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76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座椅(1),尤其是机动车辆座椅,其包括座椅部(2)和靠背(4),其中至少座椅部(2)或靠背(4)包括框架。该框架包括至少一个框架侧部(10),并且框架侧部(10)包括用于附接安全气囊的气压发生器(40)的冲压部(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尤其是一种机动车辆座椅,其具有座椅部和靠背,至少座椅部或靠背具有框架,该框架包括至少一个框架侧部。
技术介绍
目前,车辆座椅配备有集成的安全装置,以保护车辆乘坐人员。车辆座椅必须被构造为使得车辆座椅在结构上是可靠的并为车辆乘坐人员提供所需的支撑。为了改进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可以在车辆座椅结构中安装安全气囊。如果将安全气囊集成到车辆座椅结构中,则车辆座椅必须适当地展开安全气囊。德国专利DE102017120434A1大体上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侧安全气囊在车辆座椅组件的靠背上的展开的固定架构和能量传递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问题:改进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开头所提到的类型的车辆座椅,特别是对车辆座椅进行改进,使得气压发生器和/或安全气囊模块的安装更为简易并且更节省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一种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车辆座椅具有座椅部与靠背,至少该座椅部或靠背具有框架,该框架包括至少一个框架侧部,该框架侧部具有用于固定安全气囊的气压发生器的冲压部。由于框架侧部具有用于固定安全气囊的气压发生器的冲压部,因此可减少用于安装气压发生器所需的其他部件的数量。此外,因此,在安装气压发生器的情况下可以节省时间,除此之外,还可以确保气压发生器被正确地安装。下文对可以单独使用或彼此结合使用的有利的改进方案进行了描述。框架可以是靠背或座椅部的承重结构。框架侧部可以是框架的安装在靠背中的组成部分。框架侧部可以是框架的安装在座椅部中的组成部分。安全气囊可以是布置在靠背中的侧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可以是布置在座椅部的侧垫中的侧安全气囊。车辆座椅可以具有仅有一个框架侧部的框架,该框架侧部根据本专利技术配备有冲压部。车辆座椅可以具有在两侧的任一侧上均有一个框架侧部的框架,该框架侧部根据本专利技术配备有冲压部。该冲压部可以包括: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第二部段可以被布置为与第一部段相邻。可以基本上平行于横向方向在相反的方向上分别向内冲压和向外冲压该冲压部的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特别地,可以在框架内部的方向上冲压第一部段。特别地,在框架的第二相对座椅框架侧部的方向上向内冲压该冲压部的第一部段。特别地,可以在框架外部的方向上冲压第二部段。特别地,远离框架的第二相对座椅框架侧部向外冲压该冲压部的第二部段。可以在冲压部的第一部段与冲压部的第二部段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布置通道开口。可以在第一部段的区域中布置至少一个通孔。优选地,在第一部段的区域中布置多个通孔,特别是至少两个通孔。特别地,布置在第一部段的区域中的这些通孔彼此并排且平行于冲压部的纵向长度(longitudinalextent)布置。该至少两个通孔可以用于相对于框架侧部以可变方式定位气压发生器和/或安全气囊模块。该至少两个通孔可以使用可能具有不同长度的气压发生器。气压发生器可以具有用于固定到框架侧部的装置。气压发生器可以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框架侧部中。气压发生器可以夹到框架侧部上。气压发生器可以具有能插入通孔的钩状凸耳。气压发生器可以具有螺栓,其特别地从气压发生器的壳体垂直地突出。气压发生器能够借助于该螺栓固定到框架侧部。气压发生器的螺栓可以被引导通过框架侧部的至少一个通孔,以用于安装目的。气压发生器的螺栓能够借助于螺母固定在框架侧部上。优选地,冲压部的宽度使得将气压发生器至少部分地(优选地至少一半)接收在冲压部中。该车辆座椅可布置在车辆的后部。附图说明在下文基于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之前,首先应当注意,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组件或所描述的方法步骤。此外,所使用的术语也不表示限制,而是仅具有示例性的特征。对于下文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单数的情况而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排出,否则其在各种情况下也包括复数。在下文中,基于附图中示出的一个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述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座椅,图2示出了靠背的框架的透视图,图3示出了图2中框架的框架侧部的外侧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从图3中框架侧部的上方倾斜的透视图,图5示出了图3中框架侧部的内侧的通孔区域的放大图,图6示出了气压发生器的图,图7示出了安装有气压发生器的框架的透视图(对应于图2),图8示出了安装有气压发生器的框架侧部的外侧的透视图(对应于图2),图9示出了图8中框架侧部的内侧的侧视图,以及图10示出了沿图8中的线X-X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通过使用互相垂直延伸的三个空间方向来描述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的车辆座椅1。在将车辆座椅1安装于车辆中的情况下,纵向方向x在很大程度上水平地延伸并且优选地平行于车辆纵向方向,车辆纵向方向对应于车辆的通常行驶方向。相对于纵向方向x垂直延伸的横向方向y也在车辆中水平定向,并且平行于车辆横向方向延伸。竖直方向z既垂直于纵向方向x也垂直于横向方向y延伸。在将车辆座椅1安装在车辆中的情况下,竖直方向z平行于车辆竖直轴线延伸。所使用的定位和方向信息(诸如前部、后部、顶部和底部)涉及如下观察方向:乘坐人员在正常的乘坐位置坐在车辆座椅1上,车辆座椅1安装在车辆中,处于适合与运送乘客的靠背4直立的使用位置,并且像通常那样在行驶方向上定向。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1也可以安装于不同的定向中(例如,横向于行驶方向)。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辆座椅1具有座椅部2以及可相对于座椅部2调节倾斜度的靠背4。至少座椅部2或靠背4具有作为承载结构的框架6。框架6可由钢板部件制成。在本实例中,靠背4具有框架6。框架6包括至少一个框架侧部10,而在本实例中,框架6包括在横向方向y上彼此相对的两个框架侧部10。这两个框架侧部10优选地关于车辆座椅的中心平面对称(特别是镜像对称)设置,该中心平面垂直于横向方向y定向。框架侧部10具有冲压部20,其用于固定图6中示出的气压发生器40。气压发生器40通常作为被称为安全气囊模块的组件的组成部分,此外,气压发生器40在安装在车辆座椅上之前连接到安全气囊。当下文对气压发生器40的安装进行描述时,也同样涉及到对具有气压发生器40的组件或安全气囊模块的安装。图2示出了靠背4的框架6的透视图。在于纵向方向x上进行观察的各种实例中,框架6具有左手侧和右手侧的框架侧部10。在各种实例中,两个框架侧部10连接到上横梁8与下横梁8。图3示出了框架6的左手侧(当从纵向方向x上进行观察时)框架侧部10的外侧14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从左手侧框架侧部10的上方倾斜的透视图。冲压部20包括:第一部段22a,以及与第一部段22a相邻的第二部段22b。基本上平行于横向方向y在相反的方向上分别向内冲压和向外冲压该冲压部20的第一部段22a和第二部段22b。相对于框架6向内冲压第一部段22a。相对于框架6向外冲压第二部段22b。冲压部20的第一部段22a与冲压部20的第二部段22b之间的过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座椅(1),尤其是机动车辆座椅,其具有座椅部(2)和靠背(4),至少座椅部(2)或靠背(4)具有框架(6),所述框架(6)包括至少一个框架侧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侧部(10)具有用于固定安全气囊的气压发生器(40)的冲压部(2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05 EP 18165911.11.一种车辆座椅(1),尤其是机动车辆座椅,其具有座椅部(2)和靠背(4),至少座椅部(2)或靠背(4)具有框架(6),所述框架(6)包括至少一个框架侧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侧部(10)具有用于固定安全气囊的气压发生器(40)的冲压部(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1),所述冲压部(20)包括:第一部段(22a),以及与所述第一部段(22a)相邻的第二部段(2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1),基本上平行于横向方向(y)在相反的方向上分别向内冲压和向外冲压所述冲压部(20)的第一部段(22a)和第二部段(22b)。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座椅(1),在框架内部的方向上冲压所述第一部段(22a)。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1),在框架外部的方向上冲压所述第二部段(22b)。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1),所述冲压部(20)的第一部段(22a)与所述冲压部(20)的第二部段(22b)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布置有通道开口(24)。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1),在所述第一部段(22a)的区域中布置有至少一个通孔(26)。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穆伦布洛克T·穆勒
申请(专利权)人:安道拓工程技术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