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眼黑板灯
本技术涉及LED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护眼黑板灯。
技术介绍
现有黑板灯由反光罩和日光灯管或者LED灯管组成的,灯的出光角度不可调整,日光灯管和普通的LED灯管都有50HZ的交流频闪,而且亮度也不可调节,长期使用会造成视觉疲劳,影响视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眼黑板灯,解决现有的黑板灯照射角度和亮度不可调且普通LED灯频闪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护眼黑板灯,包括LED灯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光敏传感器,单片机,高频驱动电源和LED灯管,所述LED灯管设置在灯罩内,灯罩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转接设置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接设置在灯座上,灯座上设置有螺纹孔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墙壁上。进一步的,所述高频驱动电源包括,芯片U1,两个前端连接脚V-和V+以及两个后端连接脚L和K;芯片U1设置有8个脚;在V-和V+之间设置有一个T4变压器,T4变压器的后两端依次连接设置有电阻R17电容C5电容C6和变压器T2,V+连接在T2的12号脚上,V-连接在9号脚上,在12号脚后端设置有二极管Dd-d6,二极管的两端连接设置有电容C7和电阻R18,电阻R18靠近12号脚一端设置;所述变压器T2还设置有5个脚,分别为1号脚,2号脚,3号脚,4号脚,6号脚;所述1号脚上分别连接设置有电容CY2,和电感L1,电容CY2一端接地,在电感L1与1号脚之间依次连接设置有电阻R12,电容CP1,电阻R13,电阻R14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眼黑板灯,包括LED 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光敏传感器,单片机,高频驱动电源和LED灯管,所述LED灯管设置在灯罩(6)内,灯罩(6)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转轴(5),第二转轴(5)转接设置在连接板(7)上,连接板(7)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2)转接设置在灯座(1)上,灯座(1)上设置有螺纹孔(3)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墙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眼黑板灯,包括LED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光敏传感器,单片机,高频驱动电源和LED灯管,所述LED灯管设置在灯罩(6)内,灯罩(6)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转轴(5),第二转轴(5)转接设置在连接板(7)上,连接板(7)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2)转接设置在灯座(1)上,灯座(1)上设置有螺纹孔(3)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墙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眼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驱动电源包括,芯片U1,两个前端连接脚V-和V+以及两个后端连接脚L和K;芯片U1设置有8个脚;在V-和V+之间设置有一个T4变压器,T4变压器的后两端依次连接设置有电阻R17,电容C5,电容C6和变压器T2,V+连接在T2的12号脚上,V-连接在9号脚上,在12号脚后端设置有二极管Dd-d6,二极管的两端连接设置有电容C7和电阻R18,电阻R18靠近12号脚一端设置;所述变压器T2还设置有5个脚,分别为1号脚,2号脚,3号脚,4号脚,6号脚;所述1号脚上分别连接设置有电容CY2,和电感L1,电容CY2一端接地,在电感L1与1号脚之间依次连接设置有电阻R12,电容CP1,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6和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P1,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6和电阻R10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并连接至变压器T2的3号脚上,在变压器T2的3号脚与电容CP1,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6和电阻R10的另一端的相互连接设置有二极管D3;电阻R12的另一端链接设置有电阻R15,电阻R15的一端链接至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链接至二极管D2的一端,二极管D2的另一端链接至变压器T2的6号脚;在二极管D2与变压器T2的6号脚直接设置有支电路,支电路上设置有电阻R11,电阻R11的一端链接设置有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设置有电容C4,电容C4连接支电阻R15的一端;在电阻R11与电阻R1直接设置有支电路连接至芯片U1的2号脚,2号脚上设置有一个信号输入点Pcrt,在该支路上设置有电容C9连接至电阻R1的另一端;芯片U1的1号脚上设置有电容C2连接至电容C4的一端,芯片U1的6号脚连接至电阻R9的一端,芯片U1的6号脚上设置有电阻R8,电阻R8的一端连接设置有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以一极链接至二极管D3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另一端并联设置有电阻R6,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芯片U1的3号脚,电阻R6,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的一端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设置有支电路,支电路上设置有电阻R7连接至芯片U1的3号脚;芯片U1的4号脚连接至电容C2的一旦并接地;电阻R12的前端设置有电容C3,电容C3的一端连接至电容C4的一端;在电容C3的前端设置有支电路,支电路上并联设置有电感L1和电阻R19,电感L1和电阻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存春,孟强,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滇威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