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学膜片及其应用,且特别是涉及具有改良光学结构的光学膜片以及应用此光学膜片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其是绘示习知的背光模组的装置示意图。习知的背光模组100主要包含光源110、导光板120以及逆棱镜片(TurningFilm)130。光源110设置在导光板120的一侧,用以提供进入至导光板中的光线。逆棱镜片130设在导光板120的前方,用以将从导光板射出的光线转化为正视方向的光线射出,故从导光板120射出的光线在通过逆棱镜片130后,可以正视角的角度出光。虽然将逆棱镜片应用在背光模组上可以使背光模组产生窄视角、高辉度的效果,但是对于目前的车载产品而言,较大的显示视角才能满足汽车前座的左、右侧观看需求;而对于AR(AugmentedReality)或VR(virtualreality)等产品而言,则需要较大的显示视角才能满足超近距离的观看需求。显然,一般以正视角出光的显示器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显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膜片,其配置以接收并导引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包括:/n本体,其具有出光面、光学面、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其中,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光学面相对,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分别连接于所述光学面的相对两个侧边;以及/n多个光学结构,其设置在所述光学面的第一区上,所述光线在所述光学膜片中被所述光学结构导引而由所述出光面出光,其中,每一所述光学结构具有:/n第一表面,其相对于所述光学面倾斜且与所述光学面具有第一夹角,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受光面;以及/n第二表面,其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相对于所述光学面倾斜且与所述光学面具有第二夹角;/n其中,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膜片,其配置以接收并导引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包括:
本体,其具有出光面、光学面、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其中,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光学面相对,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分别连接于所述光学面的相对两个侧边;以及
多个光学结构,其设置在所述光学面的第一区上,所述光线在所述光学膜片中被所述光学结构导引而由所述出光面出光,其中,每一所述光学结构具有:
第一表面,其相对于所述光学面倾斜且与所述光学面具有第一夹角,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受光面;以及
第二表面,其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相对于所述光学面倾斜且与所述光学面具有第二夹角;
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皆为锐角且所述光学结构的所述第一夹角沿着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一方向渐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膜片为转向膜片;
所述光学面还包含第二区,且所述第二区设有所述光学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二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区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且所述第二区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二区中的所述光学结构的所述第一夹角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膜片为导光膜片;
所述第一区从所述第一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
设置在所述第一区中的所述光学结构的所述第一夹角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结构的尺寸或高度随着所述光学结构与所述第一侧面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尹,黄柏菖,林坤政,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