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型燃气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87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型燃气热水器。包括采用在进出气管一侧设置的空气预热部,实现了当空气由进气孔进入设备内过程中途径侧预热体、第二预热管、中部预热体、第一预热管进入设备内时,由于高温废气对第一预热管、中部预热体、第二预热管、侧预热体的加热、和热能传导,从而使得废气中的热能传导至进入设备的气体中保证了废气中热能的充分利用,也使得进入设备的空气在这一过程中被充分预热保证了后续在燃烧时的燃烧更加充分,解决了废气直接排出造成的热能资源浪费,和由于空气温度较低导致的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型燃气热水器
本技术涉及燃气热水器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型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燃气热水器在使用时,通过点燃天然气将水加热至适宜温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排出的废气中仍然具有一定热能,现在技术即采用将废气直接排出空气中的方法,使得废气中热能丧失,而由进气孔进入的空气,又由于温度较低,使得后续燃烧时出现燃烧不充分,造成资源浪费和热能的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型燃气热水器,采用在进出气管一侧设置的空气预热部,实现了当空气由进气孔进入设备内过程中途径侧预热体、第二预热管、中部预热体、第一预热管进入设备内时,由于高温废气对第一预热管、中部预热体、第二预热管、侧预热体的加热、和热能传导,从而使得废气中的热能传导至进入设备的气体中保证了废气中热能的充分利用,也使得进入设备的空气在这一过程中被充分预热保证了后续在燃烧时的燃烧更加充分,解决了废气直接排出造成的热能资源浪费,和由于空气温度较低导致的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上侧设置有燃烧室;所述机箱内下侧设置有进水控制阀;所述进水控制阀一侧设置有燃气调节阀;所述燃气调节阀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机箱内上侧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上侧设置有进出气管;所述燃烧室一侧设置有报警器;所述进出气管内层设置有内废气出管;所述内废气出管外侧设置有进气管层;所述进出气管靠近燃烧室一端设置有抽烟机;所述进出气管远离燃烧室一端设置有空气预热部;所述空气预热部包括:第一预热管道、中部预热体、第二预热管道、侧预热体、废气出口和空气进口;所述中部预热体与进气管层通过第一预热管道连通;所述中部预热体远离进出气管一侧设置有侧预热体;所述侧预热体通过第二预热管道与中部预热体连通;所述侧预热体靠近中部预热体一侧中部设置有中部废气入口;所述中部废气入口外侧周向等距设置有侧废气入口;所述侧预热体远离中部预热体一面四周设置有进气孔;所述侧预热体远离中部预热体一侧中部设置有废气出口;所述废气出口外侧设置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外侧周向等距设置有进气孔。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燃烧室一侧与进水控制阀连通。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燃烧室下侧与燃气调节阀连通。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燃烧室一侧与出水管连通。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中部预热体为中空结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侧废气入口与第二预热管道交错设置。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进气腔通过第二预热管道与中部预热体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进出气管一侧设置的空气预热部,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当空气由进气孔进入设备内过程中途径侧预热体、第二预热管、中部预热体、第一预热管进入设备内时,由于高温废气对第一预热管、中部预热体、第二预热管、侧预热体的加热、和热能传导,从而使得废气中的热能传导至进入设备的气体中保证了废气中热能的充分利用,也使得进入设备的空气在这一过程中被充分预热保证了后续在燃烧时的燃烧更加充分。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高效节能型燃气热水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高效节能型燃气热水器的进出气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高效节能型燃气热水器的空气预热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高效节能型燃气热水器的空气预热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箱;2、燃烧室;3、报警器;4、进出气管;5、空气预热部;201、进水控制阀;202、燃气调节阀;203、出水管;401、内废气出管;402、进气管层;501、第一预热管道;502、中部预热体;503、第二预热管道;504、侧预热体;505、废气出口;506、进气腔;507、进气孔;508、中部废气入口;509、侧废气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4所示,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内上侧设置有燃烧室2;所述机箱1内下侧设置有进水控制阀201;所述进水控制阀201一侧设置有燃气调节阀202;所述燃气调节阀202一侧设置有出水管203;所述燃烧室2上侧设置有进出气管4;所述燃烧室2一侧设置有报警器3;所述进出气管4内层设置有内废气出管401;所述内废气出管401外侧设置有进气管层402;所述进出气管4靠近燃烧室2一端设置有抽烟机;所述进出气管4远离燃烧室2一端设置有空气预热部5;所述空气预热部5包括:第一预热管道501、中部预热体502、第二预热管道503、侧预热体504、废气出口505、进气腔506;所述中部预热体502与进气管层402通过第一预热管道501连通;所述中部预热体502远离进出气管4一侧设置有侧预热体504;所述侧预热体504通过第二预热管道503与中部预热体502连通;所述侧预热体504靠近中部预热体502一侧中部设置有中部废气入口508;所述中部废气入口508外侧周向等距设置有侧废气入口509;所述侧预热体504远离中部预热体502一面四周设置有进气孔507;所述侧预热体504远离中部预热体502一侧中部设置有废气出口505;所述废气出口505外侧设置有进气腔506;所述进气腔506外侧周向等距设置有进气孔507;所述燃烧室2一侧与进水控制阀201连通;所述燃烧室2下侧与燃气调节阀202连通;所述燃烧室2一侧与出水管203连通;所述中部预热体502为中空结构;所述侧废气入口509与第二预热管道503交错设置;进气腔506通过第二预热管道503与中部预热体502连通。使用时,结合图1-4所示,当使用设备时,水沿进水控制阀201流入燃烧室2,燃气沿燃气调节阀202进入燃烧室2,待水被加热后从出水管203流出,在这一过程中,废气从燃烧室2进入进出气管内部的内废气出管401,再由废气出管流入空气预热部5,冲击中部预热体502外侧,再由侧预热体504上设置的中部废气入口508和侧废气入口509流处至废气出口505排出,而冷空气由进气孔507进入进气腔506,再流经侧预热体504内与第二预热管道503流至中部预热体502,再通过第一预热管道501流入进气出管内设置的进气管层402,后流入设备内,在这一过程中废气中的热能由于流经第一预热管道501、中部预热体502、第二预热管道503、侧预热体504,从而使得废气中的热能在这些部件外层保留,转化传导至这些部件内的流入空气中,从而使得废气中热能得到进一步利用,提高了进入设备内空气的问题,也保证了设备的燃烧更加充分。本技术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设置,所以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型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内上侧设置有燃烧室(2);所述机箱(1)内下侧设置有进水控制阀(201);所述进水控制阀(201)一侧设置有燃气调节阀(202);所述燃气调节阀(202)一侧设置有出水管(203);所述燃烧室(2)上侧设置有进出气管(4);所述燃烧室(2)一侧设置有报警器(3);所述进出气管(4)内层设置有内废气出管(401);所述内废气出管(401)外侧设置有进气管层(402);所述进出气管(4)靠近燃烧室(2)一端设置有抽烟机;所述进出气管(4)远离燃烧室(2)一端设置有空气预热部(5);所述空气预热部(5)包括:第一预热管道(501)、中部预热体(502)、第二预热管道(503)、侧预热体(504)、废气出口(505)、进气腔(506);所述中部预热体(502)与进气管层(402)通过第一预热管道(501)连通;所述中部预热体(502)远离进出气管(4)一侧设置有侧预热体(504);所述侧预热体(504)通过第二预热管道(503)与中部预热体(502)连通;所述侧预热体(504)靠近中部预热体(502)一侧中部设置有中部废气入口(508);所述中部废气入口(508)外侧周向等距设置有侧废气入口(509);所述侧预热体(504)远离中部预热体(502)一面四周设置有进气孔(507);所述侧预热体(504)远离中部预热体(502)一侧中部设置有废气出口(505);所述废气出口(505)外侧设置有进气腔(506);所述进气腔(506)外侧周向等距设置有进气孔(5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型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内上侧设置有燃烧室(2);所述机箱(1)内下侧设置有进水控制阀(201);所述进水控制阀(201)一侧设置有燃气调节阀(202);所述燃气调节阀(202)一侧设置有出水管(203);所述燃烧室(2)上侧设置有进出气管(4);所述燃烧室(2)一侧设置有报警器(3);所述进出气管(4)内层设置有内废气出管(401);所述内废气出管(401)外侧设置有进气管层(402);所述进出气管(4)靠近燃烧室(2)一端设置有抽烟机;所述进出气管(4)远离燃烧室(2)一端设置有空气预热部(5);所述空气预热部(5)包括:第一预热管道(501)、中部预热体(502)、第二预热管道(503)、侧预热体(504)、废气出口(505)、进气腔(506);所述中部预热体(502)与进气管层(402)通过第一预热管道(501)连通;所述中部预热体(502)远离进出气管(4)一侧设置有侧预热体(504);所述侧预热体(504)通过第二预热管道(503)与中部预热体(502)连通;所述侧预热体(504)靠近中部预热体(502)一侧中部设置有中部废气入口(508);所述中部废气入口(508)外侧周向等距设置有侧废气入口(5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群聂志贵范运山范森范伟虎贾双立范松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博志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