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采火棒,包括采火棒本体、燃烧部和辅助点火装置,所述燃烧部设在所述采火棒本体上且其设有放电部,辅助点火装置设在所述采火棒本体或/和燃烧部上,用于对放电部进行放电。具有辅助点火装置,在各种天气下都可顺利点燃采火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采火棒
本技术涉及采火棒
,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采火棒。
技术介绍
为满足各种运动赛事及庆典活动对于圣火盆圣火收集的需要,常常需要使用一种把圣火引燃、并把圣火引到容器收集的工具——采火棒。而运动赛事及庆典活动的天气具有不可预见性,现有的采火棒不具有辅助点火方案,当活动当天下雨或不具备阳光照射取火条件时,现有的采火棒难以顺利点燃,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手持式采火棒,具有辅助点火方案,在各种天气下都可顺利点燃采火棒。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手持式采火棒,包括采火棒本体、燃烧部和辅助点火装置,所述燃烧部设在所述采火棒本体上且其设有放电部,辅助点火装置设在所述采火棒本体或/和燃烧部上,用于对放电部进行放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部包括储油室和具有中心通孔的引燃芯,所述储油室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引燃芯插设在所述储油室内且其上端突出于所述第一开口外;所述辅助点火装置包括点火针,所述点火针竖向穿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后插设于所述中心通孔内,所述放电部设置于所述引燃芯与所述点火针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电部为放电网,套设在所述点火针外。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点火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组件和引火线,所述控制器组件和所述引火线设在所述采火棒本体内,所述控制器组件与所述采火棒本体过盈配合,所述引火线一端与所述点火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组件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电路板和高压包,所述高压包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引火线与所述高压包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压包外还设有防护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点火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点火针放电的按钮,在所述采火棒本体上设有开孔,所述按钮通过所述开孔向外突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组件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组件还包括接地装置,所述接地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中心通孔内、点火针外还设有点火针定位罩,在所述点火针定位罩上设有连接部,在所述储油室上还设有连接配合部,所述点火针定位罩和所述储油室通过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连接配合部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出一种手持式采火棒,设有辅助点火装置,通过辅助点火装置对放电部进行放电点燃采火棒,满足在各种天气下都可顺利点燃采火棒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手持式采火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手持式采火棒的剖视图;图3是一种手持式采火棒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参见附图1-3示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手持式采火棒,包括采火棒本体1、燃烧部2和辅助点火装置3,所述燃烧部2设在所述采火棒本体1上且其设有放电部36,辅助点火装置3设在所述采火棒本体1或/和燃烧部2上,用于对放电部36进行放电。所述燃烧部2包括储油室21和具有中心通孔的引燃芯22,所述储油室21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引燃芯22插设在所述储油室21内且其上端突出于所述第一开口外;所述辅助点火装置3包括点火针31,所述点火针31竖向穿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后插设于所述中心通孔内,所述放电部36设置于所述引燃芯22与所述点火针31之间。所述放电部36为放电网,呈环状丝网结构,套设在所述点火针31外,隔绝点火针31和引燃芯22。所述中心通孔可供空气进入,满足一次空气补充,空气与燃油充分接触,实现燃烧并提高点火成功率。储油室21存储燃油,可满足持续燃烧的需求。本实施例中,储油室21存储的燃油可满足持续燃烧30分钟的需求。在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引燃芯定位罩221。所述辅助点火装置3还包括控制器组件32和引火线33,所述控制器组件32和所述引火线33设在所述采火棒本体1内,所述控制器组件32与所述采火棒本体1过盈配合,所述引火线33一端与所述点火针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组件32连接。所述控制器组件32包括电路板321和高压包322,所述高压包322与所述电路板321电性连接,所述引火线33与所述高压包322连接。优选地,所述高压包322外还设有防护套3221。防护套3221可防止高压包322对采火棒本体1进行放电,有效保护使用者的安全。所述控制器组件32还包括供电装置323,所述供电装置323与所述电路板321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装置323为电池盒,在电池盒内安装有电池。在采火棒本体1底部设有底盖324,当需要更换电池时,打开底盖324,由于制器组件32与所述采火棒本体1过盈配合,可将控制器组件32取出,即可更换电池。所述辅助点火装置3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点火针31放电的按钮,在所述采火棒本体1上设有开孔,所述按钮通过所述开孔向外突出。所述控制器组件32还包括接地装置325,所述接地装置325与所述供电装置323连接。所述接地装置325用于接地。电池盒向电路板321供电,按压按钮,电路板321控制高压包322放电,信号从引火线33处到达点火针31处,点火针31对放电网进行放电,引燃芯22处燃油,实现辅助点火功能。当活动当天下雨或不具备阳光照射取火条件时,可通过辅助点火装置3点燃采火棒。通过电路板321可实现延迟点火,以模拟太阳光照射取火场景,可延迟5-10秒点火,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在所述中心通孔内、点火针31外还设有点火针定位罩34,在所述点火针定位罩34上设有连接部341,在所述储油室21上还设有连接配合部213,所述点火针定位罩34和所述储油室21通过所述连接部341和所述连接配合部213连接在一起。所述点火针定位罩34包括点火针定位罩34本体及所述点火针定位罩34本体底部向外凸出形成的抵压部342,所述连接部341设在所述点火针定位罩34本体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41为第一螺纹。所述储油室21包括储油室外壳212和储油室内壳211,在所述储油室内壳211底部的第二开口处向第一开口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配合部213。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配合部213为第二螺纹。当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配合拧紧时,储油室21及点火针定位罩34形成双“L”形密封,保证四面密封。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35。进一步保证密封,防止燃油从此处泄露。所述抵压部342与所述储油室内壳211底部之间存在安装空间,所述储油室外壳212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采火棒,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火棒本体、燃烧部和辅助点火装置,所述燃烧部设在所述采火棒本体上且其设有放电部,辅助点火装置设在所述采火棒本体或/和燃烧部上,用于对放电部进行放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采火棒,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火棒本体、燃烧部和辅助点火装置,所述燃烧部设在所述采火棒本体上且其设有放电部,辅助点火装置设在所述采火棒本体或/和燃烧部上,用于对放电部进行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采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包括储油室和具有中心通孔的引燃芯,所述储油室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引燃芯插设在所述储油室内且其上端突出于所述第一开口外;所述辅助点火装置包括点火针,所述点火针竖向穿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后插设于所述中心通孔内,所述放电部设置于所述引燃芯与所述点火针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采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部为放电网,套设在所述点火针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采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点火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组件和引火线,所述控制器组件和所述引火线设在所述采火棒本体内,所述控制器组件与所述采火棒本体过盈配合,所述引火线一端与所述点火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国生,赵志成,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