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秋华专利>正文

一种防缠绕秸秆粉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57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缠绕秸秆粉碎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焊接有机壳,机壳内有设置有破碎腔,机壳上方的一侧位置焊接有入料口,入料口与破碎腔连通,破碎腔内设置有破碎轴,破碎轴的一端探出机壳外,通过传动轮、传动皮带与底板上设置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破碎轴上固定有若干破碎刀叶,机壳内壁通过刀架固定有若干辅刀,入料口的底部位置有通过螺丝组件与机壳连接的基板,基板上安装有若干挡板,破碎腔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延伸至机壳外的出料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移动刀座,移动刀座在转动时会左右移动,带动破碎刀叶左右移动个,提高破碎刀叶对秸秆结构的破坏力,减少秸秆结构缠绕在破碎轴上的几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缠绕秸秆粉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秸秆再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秸秆粉碎装置。
技术介绍
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也是一种粗饲料。中国农民对作物秸秆的利用有悠久的历史,只是由于从前农业生产水平低、产量低,秸秆数量少,秸秆除少量用于垫圈、喂养牲畜,部分用于堆沤肥外,大部分都作燃料烧掉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作物秸秆的再利用已经成了非常重要的模块之一,为能源利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对秸秆的利用需要对秸秆先行进行破碎加工,但是传统破碎装置在进行秸秆的破碎作业时,由于秸秆上一些条形枝叶的存在,常会缠绕在破碎轴的外侧,进入破碎轴与装置外壳连接出的间隙,影响破碎轴转动效率,或缠绕在破碎轴刀叶上,造成了破碎轴破碎效果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于解决装置内容易发生秸秆缠绕影响破碎轴转动效率与破碎轴破碎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缠绕秸秆粉碎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焊接有机壳,机壳内有设置有破碎腔,机壳上方的一侧位置焊接有入料口,入料口与破碎腔连通,破碎腔内设置有破碎轴,破碎轴的一端探出机壳外,通过传动轮、传动皮带与底板上设置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破碎轴上固定有若干破碎刀叶,机壳内壁通过刀架固定有若干辅刀,入料口的底部位置有通过螺丝组件与机壳连接的基板,基板上安装有若干挡板,破碎腔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延伸至机壳外的出料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破碎轴包括转轴、隔块与移动刀座,转轴固定在机壳两侧的轴承端盖上,其中一端探出机壳外,探出部分的尾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转轴在机壳内的部分的表面等距固定有若干隔块,隔块由两个半圆环结构组成,半圆环结构上设置有螺纹孔,两个半圆环结构通过螺丝组件连接固定在转轴的外侧,相邻隔块之间位置设置有移动刀座,移动刀座的长度小于相邻隔块之间的间距,可在隔块间隙之间沿转轴左右滑动,移动刀座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刀座耳板,破碎刀叶通过螺丝组件固定在刀座耳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转轴两端位置的、与机壳内表面贴合的两个隔块靠近机壳内表面的一侧的直径逐渐增大,隔块表面靠近机壳内表面的位置呈弧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转轴上设置有两条顺转轴延伸的矩形凹陷导槽,移动刀座的内侧设置有与导槽对应的凸起导条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刀架为嵌在机壳内侧表面凹槽结构内的金属长条,通过机壳外的沉头螺丝固定在机壳上,刀架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突起的耳板结构,耳板结构上通过螺丝组件固定有若干等间距排布的辅刀,辅刀与破碎轴上的破碎刀叶间隔排布。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破碎刀叶为与破碎轴转动方向反向弯曲的弧形刀叶,辅刀也为弧形刀叶,辅刀的弯曲方向与破碎刀叶弯曲方向相反,破碎刀叶与辅刀的刀背位置都设置有加强筋。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挡板包括外框、横向刮板、滤网与环形刮刀,外框为矩形金属框架,外框内侧固定有金属滤网,外框的底部焊接在基板的内表面,位置与破碎轴隔块的位置对应,外框的顶部延伸至破碎轴隔块位置,相邻外框之间留有供破碎刀叶通过的间隙,机壳上与基板对应的一侧设置有通过螺丝固定在机壳上可拆卸的侧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外框的顶部设置有横向刮板,横向刮板的上表面为凹陷的弧面结构,与破碎轴隔块的外表面贴合,横向刮板与破碎轴转动方向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齿牙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横向刮板的两端上侧设置有环形刮刀,环形刮刀呈类Y字形,顶部具有半环结构,半环结构的内径与破碎轴转轴直径一致,两侧环形刮刀的内表面贴合破碎轴隔块的两侧端面设置,环形刮刀结构卡入隔块与移动刀座之间,移动刀座的端面为起伏的波浪结构,两侧环形刮刀半环结构的顶端一侧与下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凸起的顶块。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外框与环形刮刀的侧边均为锋利的刃口结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机壳内侧设置有破碎刀叶与辅刀,破碎刀叶为与破碎轴转动方向反向弯曲的弧形刀叶,辅刀为反向的弧形刀叶,通过破碎刀叶与辅刀的配合能提高装置对秸秆的破碎效率,加速对秸秆结构的破坏,减少秸秆结构缠绕在破碎轴上的几率。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带刃口的挡板,当有秸秆结构缠绕在破碎轴上时,当破碎轴与破爱刀叶经过挡板位置时,缠绕的秸秆结构会在破碎轴与挡板的相对运动中被切割破坏,从破碎轴或破碎刀叶上脱落。3.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移动刀座,移动刀座在转动时会左右移动,带动破碎刀叶左右移动个,提高破碎刀叶对秸秆结构的破坏力,减少秸秆结构缠绕在破碎轴上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破碎轴传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刀座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拦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横向刮刀结构示意图。图1-9中:1-底板,2-机壳,3-破碎腔,4-入料口,5-出料口,6-出料板,7-破碎轴,701-转轴,702-导槽,703-隔块,704-移动刀座,705-导条,706-刀座耳板,8-轴承端盖,9-破碎刀叶,10-刀架,11-辅刀,12-加强筋,13-传动轮,14-传动皮带,15-驱动电机,16-基板,17-拦板,1701-外框,1702-横向刮板,1703-滤网,1704-环形刮刀,1705-顶块,18-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防缠绕秸秆粉碎装置,包括底板1,机壳2,破碎腔3,入料口4,出料口5,出料板6,破碎轴7,转轴701,导槽702,隔块703,移动刀座704,导条705,刀座耳板706,轴承端盖8,破碎刀叶9,刀架10,辅刀11,加强筋12,传动轮13,传动皮带14,驱动电机15,基板16,拦板17,外框1701,横向刮板1702,滤网1703,1环形刮刀704,顶块1705,侧板18,底板1的上表面焊接有机壳2,机壳2内有设置有破碎腔3,机壳2上方的一侧位置焊接有入料口4,入料口4与破碎腔3连通,破碎腔3内设置有破碎轴7,破碎轴的7一端探出机壳2外,通过传动轮13、传动皮带14与底板1上设置的驱动电机15传动连接,破碎轴7上固定有若干破碎刀叶9,机壳2内壁通过刀架10固定有若干辅刀11,入料口4的底部位置有通过螺丝组件与机壳2连接的基板16,基板16上安装有若干挡板17,破碎腔3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缠绕秸秆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焊接有机壳(2),机壳(2)内有设置有破碎腔(3),机壳(2)上方的一侧位置焊接有入料口(4),入料口(4)与破碎腔(3)连通,破碎腔(3)内设置有破碎轴(7),破碎轴的(7)一端探出机壳(2)外,通过传动轮(13)、传动皮带(14)与底板(1)上设置的驱动电机(15)传动连接,破碎轴(7)上固定有若干破碎刀叶(9),机壳(2)内壁通过刀架(10)固定有若干辅刀(11),入料口(4)的底部位置有通过螺丝组件与机壳(2)连接的基板(16),基板(16)上安装有若干挡板(17),破碎腔(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5),出料口(5)下方设置有延伸至机壳(2)外的出料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缠绕秸秆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焊接有机壳(2),机壳(2)内有设置有破碎腔(3),机壳(2)上方的一侧位置焊接有入料口(4),入料口(4)与破碎腔(3)连通,破碎腔(3)内设置有破碎轴(7),破碎轴的(7)一端探出机壳(2)外,通过传动轮(13)、传动皮带(14)与底板(1)上设置的驱动电机(15)传动连接,破碎轴(7)上固定有若干破碎刀叶(9),机壳(2)内壁通过刀架(10)固定有若干辅刀(11),入料口(4)的底部位置有通过螺丝组件与机壳(2)连接的基板(16),基板(16)上安装有若干挡板(17),破碎腔(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5),出料口(5)下方设置有延伸至机壳(2)外的出料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缠绕秸秆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破碎轴(7)包括转轴(701)、隔块(703)与移动刀座(704),转轴(701)固定在机壳(2)两侧的轴承端盖(8)上,其中一端探出机壳(2)外,探出部分的尾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13),转轴(701)在机壳(2)内的部分的表面等距固定有若干隔块(703),隔块(703)由两个半圆环结构组成,半圆环结构上设置有螺纹孔,两个半圆环结构通过螺丝组件连接固定在转轴(701)的外侧,相邻隔块(703)之间位置设置有移动刀座(704),移动刀座(704)的长度小于相邻隔块(703)之间的间距,可在隔块(703)间隙之间沿转轴(701)左右滑动,移动刀座(704)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刀座耳板(706),破碎刀叶(9)通过螺丝组件固定在刀座耳板(70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缠绕秸秆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7001)两端位置的、与机壳(2)内表面贴合的两个隔块(7003)靠近机壳(2)内表面的一侧的直径逐渐增大,隔块(703)表面靠近机壳(2)内表面的位置呈弧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缠绕秸秆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701)上设置有两条顺转轴(701)延伸的矩形凹陷导槽(702),移动刀座(704)的内侧设置有与导槽(7002)对应的凸起导条(705)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缠绕秸秆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刀架(10)为嵌在机壳(2)内侧表面凹槽结构内的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秋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秋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