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8873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压缩机、第二冷凝器、节流单元、循环水箱、余热回收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余热回收器均设置有四个端口,所述四个端口分别为第一上端口、第一下端口、第二上端口和第二下端口,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余热回收器各自的第一上端口和第一下端口对应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余热回收器各自的第二上端口和第二下端口对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二冷凝器管路回收冷凝工质余热,降低冷凝温度,提高蒸发温度,再进一步通过余热回收器降低冷凝温度,提高压缩机回气温度,提高热泵系统制热量和能效比,同时还可在结霜工况下还有助于第二冷凝器除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常规的循环式热泵热水机组(包含循环式热泵热水器)是通过水冷换热器实现循环水与冷凝器热交换的。经过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工质气体经过冷凝器与循环水热交换后工质降温实现冷凝,同时循环水会将冷凝器中的热量带到水箱中加热水箱中的水。当水箱中的水温较高时,循环水温度相应地也会较高。循环水温越高,热泵循环工质的冷凝温度越高,压缩机排气度温度会进一步升高,热泵机组的制热量和能效就会降低。因此,传统的循环式热泵热水机(组),在制备高温热水时,机组能效普遍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通过第二冷凝器管路回收冷凝工质余热,降低冷凝温度,提高蒸发温度,再进一步通过余热回收器降低冷凝温度,提高压缩机回气温度,提高热泵系统制热量和能效比,同时还可在结霜工况下还有助于第二冷凝器除霜。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机组余热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凝器(1)、压缩机(2)、第二冷凝器(3)、节流单元(4)、循环水箱(5)、余热回收器(6),所述第一冷凝器(1)、第二冷凝器(3)和余热回收器(6)均设置有四个端口,所述四个端口分别为第一上端口、第一下端口、第二上端口和第二下端口,所述第一冷凝器(1)、第二冷凝器(3)和余热回收器(6)各自的第一上端口和第一下端口对应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1)、第二冷凝器(3)和余热回收器(6)各自的第二上端口和第二下端口对应连通,所述循环水箱(5)设置有四个端口,所述循环水箱(5)的四个端口分别是补水进端口、补水出端口、热水进端口和热水出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凝器(1)、压缩机(2)、第二冷凝器(3)、节流单元(4)、循环水箱(5)、余热回收器(6),所述第一冷凝器(1)、第二冷凝器(3)和余热回收器(6)均设置有四个端口,所述四个端口分别为第一上端口、第一下端口、第二上端口和第二下端口,所述第一冷凝器(1)、第二冷凝器(3)和余热回收器(6)各自的第一上端口和第一下端口对应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1)、第二冷凝器(3)和余热回收器(6)各自的第二上端口和第二下端口对应连通,所述循环水箱(5)设置有四个端口,所述循环水箱(5)的四个端口分别是补水进端口、补水出端口、热水进端口和热水出端口;
所述压缩机(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凝器(1)第一上端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1)的第一下端口通过管道与第二冷凝器(3)的第二下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3)的第二上端口通过管道与余热回收器(6)的第二下端口连通,所述余热回收器(6)的第二上端口通过管道串联节流单元(4)与第二冷凝器(3)的第一下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3)的第一上端口通过管道与余热回收器(6)的第一下端口连通,所述余热回收器(6)的第一上端口通过管道与压缩机(2)的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密升李建国肖宏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