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壳山核桃挂果大容器苗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林木种苗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挂果大容器苗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薄壳山核桃的主要种苗形态仍以裸根苗为主,建园时选用裸根苗成活率低、缓苗期长。若想果园早日进入丰产期,普遍选择3-5年生、已进入挂果期的大树,但是在苗圃地起苗时,对根系的伤害较为严重,对移栽成活率和缓苗期的影响更大,难以达到早实丰产的目标。容器苗建园多选用嫁接1年的容器苗建园,建园后进入挂果期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同样周期较长。为了达到早实丰产的目标,容器苗的培育正向挂果大容器转变。1、容器选择现有方法一般采用控根片容器,半埋地下,根系从容器钻入地下土壤,不能做到完全控根。移植后产生类似土球苗的缓苗期。容器大小要么太大,不易苗木带容器运输,或者太小,根系数量不够。2、培育方式现有技术是在容器内栽植1年生砧木,生长1年后嫁接,在容器里再培养2年,达到地径4-5cm,总共在容器里生长3年,导致根系老化,生长不均匀,商品苗成苗率低。3、基质选用 >现有技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壳山核桃挂果大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苗床催芽:将薄壳山核桃种子播种在育苗池内,育苗池内铺设有一层石子,石子上层再铺一层混合基质;播种后浇透水,加装小拱棚,培育过程中基质含水量控制在40%~50%;保持拱棚内基质温度20-25℃;/n(2)中容器过度:挑选展叶3-5片、高度15-20cm、基部半木质化达到三分之二的幼苗进行移栽;幼苗拔起后,进行剪根处理,留根长度8-10cm;然后移栽进直径20-30cm,高度30-35cm的无纺布容器中;/n(3)夏季芽接:对地上部分10cm处粗度≥0.8cm的砧木采用方块芽接的方法进行嫁接;嫁接当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壳山核桃挂果大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苗床催芽:将薄壳山核桃种子播种在育苗池内,育苗池内铺设有一层石子,石子上层再铺一层混合基质;播种后浇透水,加装小拱棚,培育过程中基质含水量控制在40%~50%;保持拱棚内基质温度20-25℃;
(2)中容器过度:挑选展叶3-5片、高度15-20cm、基部半木质化达到三分之二的幼苗进行移栽;幼苗拔起后,进行剪根处理,留根长度8-10cm;然后移栽进直径20-30cm,高度30-35cm的无纺布容器中;
(3)夏季芽接:对地上部分10cm处粗度≥0.8cm的砧木采用方块芽接的方法进行嫁接;嫁接当年砧木苗停止生长后,将砧木嫁接部位以上的部分全部剪除;
(4)大容器培养:选择生长良好的1年生嫁接苗转移至40cm×55cm的控根片容器中,控根片容器底部安装托盘,基质与地面之间形成空隙,大容器基质与中容器基质成分保持一致,移栽时将中容器去除,剪除盘根;翌年春季接芽萌动后,及时控制主杆和侧芽;保持混合基质含水量为60%~70%,追施尿素一次,用量为5~15g/棵,并及时清除杂草、治理病虫害;
(5)初步树形控制:转移至大容器后第1年底,在苗高1.5m-1.8m处截干,促生第一层分枝;第2年,继续进行高标准管理,在第2年底使结果树形初步形成;第3年,继续对苗木进行高标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控制的同时,继续培养主干;在花芽分化前,多施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当年即挂果,年底即可出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薄壳山核桃挂果大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苗床催芽前对种子进行预处理:选择健康、饱满、无机械损伤的种子,先进行浸种,然后进行沙藏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薄壳山核桃挂果大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50%多菌灵的800倍液浸泡5-7天;浸种结束后进行层积沙藏处理,每层种子以种子不叠层、种子四周与湿沙充分接触为宜,每层厚度3-4cm,沙藏时间30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薄壳山核桃挂果大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池宽80-100cm、深30cm,底部砌成“V”形,V形底部放置一根直径6-8cm的PVC管,朝上的一面留渗水孔,渗水孔的密度15~25孔/米,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浩,王克春,陈自华,彭干,郁世军,尚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水木农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