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即热式电加热模块及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模块及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即热式电加热模块及加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饮水装置中常用的水加热方式有内置式热罐和外置式电热水壶两大类。其中,内置式热罐一般采用电热丝进行加热,且采用温控器控制加热的启停。这种加热方式往往存在反复加热煮水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反复加热浪费电能;另一方面,长期饮用反复加热煮开过的水(“千滚水”)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外置式电热水壶虽然可以解决“千滚水”的问题,但由于其加热速度过慢,当需要喝热水时,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使用十分不便。还有一种快速加热的电热水装置,是将电热管插入在水体容器中进行加热,插入端悬放在水体中,在进、出水流的作用下,悬放在水体中的电热管相当于悬臂梁受力;水流的作用,不仅会引起电热管振动以及振动所带来的噪音,而且,在水流及振动的作用下,电热管安装端根部受力,影响电热管的使用寿命。再者,目前行业中应用的电加热技术中,电磁加热和石英镀膜加热管的加热效率比较高。其中,电磁加热一般做成水壶加热的形式,不能达到随时输出热水的要求,使用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即热式电加热模块,包括加热容器(2)和加热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2)设有进水口(6)和出水口(7),所述加热管(1)贯穿设置在加热容器(2)中,所述加热管(1)的外壁与加热容器(2)的内壁之间形成加热腔(8),所述加热管(1)为电热管,所述加热管(1)的两端穿出加热容器(2)并与加热容器(2)密封连接,所述加热管(1)穿出加热容器(2)的两端部设有电源接头(5),所述加热管(1)通电加热,使得从进水口(6)进入加热容器(2)的液体流过加热腔(8)经加热管(1)加热后从出水口(7)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热式电加热模块,包括加热容器(2)和加热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2)设有进水口(6)和出水口(7),所述加热管(1)贯穿设置在加热容器(2)中,所述加热管(1)的外壁与加热容器(2)的内壁之间形成加热腔(8),所述加热管(1)为电热管,所述加热管(1)的两端穿出加热容器(2)并与加热容器(2)密封连接,所述加热管(1)穿出加热容器(2)的两端部设有电源接头(5),所述加热管(1)通电加热,使得从进水口(6)进入加热容器(2)的液体流过加热腔(8)经加热管(1)加热后从出水口(7)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电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1)为直管、蛇形管、盘管或者螺旋状管;所述加热容器(2)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梯形或者三角形;所述加热管(1)为单管或为多管组合结构;所述加热管(1)的功率范围为0.5~8kW。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式电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2)为中空圆柱体,所述加热管(1)贯穿加热容器(2)使得加热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加热容器(2)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进水口(6)与出水口(7)呈对角设置,所述进水口(6)设置在加热容器(2)靠近底部的侧面,所述出水口(7)设置在加热容器(2)靠近顶部的侧面,所述加热管(1)为直管或者螺旋状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热式电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2)的外径为15-18mm,内径为8-10mm,所述加热管(1)为直管且外径为5-7mm,所述加热管(1)的功率为0.5-2.2kW,所述加热容器(2)的长度为600-1800mm,所述加热容器(2)的出水量为300-700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介东,沈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东海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