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额温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99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助额温枪,包括底板、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底板上表面沿纵向转动安装有丝杠,丝杠的底部设置有蜗轮,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控制中心、电机和轴承座,电机与控制中心电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蜗杆,蜗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轴承座上,蜗杆与蜗轮啮合,本自助额温枪,当病人站到底板上后,测高板下移直至与病人头顶接触,测高板下方的红外传感器正对病人额头,此时测高板下底面的压力传感器受压,将信号传递至控制中心,红外传感器启动,对病人的额间温度进行测量,本自助额温枪在测量温度过程中无需高精度身高识别系统,适用于任何无此系统的场合,适用性较高,且无需人工协助,自助测温,使用方便,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助额温枪
本技术涉及额温枪
,具体为自助额温枪。
技术介绍
额温枪(红外线测温仪)针对量测人体额温基准设计,使用非常简单、方便,能快速准确测温,不需接触人体皮肤,避免交叉感染,一键测温,排查流感,适合家庭用户、宾馆、图书馆、大型企事业单位,也可以用于医院、学校、海关、机场等综合性场所,还可以提供给医务人员在诊所使用。申请号为201911180536.5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病人体温采集用自助式额温枪,其使用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S1.病人出示身份证,将身份证放在身份证阅读器9,识别身份;S2.病人步入测温区时,摄像头8会对病人身高信息进行采集;S3.当病人踏上电子秤4时,能够对病人的体重进行测量;S4.采温结构6能够通过上下移动,对病人的额间温度进行测量;S5.测量结束,体征数据显示在显示屏16上;S6.通过系统的接入,数据同步传输至医护人员的医疗系统内。该技术方案通过摄像头采集的数据判断病人身高,以使采温结构移动至病人额间进行稳定测量,该方案在实际使用时,对身高识别系统的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否则采温结构无法准确移动至病人额间,实现难度大,适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自助额温枪,本自助额温枪在测量温度过程中无需高精度身高识别系统,适用于任何无此系统的场合,适用性较高,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助额温枪,包括底板、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底板上表面沿纵向转动安装有丝杠,丝杠的底部设置有蜗轮,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控制中心、电机和轴承座,电机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控制中心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蜗杆,蜗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轴承座上,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第一外壳罩在控制中心、电机、轴承座、蜗轮和蜗杆的外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沿纵向设置有导向杆,丝杠上配套设置有丝杠副,丝杠副还滑动套设在导向杆上,丝杠副的前端面顶部设置有测高板,测高板的下底面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丝杠副的前端面中部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均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第二外壳罩在丝杠和导向杆的外部,第二外壳的前端面开设有供测高板纵向移动的条形窗,第二外壳的外部侧面通过铰支座转动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与控制中心电连接,第二外壳内部顶面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外壳内部底面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站位指示标,站位指示标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中心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下底面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带有锁定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外传感器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的纵向距离为10~15厘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导向杆与丝杠呈等腰三角形状阵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测高板位于站位指示标中心的正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自助额温枪,当病人站到底板上后,测高板下移直至与病人头顶接触,测高板下方的红外传感器正对病人额头,此时测高板下底面的压力传感器受压,将信号传递至控制中心,红外传感器启动,对病人的额间温度进行测量,本自助额温枪在测量温度过程中无需高精度身高识别系统,适用于任何无此系统的场合,适用性较高,且无需人工协助,自助测温,使用方便,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第一外壳、3第二外壳、4丝杠、5导向杆、6丝杠副、7红外传感器、8测高板、9第一压力传感器、10第二压力传感器、11第三压力传感器、12第四压力传感器、13站位指示标、14显示屏、15万向轮、16控制中心、17电机、18轴承座、19蜗杆、20蜗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助额温枪,包括底板1、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底板1下底面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15,万向轮15带有锁定结构,方便移动本自助额温枪至相关场所,较为便利,底板1上表面沿纵向转动安装有丝杠4,丝杠4的底部设置有蜗轮20,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控制中心16、电机17和轴承座18,电机17与控制中心16电连接,控制中心16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控制中心16控制电机17的启停与正反转,电机17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蜗杆19,蜗杆19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轴承座18上,蜗杆19与蜗轮20啮合,电机17通过啮合的蜗轮20和蜗杆19带动丝杠4转动,第一外壳2罩在控制中心16、电机17、轴承座18、蜗轮20和蜗杆19的外部,底板1的上表面沿纵向设置有导向杆5,导向杆5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导向杆5与丝杠4呈等腰三角形状阵列,丝杠4上配套设置有丝杠副6,丝杠副6还滑动套设在导向杆5上,丝杠副6的前端面顶部设置有测高板8,丝杠4转动时,丝杠副6在导向杆5的限位与导向作用下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测高板8上下移动,测高板8的下底面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9,丝杠副6的前端面中部设置有红外传感器7,第一压力传感器9和红外传感器7均与控制中心16电连接,红外传感器7与第一压力传感器9的纵向距离为10~15厘米,这个距离也是大多数人头顶至额头的距离,当测高板8与测温者的头顶接触时,红外传感器7对准测温者额头,第一压力传感器9受压,将该信号传递至控制中心16,控制中心16控制电机17使其停转,并启动红外传感器7对测温者额头处测温,第二外壳3罩在丝杠4和导向杆5的外部,第二外壳3的前端面开设有供测高板8纵向移动的条形窗,第二外壳3的外部侧面通过铰支座转动设置有显示屏14,显示屏14与控制中心16电连接,红外传感器7将所测温度数据传回控制中心16,经处理后显示在显示屏14上,第二外壳3内部顶面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0,第二外壳3内部底面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11,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站位指示标13,测高板8位于站位指示标13中心的正上方,站位指示标13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第四压力传感器12,第二压力传感器10、第三压力传感器11和第四压力传感器12均与控制中心16电连接,测高板8的初始位置在第二壳体3的顶部,此时丝杠副6压迫第二压力传感器10,当测温者依照站位指示标13站上底板1上后,第四压力传感器12受压,控制中心根据此信号启动电机17,丝杠副6下移,进行测温,测温完毕后,控制中心16使电机17反向转动,使丝杠副6上升,最终压迫第二压力传感器10,控制中心16再使电机17停转,完成一个测温流程,当第四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助额温枪,包括底板(1)、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沿纵向转动安装有丝杠(4),丝杠(4)的底部设置有蜗轮(20),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控制中心(16)、电机(17)和轴承座(18),电机(17)与控制中心(16)电连接,控制中心(16)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电机(17)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蜗杆(19),蜗杆(19)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轴承座(18)上,蜗杆(19)与蜗轮(20)啮合,所述第一外壳(2)罩在控制中心(16)、电机(17)、轴承座(18)、蜗轮(20)和蜗杆(19)的外部,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沿纵向设置有导向杆(5),丝杠(4)上配套设置有丝杠副(6),丝杠副(6)还滑动套设在导向杆(5)上,丝杠副(6)的前端面顶部设置有测高板(8),测高板(8)的下底面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9),丝杠副(6)的前端面中部设置有红外传感器(7),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9)和红外传感器(7)均与控制中心(16)电连接,所述第二外壳(3)罩在丝杠(4)和导向杆(5)的外部,第二外壳(3)的前端面开设有供测高板(8)纵向移动的条形窗,第二外壳(3)的外部侧面通过铰支座转动设置有显示屏(14),显示屏(14)与控制中心(16)电连接,第二外壳(3)内部顶面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0),第二外壳(3)内部底面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11),所述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站位指示标(13),站位指示标(13)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第四压力传感器(12),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0)、第三压力传感器(11)和第四压力传感器(12)均与控制中心(16)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助额温枪,包括底板(1)、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沿纵向转动安装有丝杠(4),丝杠(4)的底部设置有蜗轮(20),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控制中心(16)、电机(17)和轴承座(18),电机(17)与控制中心(16)电连接,控制中心(16)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电机(17)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蜗杆(19),蜗杆(19)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轴承座(18)上,蜗杆(19)与蜗轮(20)啮合,所述第一外壳(2)罩在控制中心(16)、电机(17)、轴承座(18)、蜗轮(20)和蜗杆(19)的外部,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沿纵向设置有导向杆(5),丝杠(4)上配套设置有丝杠副(6),丝杠副(6)还滑动套设在导向杆(5)上,丝杠副(6)的前端面顶部设置有测高板(8),测高板(8)的下底面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9),丝杠副(6)的前端面中部设置有红外传感器(7),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9)和红外传感器(7)均与控制中心(16)电连接,所述第二外壳(3)罩在丝杠(4)和导向杆(5)的外部,第二外壳(3)的前端面开设有供测高板(8)纵向移动的条形窗,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顺市信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