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插式地下热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72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直插式地下热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热力管道泄漏传感单元、传感器、天线单元和连接杆,热力管道泄漏传感单元和天线单元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成杆状结构;传感器拉伸在热力管道泄漏传感单元外侧。它提供了一种通信效果好、维护方便、能在零下几十度正常工作的地下热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插式地下热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直插式地下热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热力管道由于埋在地下,长期以来检测处于缺失状态,地下热力管道出现大面积泄漏又经常发生,当发生时,已经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影响,极大的浪费了社会资源。要检测地下热力管道出现微泄漏,特别是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下,通过在地下安装检测设备则是件不容易的事性,一是温度低,检测仪表中的电池和检测器件在零下几十度工作会不正常或不能工作;出现了泄漏也无法检测。二是通信不畅,由于管道在地下几米深,无线电波受大地吸收严重,信号无法发送出去,就是检测到信号也发送不到路上端的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效果好、维护方便、能在零下几十度正常工作的地下热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直插式地下热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热力管道泄漏传感单元、传感器、天线单元和连接杆,热力管道泄漏传感单元和天线单元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成杆状结构;传感器拉伸在热力管道泄漏传感单元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插式地下热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热力管道泄漏传感单元(1)、传感器(3)、天线单元(4)和连接杆(6),热力管道泄漏传感单元(1)和天线单元(4)通过连接杆(6)活动连接成杆状结构;传感器(3)拉伸在热力管道泄漏传感单元(1)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插式地下热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热力管道泄漏传感单元(1)、传感器(3)、天线单元(4)和连接杆(6),热力管道泄漏传感单元(1)和天线单元(4)通过连接杆(6)活动连接成杆状结构;传感器(3)拉伸在热力管道泄漏传感单元(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插式地下热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传感器(3)是温度传感器AD590或热敏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插式地下热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热力管道泄漏传感单元(1)包括:顶盖(101)、天线底座(102)、连接杆(6)、主板保护壳(104)、电池保护壳(105)和环形基座(106);环形基座(106)套接安装在顶盖(101)上,环形基座(106)和顶盖(101)通过天线底座(102)与连接杆(6)一端连接,连接杆(6)另一端插入主板保护壳(104)进行固定,电池保护壳(105)套接在主板保护壳(104)大圆底壳上,使顶盖(101)、天线底座(102)、连接杆(6)、主板保护壳(104)、电池保护壳(105)和环形基座(106)形成一体的长杆状体结构,检测电路板(103)固定在主板保护壳(104),电池固定在电池保护壳(105)内,天线固定在天线底座(102)内,检测电路板(103)、电池和天线进行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插式地下热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天线底座(102)包括整体为筒状结构,分为大直径筒和小直径筒,大直径筒和小直径筒构成上下台阶体,大直径筒连接环形基座(106)和顶盖(101),小直径筒连接连接杆(6),小直径筒以120度沿径向开有固定孔,大直径筒沿筒外沿有4个耳朵,4个耳朵上分别有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插式地下热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板保护壳(104)包括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卫东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盛恒智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