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色谱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08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色谱柱,包括柱筒,所述柱筒的侧表面上端设置有螺帽,所述柱筒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柱接头,所述柱接头内部贯穿开设有进液口,所述柱接头下端与柱筒连接位置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柱筒内部顶端设置有分布装置,所述柱筒内部靠近分布装置的下端位置填充有固定相填料,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柱筒上表面边缘位置的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设置分布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布器结构设置不合理,液体分布不够均匀,影响分离结果,同时制造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设置在柱筒的外部并通过螺栓与柱筒活动连接,便于过滤装置的拆卸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色谱柱
本技术涉及色谱分离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色谱柱。
技术介绍
色谱分离是目前制药、生物化工领域分离提纯手段中分离效率最高的一种方法,是天然产物的分离以及其它高纯度物质的制备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制备色谱柱是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的关键设备,制备色谱柱分离原理在于,将混合组分样品溶于一种流动相,流动相在较大的压力条件下,以一定的流速流过灌装在色谱柱内的色谱填料,由于色谱填料对不同组分的吸附力的不同,故不同组分将以不同的流速流过色谱填料,并在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检测出不同组分流出色谱柱的时间及各组分的含量,从而达到分离、检测的目的。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对于内径在50mm以上的中大型制备色谱柱需要考虑液体在柱内的均匀分配,现有技术中的分布器结构设置不合理,液体分布不够均匀,影响分离结果,同时制造难度较大,成本较高;2、现有技术中通常将过滤装置设置在柱筒内部,这种方式过滤装置的拆卸更换较为麻烦,不便操作,更换效率较低。为此,提出一种制备色谱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色谱柱,能够通过设置分布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布器结构设置不合理,液体分布不够均匀,影响分离结果,同时制造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同时,本技术的过滤装置设置在柱筒的外部并通过螺栓与柱筒活动连接,便于过滤装置的拆卸更换,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备色谱柱,包括柱筒,所述柱筒的侧表面上端设置有螺帽,所述柱筒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柱接头,所述柱接头内部贯穿开设有进液口,所述柱接头下端与柱筒连接位置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柱筒内部顶端设置有分布装置,所述柱筒内部靠近分布装置的下端位置填充有固定相填料。能够通过设置分布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布器结构设置不合理,液体分布不够均匀,影响分离结果,同时制造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同时,本技术的过滤装置设置在柱筒的外部并通过螺栓与柱筒活动连接,便于过滤装置的拆卸更换。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柱筒上表面边缘位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壳体内部靠近第一滤网的下端位置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连接板下表面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筒。过滤装置的下表面通过螺栓与柱筒固定安装,便于过滤装置的安装拆卸,方便操作,提高了更换效率。优选的,所述连接筒与柱筒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螺帽与柱筒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均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密封性,能防止液体漏出。优选的,所述分布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柱筒内部的板体,所述板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主分流槽,所述主分流槽的边缘位置设置有若干个主分流道,所述主分流道的一端开设有副分流槽,所述副分流槽的边缘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副分流道,所述副分流道的一端开设有分流孔。分布装置通过主分流槽、副分流槽、主分流道、副分流道与分流孔对液体进行分流,使得液体均匀进入柱筒内部固定相填料,便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优选的,若干个所述主分流道呈环形均匀分布于主分流槽的边缘位置,若干个副分流道呈环形均匀分布于副分流槽的边缘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分流装置的结构分布更为合理,进而使得液体流动更为均匀。优选的,所述主分流道的宽度尺寸为0.6mm~5mm,所述副分流道的宽度为主分流道的三分之二。优选的,所述固定相填料为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分布装置,分布装置通过主分流槽、副分流槽、主分流道、副分流道与分流孔对液体进行分流,使得液体均匀进入柱筒内部固定相填料,便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分流结构较为对称,便于制造,成本较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布器结构设置不合理,液体分布不够均匀,制造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2、本技术的过滤装置设置在柱筒的外部并通过螺栓与柱筒活动连接,便于过滤装置的拆卸更换,提高了拆卸更换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布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柱筒;2、螺帽;3、柱接头;4、进液口;5、过滤装置;51、连接板;52、壳体;53、第一滤网;54、第二滤网;55、连接筒;56、第二密封圈;6、分布装置;61、板体;62、主分流槽;63、主分流道;64、副分流槽;65、副分流道;66、分流孔;7、第一密封圈;8、固定相填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备色谱柱技术方案:一种制备色谱柱,如图1所示,包括柱筒1,柱筒1的侧表面上端设置有螺帽2,柱筒1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柱接头3,柱接头3内部贯穿开设有进液口4,柱接头3下端与柱筒1连接位置设置有过滤装置5,柱筒1内部顶端设置有分布装置6,柱筒1内部靠近分布装置6的下端位置填充有固定相填料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设置分布装置6,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布器结构设置不合理,液体分布不够均匀,影响分离结果,同时制造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同时,本技术的过滤装置5设置在柱筒的外部并通过螺栓与柱筒1活动连接,便于过滤装置5的拆卸更换。具体的,如图2所示,过滤装置5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柱筒1上表面边缘位置的连接板51,连接板51的上表面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壳体52,壳体52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滤网53,壳体52内部靠近第一滤网53的下端位置设置有第二滤网54,连接板51下表面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筒5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装置5的下表面通过螺栓与柱筒1固定安装,便于过滤装置5的安装拆卸,方便操作,提高了更换效率。具体的,如图1所示,连接筒55与柱筒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6,螺帽2与柱筒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第一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56均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色谱柱,包括柱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筒(1)的侧表面上端设置有螺帽(2),所述柱筒(1)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柱接头(3),所述柱接头(3)内部贯穿开设有进液口(4),所述柱接头(3)下端与柱筒(1)连接位置设置有过滤装置(5),所述柱筒(1)内部顶端设置有分布装置(6),所述柱筒(1)内部靠近分布装置(6)的下端位置填充有固定相填料(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色谱柱,包括柱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筒(1)的侧表面上端设置有螺帽(2),所述柱筒(1)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柱接头(3),所述柱接头(3)内部贯穿开设有进液口(4),所述柱接头(3)下端与柱筒(1)连接位置设置有过滤装置(5),所述柱筒(1)内部顶端设置有分布装置(6),所述柱筒(1)内部靠近分布装置(6)的下端位置填充有固定相填料(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色谱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柱筒(1)上表面边缘位置的连接板(51),所述连接板(51)的上表面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壳体(52),所述壳体(52)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滤网(53),所述壳体(52)内部靠近第一滤网(53)的下端位置设置有第二滤网(54),所述连接板(51)下表面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筒(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色谱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55)与柱筒(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6),所述螺帽(2)与柱筒(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所述第一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博蕴纯化装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