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效率高的节能灶,包括灶台、连接机构、卡接机构和限位机构,连接机构设置在灶台上,卡接机构设置在灶台上,限位机构设置在灶台上,灶台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防滑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灶头、套筒、垫块和燃气管的相互配合,使得热量可以滞留,减少了热量不必要的流失,整体增大了热能吸收面积,大大提高了燃烧效率,通过固定槽、缓冲弹簧、活动板、固定轴、限位板、滚动轴承、连接块、卡槽、卡块、挡板、固定块、定位块和定位槽的相互配合,使得灶台可以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后期对灶台进行清洁,降低了因油渍造成节能灶提前老化的现象,使得节能灶能够达到最大利用率,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节能灶
本技术涉及节能灶
,具体为一种燃烧效率高的节能灶。
技术介绍
节能灶分为家用节能灶和商用节能灶,同一时间同一环境,对比传统灶具,相对节能的灶具,根据用途又分为家用节能灶和商用节能灶,但是常见的节能灶的燃烧效率较低,因火焰和热能对烹饪器具接触面传热时得不到有效的拓展和滞留,从而过早扩散流失,大大降低了燃烧效率,而且灶台也不方便对其进行拆卸清洁,长时间的使用造成灰尘堆挤以及油烟附着在节能灶内部许多死角的位置,从而会使节能灶提前老化,使节能灶不能达到最大利用率,大大降低了节能灶的实用性,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效率高的节能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烧效率高的节能灶,包括灶台、连接机构、卡接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灶台上,所述卡接机构设置在灶台上,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灶台上,所述灶台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防滑垫;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灶头和套筒,所述灶头安装在灶台顶部的中点处,所述灶头顶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垫块,所述套筒安装在灶台的顶部且位于灶头的表面,所述灶台内壁的顶部设置有与灶头相适配的燃气管,所述燃气管远离灶头的一端贯穿灶台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开设在灶台顶部的右侧,所述固定槽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缓冲弹簧,两个缓冲弹簧的顶端通过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顶部的中点处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槽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底部的凹槽内且对应固定轴的位置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固定轴的顶端从下至上依次贯穿固定槽和滚动轴承且延伸至滚动轴承的内部与滚动轴承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底部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部的左侧开设有卡槽,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且对应卡槽的位置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底部贯穿卡槽且延伸至卡槽的内部与卡槽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与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左侧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安装有定位块,所述灶台内壁的底部且对应定位块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的底部贯穿定位槽且延伸至定位槽的内部与定位槽的内壁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活动板滑动连接在固定槽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限位板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与灶台的顶部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左侧与灶台的右侧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灶台内壁的底部相互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灶头、套筒、垫块和燃气管的相互配合,使得热量可以滞留,减少了热量不必要的流失,整体增大了热能吸收面积,大大提高了燃烧效率,通过固定槽、缓冲弹簧、活动板、固定轴、限位板、滚动轴承、连接块、卡槽、卡块、挡板、固定块、定位块和定位槽的相互配合,使得灶台可以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后期对灶台进行清洁,降低了因油渍造成节能灶提前老化的现象,使得节能灶能够达到最大利用率,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B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灶台、2连接机构、21灶头、22套筒、23垫块、24燃气管、3卡接机构、31固定槽、32缓冲弹簧、33活动板、34固定轴、35限位板、36滚动轴承、37连接块、38卡槽、39卡块、4限位机构、41挡板、42固定块、43定位块、44定位槽、5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燃烧效率高的节能灶,包括灶台1、连接机构2、卡接机构3和限位机构4,连接机构2设置在灶台1上,卡接机构3设置在灶台1上,限位机构4设置在灶台1上,灶台1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5。连接机构2包括灶头21和套筒22,灶头21安装在灶台1顶部的中点处,灶头21顶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垫块23,套筒22安装在灶台1的顶部且位于灶头21的表面,灶台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与灶头21相适配的燃气管24,燃气管24远离灶头21的一端贯穿灶台1且延伸至其外部,通过灶头21、套筒22、垫块23和燃气管24的相互配合,使得热量可以滞留,减少了热量不必要的流失,整体增大了热能吸收面积,大大提高了燃烧效率。卡接机构3包括固定槽31,固定槽31开设在灶台1顶部的右侧,固定槽3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32,两个缓冲弹簧32的顶端通过活动板33固定连接,如图所示,此时的缓冲弹簧32具有向下拉动活动板33运动的力,活动板33滑动连接在固定槽31的内壁上,活动板33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轴34,固定槽31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35,限位板35底部的凹槽内且对应固定轴3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36,固定轴34的顶端从下至上依次贯穿固定槽31和滚动轴承36且延伸至滚动轴承36的内部与滚动轴承36的内壁活动连接,限位板35的顶部安装有把手,限位板35底部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块37,连接块37的顶部与限位板35的底部相互接触,连接块37的底部与灶台1的顶部相互接触,连接块37顶部的左侧开设有卡槽38,限位板35的底部且对应卡槽3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块39,卡块39的底部贯穿卡槽38且延伸至卡槽38的内部与卡槽38的内壁相互接触。限位机构4包括挡板41,挡板41的顶部与连接块37的底部固定连接,挡板41的左侧与灶台1的右侧相互接触,挡板4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2,固定块42的底部与灶台1内壁的底部相互接触,固定块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43,灶台1内壁的底部且对应定位块43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槽44,定位块43的底部贯穿定位槽44且延伸至定位槽44的内部与定位槽44的内壁相互接触,通过固定槽31、缓冲弹簧32、活动板33、固定轴34、限位板35、滚动轴承36、连接块37、卡槽38、卡块39、挡板41、固定块42、定位块43和定位槽44的相互配合,使得灶台1可以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后期对灶台1进行清洁,降低了因油渍造成节能灶提前老化的现象,使得节能灶能够达到最大利用率,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使用时,把烹饪器具放到垫块23上即可进行烹饪,当后期需要拆卸挡板41时,向上拉动把手,把手带动限位板35向上运动,限位板35通过固定轴34带动活动板33向上拉伸缓冲弹簧32运动,限位板35带动卡块39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卡块39和卡槽38发生分离,然后转动限位板35,限位板35通过滚动轴承36在固定轴34的表面旋转运动,限位板35带动卡块39旋转90度运动,从而使得限位板35和连接块37发生分离,然后向上拉动挡板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效率高的节能灶,包括灶台(1)、连接机构(2)、卡接机构(3)和限位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设置在灶台(1)上,所述卡接机构(3)设置在灶台(1)上,所述限位机构(4)设置在灶台(1)上,所述灶台(1)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防滑垫(5);/n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灶头(21)和套筒(22),所述灶头(21)安装在灶台(1)顶部的中点处,所述灶头(21)顶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垫块(23),所述套筒(22)安装在灶台(1)的顶部且位于灶头(21)的表面,所述灶台(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与灶头(21)相适配的燃气管(24),所述燃气管(24)远离灶头(21)的一端贯穿灶台(1)且延伸至其外部;/n所述卡接机构(3)包括固定槽(31),所述固定槽(31)开设在灶台(1)顶部的右侧,所述固定槽(3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缓冲弹簧(32),两个缓冲弹簧(32)的顶端通过活动板(33)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33)顶部的中点处安装有固定轴(34),所述固定槽(31)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35),所述限位板(35)底部的凹槽内且对应固定轴(34)的位置安装有滚动轴承(36),所述固定轴(34)的顶端从下至上依次贯穿固定槽(31)和滚动轴承(36)且延伸至滚动轴承(36)的内部与滚动轴承(3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35)底部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块(37),所述连接块(37)顶部的左侧开设有卡槽(38),所述限位板(35)的底部且对应卡槽(38)的位置安装有卡块(39),所述卡块(39)的底部贯穿卡槽(38)且延伸至卡槽(38)的内部与卡槽(38)的内壁相互接触;/n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挡板(41),所述挡板(41)的顶部与连接块(3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41)左侧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块(42),所述固定块(42)的底部安装有定位块(43),所述灶台(1)内壁的底部且对应定位块(43)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槽(44),所述定位块(43)的底部贯穿定位槽(44)且延伸至定位槽(44)的内部与定位槽(44)的内壁相互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效率高的节能灶,包括灶台(1)、连接机构(2)、卡接机构(3)和限位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设置在灶台(1)上,所述卡接机构(3)设置在灶台(1)上,所述限位机构(4)设置在灶台(1)上,所述灶台(1)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防滑垫(5);
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灶头(21)和套筒(22),所述灶头(21)安装在灶台(1)顶部的中点处,所述灶头(21)顶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垫块(23),所述套筒(22)安装在灶台(1)的顶部且位于灶头(21)的表面,所述灶台(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与灶头(21)相适配的燃气管(24),所述燃气管(24)远离灶头(21)的一端贯穿灶台(1)且延伸至其外部;
所述卡接机构(3)包括固定槽(31),所述固定槽(31)开设在灶台(1)顶部的右侧,所述固定槽(3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缓冲弹簧(32),两个缓冲弹簧(32)的顶端通过活动板(33)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33)顶部的中点处安装有固定轴(34),所述固定槽(31)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35),所述限位板(35)底部的凹槽内且对应固定轴(34)的位置安装有滚动轴承(36),所述固定轴(34)的顶端从下至上依次贯穿固定槽(31)和滚动轴承(36)且延伸至滚动轴承(36)的内部与滚动轴承(3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35)底部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广利元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