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热性水稻的高效选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热性水稻的高效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OryzasativaL.)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1/2以上人口的主食。水稻的生产对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水稻生产需要适宜的温度,尤其是在期孕穗扬花和灌浆期,高温或低温胁迫会对灌浆结实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减产和稻米品质变差。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频发,温室效应日益严重,高温胁迫已成为威胁水稻安全生产最严重的灾难性气候因素之一。因此,这就要求育种家注重品种的优质、高产和多抗特性的同时,也要注重耐逆性,即提高水稻抗逆境胁迫能力,选育耐热性水稻。传统育种一般只针对少数几个亲本之间的简单杂交,存在着杂交亲本少、遗传基础狭窄等弊端,且不能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紧密结合。轮回选择被普遍认为是改良育种群体性状水平最理想的方法之一。本单位在先后育成的一批高产优质多抗恢复系基础上,进一步以耐热性恢复系选育为突破口,把耐高温、高配合力、强优势作为杂交稻组合选育的主攻方向,以期育成比耐热性较好的对照品种黄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热性水稻的高效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1)以耐热性较好的水稻品种黄华占为轮回亲本,我所自育15份水稻恢复系为导入材料,选育B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热性水稻的高效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以耐热性较好的水稻品种黄华占为轮回亲本,我所自育15份水稻恢复系为导入材料,选育BC2F1代优良导入系,构建符合育种目标的基础群体;
(2)利用水稻温敏雄性核不育系为母本,15个优良导入系为父本,分别小规模杂交制种,分别收取F1杂交种子;
将优良导入系构建的基础群体(父本)与水稻雄性核不育系小规模杂交制种,具体步骤如下:
(a)优良导入系父本分2期播种,第1期于4月底至5月初播种,第2期比第1期迟播10d。水稻雄性核不育系母本于6月上旬播种,与第1期父本时差为32d~34d;
(b)父、母本用种量45kg/hm2~60.0kg/hm2,父母本平均每穴插2苗~3苗,每亩基本苗75万~90万株/hm2,一般一期父本栽后25d-27d栽插母本,父母本行比2∶12,株行距16.7cm×20.0cm,厢宽2.5m;
(c)抽穗期前每个导入系父本用2.5米高隔离布进行隔离以防串粉;母本花期比父本早1~2d为宜,母本见穗10%时割叶喷施“920”;
(d)人工辅助授粉,一般父母本盛花期在上午11:15,采用人工或机械拉绳的方式赶粉,每次赶粉间隔30min左右,每天赶粉3-4次,连续赶粉7-10d;
(e)收获各优良导入系父本与水稻雄性核不育系杂交的F1代种子,然后等量混合构成轮回选择基础群体PR0。
(3)种植PR0群体1.5-2万株,四周用2.5米高隔离布进行隔离,花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伟,朱国永,王爱民,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刘凯,孙一标,张桂云,赵绍路,宛柏杰,朱静雯,代金英,胡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