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伸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358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拉伸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包括插头,所述插头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大端,所述连接头小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头,所述插头前端固定连接有单元体,所述单元体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连接板,所述第一定位连接板远离单元体的一端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第一定位连接板远离单元体的一端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外层设置为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内固定连接有收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线外部设置拉伸内管,提高线束导线部分的抗拉伸能力,拉伸内管外部保护外管,既可以对拉伸内管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对导线提供第二层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伸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
本技术涉及通讯设备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抗拉伸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
技术介绍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线束是话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现由线束多为简单结构,抗拉伸能力弱,对线束内部的导线保护能力相对较低,且导线与卡头、插头的连接处灭有保护,容易对导线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拉伸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拉伸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包括插头,所述插头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大端,所述连接头小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头,所述插头前端固定连接有单元体,所述单元体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连接板,所述第一定位连接板远离单元体的一端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第一定位连接板远离单元体的一端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外层设置为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内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拉伸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包括插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2)大端,所述连接头(2)小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3),所述连接软管(3)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头(4),所述插头(1)前端固定连接有单元体(101),所述单元体(101)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连接板(102),所述第一定位连接板(102)远离单元体(101)的一端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板(103),所述第一定位连接板(102)远离单元体(101)的一端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外层设置为保护层(201),所述保护层(201)内固定连接有收束层(202),所述收束层(202)内固定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伸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包括插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2)大端,所述连接头(2)小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3),所述连接软管(3)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头(4),所述插头(1)前端固定连接有单元体(101),所述单元体(101)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连接板(102),所述第一定位连接板(102)远离单元体(101)的一端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板(103),所述第一定位连接板(102)远离单元体(101)的一端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外层设置为保护层(201),所述保护层(201)内固定连接有收束层(202),所述收束层(202)内固定连接有拉伸层(203),所述拉伸层(203)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层(204),所述连接头(2)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3),所述连接软管(3)外层设置为保护外管(301),所述保护外管(301)内部固定连接有拉伸内管(302),所述拉伸内管(302)内固定安装有导线(303),所述连接软管(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头(4),所述卡头(4)外部设置有外壳(401),所述外壳(401)内后侧上下固定安装有底板(405),所述底板(405)内开设有若干插孔(404),所述底板(405)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连接板(406),所述第二定位连接板(406)前端开设有卡槽(4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伸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板(102)前端设置有若干单元体(101),所述单元体(101)任意相邻两个之间设置有隔离间隙(104),若干所述单元体(101)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占兵
申请(专利权)人:桐城信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