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扣式锂离子电池及壳体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穿戴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小体积的锂离子扣式二次可充电电池(简称扣式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扣式锂离子电池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智能穿戴产品,比如耳机等。提高扣式电池的容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目前的扣式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壳、正极壳分别采用不锈钢钢壳,各钢壳分别为一次冲压成型,钢壳的壁厚均匀一致,目前采用的最薄的钢壳为0.2mm左右。本专利技术人在进行本技术的研究中发现,如果使用更薄的钢壳能增加壳体内的空间,但是会影响电池的密封性能,电池漏液风险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及壳体,采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容量的基础上,确保壳体的气密性。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包括:负极壳,包括负极顶盖、负极壳壁,所述负极壳壁围绕所述负极顶盖的边沿,与所述负极顶盖相垂直,位于所述负极顶盖的一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是,包括:/n负极壳,包括负极顶盖、负极壳壁,所述负极壳壁围绕所述负极顶盖的边沿,与所述负极顶盖相垂直,位于所述负极顶盖的一面;/n密封圈,套在所述负极壳上;/n正极壳,包括正极顶盖、正极壳壁,所述正极壳壁围绕所述正极顶盖的边沿,与所述正极顶盖相垂直,位于所述正极顶盖的一面;/n所述正极壳壁套在所述负极壳壁外,所述密封圈间隔在所述正极壳、负极壳之间,所述正极壳壁的末端为正极壳厚壁环段,所述正极壳厚壁环段弯折紧压在所述正极壳外形成环形封口,所述正极壳厚壁环段的壁厚厚于所述正极壳的其他位置的壁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是,包括:
负极壳,包括负极顶盖、负极壳壁,所述负极壳壁围绕所述负极顶盖的边沿,与所述负极顶盖相垂直,位于所述负极顶盖的一面;
密封圈,套在所述负极壳上;
正极壳,包括正极顶盖、正极壳壁,所述正极壳壁围绕所述正极顶盖的边沿,与所述正极顶盖相垂直,位于所述正极顶盖的一面;
所述正极壳壁套在所述负极壳壁外,所述密封圈间隔在所述正极壳、负极壳之间,所述正极壳壁的末端为正极壳厚壁环段,所述正极壳厚壁环段弯折紧压在所述正极壳外形成环形封口,所述正极壳厚壁环段的壁厚厚于所述正极壳的其他位置的壁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是,
所述正极壳厚壁环段沿所述正极壳的轴向的宽度为0.1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是,
所述正极壳厚壁环段的壁厚大于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是,
所述正极壳厚壁环段的壁厚小于或等于0.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是,
所述正极壳除所述正极壳厚壁环段外的其他位置的壁厚均匀,壁厚小于或等于0.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是,
所述正极壳除所述正极壳厚壁环段外的其他位置的壁厚等于或大于0.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是,
所述环形封口形成在所述负极顶盖与所述负极壳壁的过渡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是,
所述负极壳上还设有壁厚厚于其他位置的壁厚的负极壁厚区,所述负极壁厚区包括所述环形封口所在位置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式锂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安轩,胡彦庆,刘淼,曾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