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雏鸡饲养智能立体脱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607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雏鸡饲养智能立体脱温机,包括:全封闭立体式仓体;饲养箱,饲养箱位于仓体内部且设有多层;粪便收集装置,对饲养箱的鸡粪进行收集;环境控制系统,对仓体内的光照、温度和空气进行监测并控制;饲喂系统,对饲养箱内的雏鸡进行喂料、饮水和喷雾免疫;主机控制系统,控制脱温机的运行。该脱温机针对1~4周龄雏鸡,采用全封闭立体式饲养,隔绝外界对雏鸡饲养的影响;同时,在其内设有环境控制系统,对仓体内的光照、温度和空气进行监测并控制,以使雏鸡的饲养环境最佳,有利于其生长;另外,饲喂系统对饲养箱内的雏鸡进行喂料、饮水和喷雾免疫,减少了小农户饲养的工作量,有效解决了小农户脱温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雏鸡饲养智能立体脱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禽类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雏鸡饲养智能立体脱温机。
技术介绍
雏鸡脱温是鸡禽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脱温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鸡群的成活率及后期生长性能。刚出壳的雏鸡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缺乏体温调节能力,因此,在生产中必须通过人工加温以确保雏鸡机体保持正常的温度范围,这一持续4周的养殖过程被称为“脱温”。雏鸡脱温存在两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是温度控制,不同阶段雏鸡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1~3日龄的最佳环境温度是33~35℃,4~7日龄的最佳环境温度是30~33℃,8~14日龄的最佳环境温度是25~27℃,22~28日龄的最佳环境温度是22~25℃;第二个关键点是光照控制,不同阶段雏鸡对光照的时间要求也不相同,1~7日龄通常需采用24小时光照,以后每天减少1~2小时光照,直至15日龄以后施以每天10~12小时光照。因此,大规模养殖场都建设有专门的封闭式脱温鸡舍,通过电脑自动控制脱温阶段的温度和光照,采用这种方式脱温,1~4周龄雏鸡成活率可达到98.5%以上,体重变异变异系数低于10%。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雏鸡饲养智能立体脱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全封闭立体式仓体(1);/n饲养箱(2),所述饲养箱(2)位于所述仓体(1)内部且设有多层;/n粪便收集装置(3),对饲养箱(2)的鸡粪进行收集;/n环境控制系统(4),对仓体(1)内的光照、温度和空气进行监测并控制;/n饲喂系统(5),对饲养箱(2)内的雏鸡进行喂料、饮水和喷雾免疫;/n主机控制系统(6),控制所述脱温机的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雏鸡饲养智能立体脱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全封闭立体式仓体(1);
饲养箱(2),所述饲养箱(2)位于所述仓体(1)内部且设有多层;
粪便收集装置(3),对饲养箱(2)的鸡粪进行收集;
环境控制系统(4),对仓体(1)内的光照、温度和空气进行监测并控制;
饲喂系统(5),对饲养箱(2)内的雏鸡进行喂料、饮水和喷雾免疫;
主机控制系统(6),控制所述脱温机的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包括立体式仓体主体(11),以及仓体主体(11)前端铰接的透明开关门(12);
所述仓体主体(11)内部设有将所述仓体主体(11)分割成多个饲养腔的分割板(13),所述分割板(13)与饲养腔侧壁间设有粪便掉落通道(14),饲养腔的侧壁设有饲养箱滑动板(15),所述饲养箱滑动板(15)位于分割板(13)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箱(2)为抽屉状且滑动安装在所述饲养箱滑动板(15)上;饲养箱(2)底端设置有底网(21),前端设有内凹式把手(22),内部设有喂料槽(23)和饮水槽(2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粪便收集装置(3)包括粪便输送机构和粪便收集箱(31),所述粪便输送机构位于所述分割板(13)和饲养箱滑动板(15)间,且向粪便收集箱(31)输送粪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粪便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电机(32)、主动滚筒(33)、从动滚筒(34)和输送带(35);
所述输送带电机(32)连接所述主动滚筒(33),所述输送带(35)套装在主动滚筒(33)和从动滚筒(34)上,输送带(35)的输送方向朝向所述粪便掉落通道(14),靠近粪便掉落通道(14)的分割板(13)上设置有粪便刮刀(16),所述粪便刮刀(16)位于输送带(35)下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内部底端设有粪便收集腔,所述粪便收集箱(31)为抽屉状且滑动安装在所述粪便收集腔内,粪便收集箱(31)位于粪便掉落通道(14)下方。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控制系统(4)包括光照控制机构(41)、温度控制机构(42)和空气控制机构(43);
所述光照控制机构(41)包括光照传感器(411)以及与光照传感器(41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朝武余春林邱莫寒张增荣蒋小松杜华锐李晴云胡陈明杨礼夏波宋小燕熊霞彭涵陈家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