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自由空间波分复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144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自由空间波分复用器,包括依序设置的Z‑Block、透镜阵列和光纤阵列;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Z‑Block包括平行四边形基板(平行基板)、一块直角棱镜、数个滤波片和一片增透玻璃片。数个滤波片和一片增透玻璃片依序并排固定在平行基板接近透镜阵列的端面上,直角棱镜固定在平行基板远离透镜阵列的端面上。当入射光束从光纤阵列的其中一根光纤入射到透镜阵列时,其被准直并入射至Z‑Block,经Z‑Block上的增透玻璃片折射到Z‑Block中,然后被另一侧设置的直角棱镜反射回Z‑Block上的滤波片,再由多个滤波片依次将不同波长的光束输出至透镜阵列,并耦合输出至光纤阵列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尺寸小、结构简单、装配灵活、调试简单和易于扩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自由空间波分复用器
本技术涉及光通讯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自由空间波分复用器。
技术介绍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信息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为了提供高信息容量的服务,通信运营商对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波分复用技术,充分利用可在单根光纤中传播不同波长光信号的优势,将单根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提高了数倍至数十倍,成为了光纤传输系统扩容的优选技术。广泛运用于波分复用系统的阵列波导光栅技术,利用不同长度的波导构建光波的梯度相移,并使其在出射端干涉并耦合到相应光纤中,以实现光波的复用和解复用。尽管兼具尺寸小、高通道数和易量产的优势,阵列波导光栅技术仍存在高插损和高串扰的缺点。多个三端口器件级联是实现波分复用/解复用的另一种方式,尽管在串扰上具有优势,三端口器件级联方案仍存在盘纤工艺限制器件小型化和由光纤多次熔接造成插损过大的缺点。基于自由空间薄膜滤波器的波分复用器因其具有性能稳定和插入损耗低的优点,在现代光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三端口器件级联方案相比,基于自由空间薄膜滤波器的波分复用技术,在节省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自由空间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Z-Block,其一侧面为光信号传输面且形成有相互间隔的第一传输面和第二传输面,所述的第一传输面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滤波片,且若干滤波片具有不同的工作波长,所述的第二传输面包括增透光学片;/n透镜阵列,与Z-Block的第一传输面和第二传输面相对,且具有与增透光学片和若干滤波片一一对应并相对的透镜单元;/n光纤阵列,与透镜阵列相对,且具有若干与透镜阵列的透镜单元一一对应的子光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自由空间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Z-Block,其一侧面为光信号传输面且形成有相互间隔的第一传输面和第二传输面,所述的第一传输面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滤波片,且若干滤波片具有不同的工作波长,所述的第二传输面包括增透光学片;
透镜阵列,与Z-Block的第一传输面和第二传输面相对,且具有与增透光学片和若干滤波片一一对应并相对的透镜单元;
光纤阵列,与透镜阵列相对,且具有若干与透镜阵列的透镜单元一一对应的子光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自由空间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阵列为1×5透镜阵列,所述的滤波片对应为四片,所述的增透光学片为一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自由空间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阵列为1×5光纤阵列,其包括一侧具有V型槽的下基板、上基板和五根传输光纤,所述的上基板固定在下基板的上端面,且上基板的一侧面与透镜阵列相对,五根传输光纤并排连接在下基板的V型槽内且与上基板的另一侧面相对,五根传输光纤的其中四根与四片滤波片对应,余下一根传输光纤与增透光学片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自由空间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Block、透镜阵列和光纤阵列均相对固定在一基片上。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兵李阳邓伟松林念念赵武丽薛听雨王宗源郑保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