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69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拉链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帽盖和具有帽盖的防误开拉头。该帽盖由首尾相连的四个侧板与上盖板形成具有凹槽、截面为“口”形的帽盖主体,上盖板内表面两端分别设有一铆合柱,铆合柱包括下圆柱和上圆柱,上圆柱直径小于下圆柱的直径,下圆柱的直径小于安装的弹片的直径,上圆柱顶面具有圆锥孔凹陷;铆合柱使用时上圆柱形成扁形膨胀圈,扁形膨胀圈的直径大于安装的弹片的直径。防误开拉头包括拉片、帽盖、弹簧片、拉头本体、固定钩组件和锁钩;固定钩组件固定在拉头本体上,与拉片扣合。该帽盖结构简单,用于固定弹簧片时接触面积均匀,连接强度高,实用稳定;拉头固定后可实现完全固定锁紧,有效防止拉链误开,并具有防盗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帽盖和具有帽盖的防误开拉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拉链
,具体涉及一种帽盖和具有帽盖的防误开拉头。
技术介绍
在拉链
中,拉头是用于对拉链开合的约束;拉头的主体部分有两个导入口和一个啮合出口、上板和下板,上板带有拉鼻,通过支芯与下板连成一体。现有技术的拉头通常分为自锁式拉头和非自锁式拉头,其中自锁式拉头通过设置的自锁机构可以有效防止非人为操作条件下的滑动。自锁式拉头包括拉头本体、拉片、弹性元件、帽盖以及马钩,弹性元件固定在帽盖与拉头本体之间,使用时通过拉动拉片,拉片带动作用于马钩,将马钩的够不抬起,通过拉片拉动拉头本体,拉头本体在拉链上滑动以实现拉链的开启和闭合。弹性元件一般为弹簧片,弹簧片安装后,弹簧片中部向下凸,整个弹簧片呈类似于倒拱形,当弹簧片的拱度较大时,需要对拉片施加较大力才能将马钩抬起,当弹簧片的拱度较小时,则弹簧片的弹力较小,无法对马钩形成有效的顶压,马钩难以对拉链进行有效的制动,可能出现拉头下滑,而且这种弹簧片在受力时伸长,在受力过大时则造成弹簧片无法复位而失去应有的弹性,最终影响拉头的自锁功能。当弹簧片装设到帽盖内,是通过从帽盖的两侧铆压帽盖,使帽盖局部向内变形从而实现簧片的限位,当铆压过度时,帽盖过度内凹,帽盖后续组装至拉头本体上时难度增大,甚至难以组装,因此这种簧片在组装时不易控制,组装难度较大,而且簧片主要通过帽盖来固定,造成帽盖在组装时难度增大。中国专利CN204908235U提供一种直弹片帽盖拉头,该拉头通过定位块与定位孔的配合,其中定位块为以端部具有凸耳的凸块,通过凸耳安装时变形固定,但该类定位块与定位孔接触面积较小,连接强度低,在使用人员对拉片施加较大作用力时,容易造成帽盖与拉头本体脱开,影响拉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帽盖和具有帽盖的防误开拉头,该帽盖结构简单,用于固定弹簧片时接触面积均匀,连接强度高,实用稳定;拉头固定后可实现完全固定锁紧,有效防止拉链误开,并具有防盗功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帽盖,用于对拉片限位、固定在拉头本体上表面上,包括帽盖主体,所述帽盖主体包括上盖板、设置在上盖板同一侧且与上板相交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以此连接并首尾相连;首尾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与上盖板形成具有凹槽、截面为“口”形的帽盖主体;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分别具有第一豁口、第二豁口,所述第一豁口、第二豁口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上盖板内表面两端分别设有一铆合柱,所述铆合柱包括下圆柱和上圆柱,所述上圆柱直径小于下圆柱的直径,所述下圆柱的直径小于安装的弹片的直径;所述铆合柱未使用时为下圆柱、上圆柱组成的台阶结构,所述上圆柱顶面具有圆锥孔凹陷;所述铆合柱使用时上圆柱形成扁形膨胀圈,所述扁形膨胀圈的直径大于安装的弹片的直径。该种结构的帽盖,引入两个对称固定设置的铆合柱,由上圆柱和下圆柱组成的台阶状的支撑柱,弹片通过两通孔固定在下圆柱上,再通过外界专用刀具挤压圆锥孔凹陷,上圆柱在挤压力作用下膨胀,将弹簧片固定;且由于台阶隔离的作用,下圆柱不会发生形变,帽盖与拉头本体铆接后可以保证弹片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避免弹片卡死或发生形变太大,影响拉头的自锁性能;上圆柱变形后形成的扁形膨胀圈,与弹簧片接触面积大,接触面均匀,连接强度高,实用稳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上还具有第一下凹平台、第二下凹平台,所述第一下凹平台和第二下凹平台分别设置在第一豁口两侧,第一下凹平台与第一侧板形成台阶状结构,第二下凹平台与第一侧板形成台阶状结构;所述第三侧板上还具有第三下凹平台、第四下凹平台,所述第三下凹平台和第四下凹平台分别设置在第二豁口两侧,第三下凹平台与第三侧板形成台阶状结构,第四下凹平台与第三侧板形成台阶状结构。凹槽内侧设有第一豁口、第二豁口的两端侧板两端分别开设有形成台阶状结构的第一下凹平台、第二下凹平台、第三下凹平台、第四下凹平台,既能够减少帽盖材料的使用,又能增强帽盖侧板的刚性,帽盖在拉片运动时不易变形,同样避免弹片脱开,提高了拉头的使用寿命。一种具有帽盖的防误开拉头,包括拉片、帽盖、弹簧片、拉头本体,还包括固定钩组件和锁钩;所述拉片为一扁平片状结构,所述拉片上具有前孔和后孔;所述帽盖为前述任一所述的帽盖;所述弹簧片具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弹簧片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固定在帽盖的两个铆合柱上;所述拉头本体包括上板、下板、支芯,所述支芯两端固定设置在上板、下板端部,所述上板上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安装凸起、下安装凸起,所述上安装凸起、下安装凸起嵌合在帽盖的凹槽中;所述固定钩组件固定在拉头本体上,与拉片的后孔扣合;所述锁钩半穿入拉片的前孔及拉头本体上的通孔,另一端部设置在上安装凸起上;采用装有弹簧片的帽盖固定。采用具有前述结构帽盖的拉头,弹簧片固定在帽盖中,拉片设置在拉头本体上方,并通过锁钩对拉片进行约束,盖上盖帽,拉头本体前半部完成组装;将固定钩组件固定在拉头本体上,在拉头使用后将固定钩组件与拉片的后孔扣合实现拉头本体合拉片的双重自锁,拉头固定后可实现完全固定锁紧,有效防止拉链误开,并具有防盗功能。进一步的,所述支芯外表面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中部水平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贴合在支芯表面,所述固定板与让位槽形成安装固定钩组件的开挂台槽。引入设置在支芯外表面的让位槽与固定板用于固定钩组件的安装,可以减少固定钩组件占用体积,结构紧凑,使用便捷。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钩组件包括V形件、设置在V形件一侧面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立柱、第一延展板、第二延展板,所述第一延展板和第二延展板设置在立柱同一侧;所述第一延展板、第二延展板及立柱组成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安装部与开挂台槽相对应;所述V形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片和第二折片,所述第一折片与V形件的一侧形成“7”形撑柱,所述第二折片与V形件的另一侧形成凸台卡钩;所述安装部固定在具有凸台卡钩的一侧。该固定钩组件通过引入第一折片、第二折片,增加V形件与拉头本体下板、拉片后孔之间的接触面积,拉片被第一折片和V形件一端扣住后不能上下翻动和提拉,实现固定和拉头本体位置功能,锁紧能力强,防误开、防盗性能好。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板下表面设有与凸台卡钩相对应的卡槽台阶,所述固定钩组件设置有凸台卡钩的一端固定在拉头本体的下板上。引入卡槽台阶与凸台卡钩相对应,固定钩组件背面更好的贴合在拉头本体上,不会造成拉头使用时固定钩组件勾住拉链布带,使用便捷。更进一步的,所述V形件具有第一折片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设置在靠近“7”形撑柱下方的1/4—1/2处。设置的弧形缺口,将固定钩组件的V形件扣进或拔出时能够优化弹力的传导;固定钩组件中V形件不会发生断裂,使用寿命长。进一步的,所述锁钩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连接片,所述第一弹片为“7”形结构,“7”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帽盖,用于对拉片限位、固定在拉头本体上表面上,包括帽盖主体,所述帽盖主体包括上盖板、设置在上盖板同一侧且与上板相交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以此连接并首尾相连;首尾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与上盖板形成具有凹槽、截面为“口”形的帽盖主体;/n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分别具有第一豁口、第二豁口,所述第一豁口、第二豁口设置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盖板内表面两端分别设有一铆合柱,所述铆合柱包括下圆柱和上圆柱,所述上圆柱直径小于下圆柱的直径,所述下圆柱的直径小于安装的弹片的直径;所述铆合柱未使用时为下圆柱、上圆柱组成的台阶结构,所述上圆柱顶面具有圆锥孔凹陷;所述铆合柱使用时上圆柱形成扁形膨胀圈,所述扁形膨胀圈的直径大于安装的弹片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帽盖,用于对拉片限位、固定在拉头本体上表面上,包括帽盖主体,所述帽盖主体包括上盖板、设置在上盖板同一侧且与上板相交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以此连接并首尾相连;首尾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与上盖板形成具有凹槽、截面为“口”形的帽盖主体;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分别具有第一豁口、第二豁口,所述第一豁口、第二豁口设置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板内表面两端分别设有一铆合柱,所述铆合柱包括下圆柱和上圆柱,所述上圆柱直径小于下圆柱的直径,所述下圆柱的直径小于安装的弹片的直径;所述铆合柱未使用时为下圆柱、上圆柱组成的台阶结构,所述上圆柱顶面具有圆锥孔凹陷;所述铆合柱使用时上圆柱形成扁形膨胀圈,所述扁形膨胀圈的直径大于安装的弹片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帽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还具有第一下凹平台、第二下凹平台,所述第一下凹平台和第二下凹平台分别设置在第一豁口两侧,第一下凹平台与第一侧板形成台阶状结构,第二下凹平台与第一侧板形成台阶状结构;
所述第三侧板上还具有第三下凹平台、第四下凹平台,所述第三下凹平台和第四下凹平台分别设置在第二豁口两侧,第三下凹平台与第三侧板形成台阶状结构,第四下凹平台与第三侧板形成台阶状结构。


3.一种具有帽盖的防误开拉头,包括拉片、帽盖、弹簧片、拉头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钩组件和锁钩;
所述拉片为一扁平片状结构,所述拉片上具有前孔和后孔;
所述帽盖为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帽盖;
所述弹簧片具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弹簧片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固定在帽盖的两个铆合柱上;
所述拉头本体包括上板、下板、支芯,所述支芯两端固定设置在上板、下板端部,所述上板上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安装凸起、下安装凸起,所述上安装凸起、下安装凸起嵌合在帽盖的凹槽中;
所述固定钩组件固定在拉头本体上,与拉片的后孔扣合;
所述锁钩半穿入拉片的前孔及拉头本体上的通孔,另一端部设置在上安装凸起上;采用装有弹簧片的帽盖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邵达君裴士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驰马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