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804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虹吸装置(1),包括:外壳(2),其具有入口端口(3)、出口端口(4)和布置在入口端口(3)与出口端口(4)之间的虹吸座(5);以及虹吸元件(6),该虹吸元件布置在虹吸座(5)中,并且具有虹吸段(7)、面向入口端口(3)的入口(8)以及通入到出口端口(4)中的出口(9)。能够将水从入口端口(3)经由入口(8)引导到虹吸段(7)中,并且从出口(9)引导到出口端口(4)。虹吸元件(6)能够在外壳(2)中从使用位置移动到维护位置,尤其是枢转到维护位置,并且当在维护位置中时能够从外壳移除,尤其是抽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虹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虹吸装置。
技术介绍
从现有技术来看,用作存水弯的虹吸管是已知的。例如,根据EP1447486,公开了一种能够安装在尤其是盥洗台或洗碗槽下面的虹吸管。根据EP1447486的虹吸管的缺点在于,每当清洁虹吸管时,必须将外壳部分移除,并且位于虹吸管中的水能够以不受控制的方式从外壳中泄露。因此,不能在没有集水池的帮助下清洁虹吸管。EP2256261公开了一种具有与上述虹吸管相同缺点的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构造都具有以下缺点,即虹吸管本身是非常复杂的结构。这不仅使制造困难,而且经常导致尤其是与装配有关的密封性问题。此外,已知的虹吸管具有的缺点是,在虹吸管的拆卸过程中,位于虹吸管中的水会以不受控制的方式泄露,这会导致虹吸管外部区域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从该现有技术开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限定一种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缺点的虹吸管。特别地,目的是限定一种虹吸装置,该虹吸装置能够尽可能容易地清洁,并且特别地,在清洁操作期间,在虹吸装置的外部不产生另外的污染。该目的由根据权利要求1的虹吸装置实现。据此,虹吸装置包括具有入口端口、出口端口、以及布置在入口端口与出口端口之间的虹吸座的外壳,并且还包括虹吸元件,该虹吸元件布置在虹吸座中并且具有虹吸段、面向入口端口的入口和通向出口端口的出口。能够将水从入口端口经由入口引导到虹吸段中,并且从出口引导到出口端口。卫生设备(例如盥洗台或洗脸盆)的排出管能够连接到入口端口,并且污水管能够连接到出口端口。虹吸元件安装在外壳中,以便能够从使用位置移动到维护位置,并且从维护位置能够经由接近开口沿着主方向从外壳移除,尤其是抽出。主方向优选沿着直线延伸。虹吸元件被构造成使其在处于其维护位置时基本上被完全排空。也就是说,在虹吸元件已经从使用位置移动到维护位置之后,没有或仅有少量残留水存在于虹吸元件中。此外,虹吸元件和接近开口被构造成使得仅当虹吸元件位于其维护位置时,才能够将虹吸元件从外壳移除。当虹吸元件不处于维护位置时(即处于使用位置或使用位置与维护位置之间时),不可能将虹吸元件移除。通过接近开口和虹吸元件的适当构造,确保了虹吸元件在被从虹吸座移除时基本上被完全排空。利用该优选的变型,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在清洁过程中水的不受控制的泄露。也就是说,虹吸元件的所描述的构造产生的优点是,存在于虹吸段中的水能够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地经由入口或出口以受控制的方式从虹吸段流出。从而在维护工作期间防止水以不受控制的方式泄露,而所述以不受控制的方式泄露通常会导致水损坏或大量的清洁工作。虽然入口优选朝向入口端口定向或布置在入口端口下面,但是出口自由地位于虹吸座中。被引导通过虹吸元件的水将经由出口离开虹吸元件并且流入虹吸座,随后被输送到出口端口。优选地,虹吸元件包括编码元件(Codierungselement),并且接近开口包括与编码元件一致的形状。在维护位置中,编码元件相对于接近开口布置为使得能够将虹吸元件从外壳移除。也就是说,接近开口和编码元件的形状被构造成使得编码元件的形状与接近开口的形状之间的一致性仅在虹吸元件处于维护位置时才能实现。两个形状之间的一致性应被理解为,在一致性的情况下,能够沿着主方向将虹吸元件从虹吸座移除。编码元件优选为机械编码元件。当在主方向上观察时,编码元件具有优选基本上对应于接近开口的净宽度的形状。然而,编码元件也能够具有仅部分或部分地对应于净宽度的形状,并且在其他地方位于净宽度内。特别优选地,编码元件是平坦屏蔽件。屏蔽件的外边缘优选与限定接近开口的边缘互补。优选地,当在主方向上观察时,平坦屏蔽件延伸到虹吸元件的入口和/或出口的前面,使得平坦屏蔽件用作防溅罩。也就是说,当虹吸元件从使用位置移动到维护位置时,该屏蔽件对于通过进口和/或出口从虹吸元件泄露的飞溅物起到防溅罩的作用。编码元件优选地被形成在虹吸元件上。也就是说,编码元件和虹吸元件是一件式构造的。替代地,编码元件能够经由机械连接件连接到虹吸元件。接近开口优选由外壳的内壁和从外壳的内壁伸出的板提供。在此,板优选以直角从外壳的内壁向外延伸并且伸入到外壳的内部中。因此,能够实现对接近开口的简单界定。特别优选地,板布置在进入到出口端口的虹吸座的嘴部区域中。当在主方向上观察时,板布置为使得当虹吸元件从使用位置移动到维护位置时,通过板能够将泄露的水输送到出口端口。所述板的另一优点是它同样能够形成对于飞溅物的保护。也就是说,板能够被构造成使得在操作虹吸元件期间它防止溅出物通过接近开口的泄露。此外,利用该板能够形成一种保持槽,在该保持槽的底板上布置有出口端口。保持槽优选地被构造成使得当处于安装位置时,接近开口的最下部边缘区域位于保持槽上方一定距离处。一旦虹吸元件被移除并且例如在盥洗台中被清洁,则板还用作防溅罩,其中,水随后能够流过虹吸座。虹吸装置优选还包括盖,该盖在接近开口的区域中封闭虹吸座,其中,盖在接近开口的区域中安装在外壳上的支承结构上。因此,盖封闭虹吸座。所述支承结构能够例如是螺纹或卡销。特别优选地,内螺纹布置在外壳侧,并且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布置在盖侧。优选地,在盖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利用密封件,在安装元件与外壳之间的连接能够相对于水紧密地密封,从而没有水能够从外壳泄露。优选地,盖包括致动元件,该致动元件可从外壳的外部接近。致动元件优选地被构造成使得能够用手舒适地抓握其,而不需要借助工具。特别优选地,盖作用于虹吸元件,使得当盖保持在支承结构中时,虹吸元件保持在其使用位置中。也就是说,通过在盖与虹吸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虹吸元件牢固地保持在其使用位置。在安装位置中,盖优选地在接近开口或虹吸座之上完全延伸,并且相应地将接近开口或虹吸座封闭。优选地,盖和支承结构基本上是圆形构造的,其中,盖能够插入到支承结构中并且能够在那里相应地枢转。其中,盖利用布置在盖的直接朝向虹吸座的内侧上的元件作用于虹吸元件。特别优选地,盖具有接合在虹吸元件上的开口中的心轴,或者虹吸元件具有接合在盖上的开口中的心轴,其中,心轴和开口分别优选为锥形构造。通过将心轴在开口中的接合,能够实现虹吸元件的固定。虹吸元件上的开口能够例如通过从所述屏蔽件伸出的壁形成。优选地,虹吸座的侧面上的入口端口被构造为伸入到虹吸座中的支路,其中,当虹吸元件处于使用位置时,支路伸入到虹吸元件的入口中。也就是说,在从使用位置移动时,虹吸元件在相应的第一步中向着支路的定向方向移动。在此之后,优选地随后将虹吸元件旋转或枢转至维护位置,然后能够从该维护位置中将虹吸元件沿所述主方向的方向从虹吸座移除。在进入到虹吸元件的入口的区域中,优选布置有密封件。在此,密封件既能够布置在所述端口上,也能够布置在虹吸元件上的入口的区域中。优选地,在虹吸座与虹吸元件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引导结构。至少一个引导结构被构造为使得虹吸元件在从使用位置移动到维护位置时首先沿垂直移动被引导,其中,在虹吸元件与入口端口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虹吸装置(1),包括:/n外壳(2),其包括入口端口(3)、出口端口(4)和布置在入口端口(3)与出口端口(4)之间的虹吸座(5),以及/n虹吸元件(6),其布置在虹吸座(5)中,并且包括虹吸段(7)、面向入口端口(3)的入口(8)和通入到虹吸座(5)中的出口(9),/n其中,能够将水从入口端口(3)经由入口(8)引导到虹吸段(7)中,并且从出口(9)引导到虹吸座中,并且随后引导到出口端口(4),/n其中,所述虹吸元件(6)安装在外壳(2)中,以便能够从使用位置移动到维护位置,并且从维护位置能够经由接近开口(24)沿着主方向(H)从外壳(2)移除,尤其是抽出,/n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元件(6)被构造成使其在其维护位置中基本上被完全排空;并且/n所述虹吸元件(6)和接近开口(24)被构造成使得仅当虹吸元件(6)位于其维护位置时,才能够将虹吸元件(6)从外壳(2)移除。/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9 EP 18164983.11.一种虹吸装置(1),包括:
外壳(2),其包括入口端口(3)、出口端口(4)和布置在入口端口(3)与出口端口(4)之间的虹吸座(5),以及
虹吸元件(6),其布置在虹吸座(5)中,并且包括虹吸段(7)、面向入口端口(3)的入口(8)和通入到虹吸座(5)中的出口(9),
其中,能够将水从入口端口(3)经由入口(8)引导到虹吸段(7)中,并且从出口(9)引导到虹吸座中,并且随后引导到出口端口(4),
其中,所述虹吸元件(6)安装在外壳(2)中,以便能够从使用位置移动到维护位置,并且从维护位置能够经由接近开口(24)沿着主方向(H)从外壳(2)移除,尤其是抽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元件(6)被构造成使其在其维护位置中基本上被完全排空;并且
所述虹吸元件(6)和接近开口(24)被构造成使得仅当虹吸元件(6)位于其维护位置时,才能够将虹吸元件(6)从外壳(2)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元件(6)包括编码元件(20),并且所述接近开口(24)具有与编码元件(20)一致的形状,其中,在维护位置中,所述编码元件(20)相对于接近开口(24)布置为使得能够将虹吸元件(6)从外壳(2)移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虹吸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元件(20)是平坦屏蔽件(21),当在主方向(H)上观察时,所述平坦屏蔽件优选延伸到虹吸元件(6)的入口(8)和/或出口(9)的前面,使得所述平坦屏蔽件(21)用作防溅罩。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至3之一所述的虹吸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元件(20)固定地形成在虹吸元件(6)上,或者能够经由机械连接件连接到虹吸元件(6)。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虹吸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开口(24)由外壳(2)的内壁(42)和从外壳的内壁(42)伸出的板(43)提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虹吸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43)布置在进入到出口端口(4)的虹吸座的嘴部区域中,其中,当在主方向(H)上观察时,所述板(43)布置成使得在虹吸元件(24)从使用位置移动到维护位置期间,能够将泄露的水从板(43)引导到出口端口(4)。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虹吸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尔科·奥伯霍尔策
申请(专利权)人:吉博力国际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