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松树球果害虫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农药制剂技术

技术编号:263962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0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松树球果害虫的包合物,所述包合物包括活性成分和包合在所述活性成分外的包合层,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中含有芸苔素内酯、印楝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所述芸苔素内酯、所述印楝素和所述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配比为(0.001‑10):(0.1‑10):(0.1‑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用于防治松树球果害虫的包合物中,包合层的存在能够增加活性成分的水溶性,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有助于保护环境;同时,活性成分包合在包合层中,农药施用后活性成分不会直接暴露在自然界中,可以减缓活性成分的降解,延长农药的持效期,从而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避免大量、多次施用农药而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防治松树球果害虫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农药制剂
本公开涉及农药生产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松树球果害虫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农药制剂。
技术介绍
农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施用农药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及调节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手段,对于农业生产保产和增产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时,通常需要先将农药配制或稀释成可以喷洒的水剂,然后再将水剂喷洒在植物或土壤表面。然而,对于一些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药物来说,为了使其方便施用,通常需要添加有机溶剂来将其制成乳油,这种含有有机溶剂的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较严重的污染;而且,一些药物在紫外线、水、氧气、高温等条件下容易发生快速降解,导致农药持效期短,利用率低;同时,农药持效期短和利用率低,会导致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增加,会进一步污染环境。因此,有必要研发新型的农药剂型,增加农药持效性和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松树球果害虫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农药制剂。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松树球果害虫的包合物,所述包合物包括活性成分和包合在所述活性成分外的包合层,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中含有芸苔素内酯、印楝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所述芸苔素内酯、所述印楝素和所述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配比为(0.001-10):(0.1-10):(0.1-30)。可选地,所述活性成分中,所述芸苔素内酯、所述印楝素和所述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配比为(0.001-5):(0.1-5):(0.5-10)。可选地,所述包合层中含有包合剂、乳化剂和润湿剂。可选地,所述包合剂包括β-环糊精、淀粉、纤维素、硫脲和葡萄糖凝胶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包合层中,所述包合剂、乳化剂和润湿剂的重量配比为(1-5):(0.05-5):(0.05-5)。可选地,所述包合物中,所述活性成分与所述包合层的重量配比为(1-10):(1-20)。可选地,所述松树球果害虫包括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所述包合剂溶于水中,得到第一溶液;b、将所述活性成分溶于异丙醇中,得到第二溶液;c、将所述第一溶液与所述第二溶液混合后,于40-60℃、400-600转/min的条件下搅拌30-60min,得到第三溶液;d、将所述第三溶液在40-60℃的条件下静置240-360min后,过滤收集沉淀,得到所述包合物。可选地,步骤c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溶液与所述第二溶液混合,包括:在搅拌条件下,将所述第二溶液逐滴加入所述第一溶液中,得到第一溶液与第二溶液的混合溶液,其中,所述搅拌条件包括:搅拌速度为450-550转/min。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农药制剂,所述农药制剂中含有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合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用于防治松树球果害虫的包合物中,包合层的存在能够增加活性成分的水溶性,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有助于保护环境;同时,活性成分包合在包合层中,农药施用后活性成分不会直接暴露在自然界中,可以有效减缓活性成分的降解,延长农药的持效期,从而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避免大量、多次施用农药而污染环境。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松树球果害虫的包合物,所述包合物包括活性成分和包合在所述活性成分外的包合层,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中含有芸苔素内酯、印楝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所述芸苔素内酯、所述印楝素和所述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配比为(0.001-10):(0.1-10):(0.1-3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包合层能够增加活性成分的水溶性,减少有机溶剂施用量,能够有效避免有机溶剂的大量使用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包合层还具有缓释控释作用,能够长期持续地释放出活性成分,延长农药的持效期;活性成分包合在包合层中,农药施用后活性成分不会直接暴露在自然界中,可以减缓活性成分的降解,延长农药的持效期,提高农药利用率,从而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避免大量、多次施用农药而污染环境。因此,本公开的包合物能够减少有机溶剂使用量,延长农药持效期,降低施药量并减少施药次数,可见本公开的包合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轻,属于环保型农药。同时,上述包合物中,有效成分包括芸苔素内酯、印楝素和氯虫苯甲酰胺,三种成分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相对于单独使用其中任意一种或其中任意两种的组合物,上述三种成分组合使用能够更好地防治松树球果害虫。根据本公开,为了进一步增强活性成分中三种成分的增效作用,增强活性成分对松树球果害虫的防治效果,优选地,所述活性成分中,所述芸苔素内酯、所述印楝素和所述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配比可以为(0.001-5):(0.1-5):(0.5-10)。根据本公开,所述包合层的组成成分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选择,水溶性良好且具有缓控释作用的包合层均可用于本公开,例如,所述包合层中可以含有包合剂、乳化剂和润湿剂。根据本公开,包合剂的种类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选择,水溶性良好且能够与上述活性成分形成稳定包合物的包合剂均可用于本公开,例如,所述包合剂可以包括β-环糊精、淀粉、纤维素、硫脲和葡萄糖凝胶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公开,包合层中各组成成分的相对含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例如,所述包合层中,所述包合剂、乳化剂和润湿剂的重量配比可以为(1-5):(0.05-5):(0.05-5)。根据本公开,包合物中活性成分和包合层的重量配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例如,所述包合物中,所述活性成分与所述包合层的重量配比可以为(1-10):(1-20)。优选地,所述活性成分与所述包合层的重量配比可以为(1-5):(1-5),在该优选情况下,包合层能够完全包合活性成分,包合物的缓控释效果更加明显,药效也更加持久。可选地,所述松树球果害虫包括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和球果小花尺蛾中的至少一种。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所述包合剂溶于水中,得到第一溶液;b、将所述活性成分溶于异丙醇中,得到第二溶液;c、将所述第一溶液与所述第二溶液混合后,于40-60℃、400-600转/min的条件下搅拌30-60min,得到第三溶液;d、将所述第三溶液在40-60℃的条件下静置240-360min后,过滤收集沉淀,得到所述包合物。优选地,步骤c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溶液与所述第二溶液混合,包括:在搅拌条件下,将所述第二溶液逐滴加入所述第一溶液中,得到第一溶液与第二溶液的混合溶液,其中,所述搅拌条件包括:搅拌速度为450-550转/min。在该优选情况下,在搅拌条件下将第二溶液逐滴加入第一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治松树球果害虫的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合物包括活性成分和包合在所述活性成分外的包合层,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中含有芸苔素内酯、印楝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所述芸苔素内酯、所述印楝素和所述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配比为(0.001-10):(0.1-10):(0.1-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松树球果害虫的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合物包括活性成分和包合在所述活性成分外的包合层,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中含有芸苔素内酯、印楝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所述芸苔素内酯、所述印楝素和所述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配比为(0.001-10):(0.1-10):(0.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中,所述芸苔素内酯、所述印楝素和所述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配比为(0.001-5):(0.1-5):(0.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合层中含有包合剂、乳化剂和润湿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合剂包括β-环糊精、淀粉、纤维素、硫脲和葡萄糖凝胶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合层中,所述包合剂、乳化剂和润湿剂的重量配比为(1-5):(0.05-5):(0.05-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合物中,所述活性成分与所述包合层的重量配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锦刘细平王金芳陶婧徐妍张政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宇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富力特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