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修车自动称重设备,具体涉及自动称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载重板,所述载重板顶部贯穿设有通孔,所述底板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丝杠以及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柱,所述丝杠底端外部套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丝杠一侧设置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主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正反电机、丝杠、螺纹套、主齿轮以及传动齿轮等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将部件放在载重板上,然后,使正反电机通过主齿轮和传动齿轮带动丝杠转动,丝杠通过螺纹套带动载重板下降,使部件底部与称重台接触,即可进行称重,操作简单,稳定性高,从而避免称重台被压坏,有利于保证称重的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修车自动称重设备
本技术涉及自动称重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冷修车自动称重设备。
技术介绍
机修,车辆的硬件维修,冷作硬化工艺就是利用金属材料的冷作硬化,达到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的加工方法,这种工艺的使用例子有:喷沙(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冷扎(提高板材型材的强度)、冷敦(提高螺栓的强度)等等,在维修过程中,常需要对其中的部件进行称重,以保证部件的质量。但是,在传统的冷修车称重过程中,往往是将部件直接放在称重台上,如果遇到较重的部件,容易压坏称重台,从而影响称重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冷修车自动称重设备,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较重的部件压坏称重台,以影响称重的结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修车自动称重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载重板,所述载重板顶部贯穿设有通孔,所述底板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丝杠以及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柱,所述丝杠底端外部套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丝杠一侧设置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匹配,所述底板一侧固定设置有螺纹套以及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底板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称重台。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丝杠一端贯穿螺纹套底部,所述丝杠与螺纹套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柱一端贯穿滑块底部,所述导向柱与滑块滑动贴合。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腔固定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外部套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顶部铰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与载重板底部铰接,所述滑杆两端外部均套设有弹簧。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槽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缓冲槽分别设置在底板顶部四角位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缓冲块一侧以及缓冲槽内腔一侧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有正反电机、丝杠、螺纹套、导向柱、滑块、主齿轮以及传动齿轮等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将部件放在载重板上,然后,启动正反电机,使正反电机通过主齿轮和传动齿轮带动丝杠转动,丝杠通过螺纹套带动载重板下降,直到称重台穿过通孔与部件底部接触,然后,使载重板继续下降,使部件底部与称重台接触,即可进行称重,操作简单,稳定性高,从而避免称重台被压坏,有利于保证称重的结果;2、本技术通过设有由缓冲槽、滑杆、缓冲块、弹簧以及伸缩杆等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起到缓冲的效果,防止载重板下落过快,而使部件与称重台发生硬性碰撞,有利于保护称重台,有利于保护称重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部分放大图。附图标记为:1底板、2载重板、3通孔、4丝杠、5导向柱、6传动齿轮、7正反电机、8主齿轮、9螺纹套、10滑块、11称重台、12缓冲槽、13滑杆、14缓冲块、15弹簧、16伸缩杆、17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修车自动称重设备,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载重板2,所述载重板2顶部贯穿设有通孔3,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丝杠4以及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柱5,所述丝杠4底端外部套设有传动齿轮6,所述丝杠4一侧设置有正反电机7,所述正反电机7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主齿轮8,所述主齿轮8与传动齿轮6相匹配,所述底板1一侧固定设置有螺纹套9以及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滑块10,所述底板1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称重台11;所述丝杠4一端贯穿螺纹套9底部,所述丝杠4与螺纹套9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5一端贯穿滑块10底部,所述导向柱5与滑块10滑动贴合;所述底板1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槽12,所述缓冲槽12内腔固定设置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一端外部套设有缓冲块14,所述缓冲块14顶部铰接有伸缩杆16,所述伸缩杆16顶端与载重板2底部铰接,所述滑杆13两端外部均套设有弹簧15。所述缓冲槽1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缓冲槽12分别设置在底板1顶部四角位置。所述弹簧15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缓冲块14一侧以及缓冲槽12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底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轮17,所述万向轮17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如图1-4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在使用时,通过万向轮17将该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部件放在载重板2上,随后,启动正反电机7,使正反电机7通过主齿轮8带动传动齿轮6转动,传动齿轮6带动丝杠4转动,丝杠4通过螺纹套9带动载重板2下降,当称重台11穿过通孔3与部件底部接触时,使正反电机7继续工作,使载重板2继续下降,使部件底部与称重台11接触,即可进行称重,操作简单,稳定性高,从而避免称重台被压坏,有利于保证称重的结果。通过设有由缓冲槽12、滑杆13、缓冲块14、弹簧15以及伸缩杆16等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起到缓冲的效果,防止载重板2下落过快,而使部件与称重台2发生硬性碰撞,有利于保护称重台11,有利于保护称重台11。本技术工作原理:通过设有正反电机7、丝杠4、螺纹套9、导向柱5、滑块10、主齿轮8以及传动齿轮6等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将部件放在载重板2上,然后,启动正反电机7,使正反电机7通过主齿轮8和传动齿轮6带动丝杠4转动,丝杠4通过螺纹套9带动载重板2下降,直到称重台2穿过通孔3与部件底部接触,然后,使载重板2继续下降,使部件底部与称重台11接触,即可进行称重,操作简单,稳定性高,从而避免称重台11被压坏,有利于保证称重的结果。而且,通过设有由缓冲槽12、滑杆13、缓冲块14、弹簧15以及伸缩杆16等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起到缓冲的效果,防止载重板2下落过快,而使部件与称重台2发生硬性碰撞,有利于保护称重台11,有利于保护称重台11。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本技术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技术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修车自动称重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载重板(2),所述载重板(2)顶部贯穿设有通孔(3),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丝杠(4)以及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柱(5),所述丝杠(4)底端外部套设有传动齿轮(6),所述丝杠(4)一侧设置有正反电机(7),所述正反电机(7)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主齿轮(8),所述主齿轮(8)与传动齿轮(6)相匹配,所述底板(1)一侧固定设置有螺纹套(9)以及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滑块(10),所述底板(1)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称重台(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修车自动称重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载重板(2),所述载重板(2)顶部贯穿设有通孔(3),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丝杠(4)以及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柱(5),所述丝杠(4)底端外部套设有传动齿轮(6),所述丝杠(4)一侧设置有正反电机(7),所述正反电机(7)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主齿轮(8),所述主齿轮(8)与传动齿轮(6)相匹配,所述底板(1)一侧固定设置有螺纹套(9)以及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滑块(10),所述底板(1)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称重台(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修车自动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4)一端贯穿螺纹套(9)底部,所述丝杠(4)与螺纹套(9)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修车自动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5)一端贯穿滑块(10)底部,所述导向柱(5)与滑块(10)滑动贴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