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提取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叶绿素提取
,具体涉及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提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叶绿素做为一种金属卟啉化合物,无论在临床治疗、食品、日用化工都有着很大的潜力。替换中心离子或改造外部框架,可得到一个有目的、有前景、高效、低毒的药物、保健品、食品大家庭。随着叶绿素化学工艺学和叶绿素产品生物活性研究的深入发展,其应用范围将会不断拓展。我国有着丰富的、取之不尽的廉价叶绿素资源,经研究,已证明叶绿素本身无毒性,其衍生物和降解产物均为低毒物质,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应用于各大领域,化科学研究为生产力,将会创造出无可限量的社会、经济效益。叶绿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含有戊酮环的环状四吡咯化合物,其衍生物主要是指叶绿素的核心镁原子被金属离子如钯、锌、铜、镍、钴、铁等置换,生成对光和热稳定的衍生物,同时也失去荧光。由于它们功能和结构特点,多方面的生理活性,而成为一类具多种用途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等方面。随着对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的深 ...
【技术保护点】
1.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鲜竹叶经粉碎后,采用有机溶剂进行浸取,辅以搅拌,维持恒温70℃左右,持续3~4h;/n步骤二:浸取后,经过滤分离得到墨绿色溶液;/n步骤三:将过滤后的浸取液浓缩,向浓缩液中加入NaOH,在70℃左右搅拌约1h,冷却后用石油醚萃取,分离出石油醚;/n步骤四:加入CuS0
【技术特征摘要】
1.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鲜竹叶经粉碎后,采用有机溶剂进行浸取,辅以搅拌,维持恒温70℃左右,持续3~4h;
步骤二:浸取后,经过滤分离得到墨绿色溶液;
步骤三:将过滤后的浸取液浓缩,向浓缩液中加入NaOH,在70℃左右搅拌约1h,冷却后用石油醚萃取,分离出石油醚;
步骤四:加入CuS04溶液,在70℃左右恒温搅拌一段时间,冷却,静置,然后抽滤得粗品;
步骤五:用蒸馏水、40%乙醇、石油醚各洗涤沉淀一次,用丙酮将沉淀溶解,抽滤,固体烘干得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有机溶剂为丁醇、一氯甲烷、石油醚、异丙醇、三氯乙烯、乙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及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有机溶剂为95%的乙醇溶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提取方法采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取箱(1)、导料筒(2)、粉碎筒(3)和有机溶剂箱(4);
所述浸取箱(1)的底部相通连接有浸取出液阀(100);
所述的导料筒(2)安装在浸取箱(1)的顶部,所述导料筒(2)的筒壁为双层结构且内外层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料通道,所述导料筒(2)的内层下部安装有导料电机(200),所述导料电机(200)的动力输出轴位于导料筒(2)内,所述导料电机(200)的动力输出轴末端安装有导料驱动轮,所述的导料筒(2)内对应导料驱动轮的位置设有导料从动轮(201),所述的导料驱动轮与导料从动轮(201)相互啮合;
所述的导料从动轮(201)传动连接有摆臂机构;
所述的粉碎筒(3)固定安装在导料筒(2)的顶部外周,所述摆臂机构的顶部伸出导料筒(2)并穿入粉碎筒(3)内,所述摆臂机构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粉碎齿轮(206);
所述的粉碎齿轮(206)可与粉碎筒(3)的内壁接触摩擦;
所述的有机溶剂箱(4)安装在浸取箱(1)的顶部并位于导料筒(2)的旁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筱桂,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贻晨兴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