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轮式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阀座以及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与阀体固定卡合设置,所述阀缸与磨轮花键配合,阀杆受驱动单元驱动旋转,带动设置在阀盖与阀座形成的阀缸内的磨轮与固定设置的阀座动密封活动,调节阀座与磨轮上设置的通孔通道开闭和开口大小,控制液体的通过流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卡合、花键连接等连接方式作为装配手段,且采用了高强度无泄漏连接的铜焊技术,将更耐磨、硬度更高的耐磨片焊在动密封磨合区域,减轻了磨损会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改善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及客户体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流量调节阀调节效果优良,通过磨轮控制通孔大小流量调节可以实现更精准的流量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轮式流量调节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管路流体流量的仪器仪表,具体地说是一种磨轮式流量调节阀。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注水驱油主要采用调节阀门控制注水流量。比如磨轮式调节阀:磨轮式调节阀在一侧形成有流体介质入口,另一侧形成有流体介质出口。在阀体的阀腔内部设置有下磨轮与上磨轮。下磨轮与上磨轮内对称形成有连通流体介质入口和流体介质出口的节流孔,两个磨轮相对称旋转运动,通过改变两个磨轮相对称的节流孔对接流通截面积,进行流量的调节。但是,目前的调节阀由于内件结构比较单一,在高压差的工况中,由于介质的压差比较大,阀门流速过快会出现闪蒸、空化的现象,导致阀门工作时候噪音较大,影响工作环境。同时由于闪蒸空化现象的出现,造成流体对阀内件的严重冲刷,对阀门造成汽蚀损伤。现有技术中,专利技术人曾在申请日:2015-04-03,专利号为:CN201520206882.7的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带多级节流组件的磨轮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及阀杆,阀体内设有阀缸,阀杆密封穿过阀盖且竖直插装于阀缸内,阀缸内设有磨轮组件,磨轮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阀杆的动磨筒及固定于阀缸内的静阀座,动磨筒与静阀座上下面接触设置且两者动密封配合,动磨筒及静阀座上分别设置通孔结构,动磨筒包括与静阀座面接触配合的动磨轮及圆筒状结构的节流磨筒,节流磨筒的顶部连接于阀杆下端部且其内设置用于多级降压的节流组件;本技术能够对流体进行多级节流降压,以满足高压差的使用环境。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磨轮式调节阀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现有的磨轮式调节阀的接触面经常摩擦,很容易因摩擦而产生磨损,压紧力就会减小,接触密封面就会发生漏水,影响到对油田注水水量的控制,也增加了阀门开关扭矩增加了电机输出功率,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还直接影响智能流量控制器和磨轮式调节阀的使用寿命,并且在维护时,各部件因长期磨合以及金属之间的氧化锈蚀导致拆解、维修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十分简单的磨轮式动密封调节阀,利用组件之间的转动控制液体通孔的开闭,实现控制调节流量。一种磨轮式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阀座以及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腔带有不规则形状凸起,所述阀座带有与凸起对应卡合的凹槽,所述阀座与阀盖端面相抵,且两者配合形成可供磨轮活动的阀缸,所述磨轮分为上磨轮和下磨轮,所述下磨轮与阀座动密封配合设置,所述上磨轮带有花键孔且插接有可驱动上磨轮活动且带有花键的阀杆,所述上磨轮与所述下磨轮设置有销钉槽,且接触的端面呈凹凸结构卡合固定设置;所述磨轮及阀座分别设置有对应且与进液口及出液口连通的通孔通道,所述磨轮在阀杆的驱动下相对阀座转动,并控制通孔通道开闭;所述磨轮和阀座动密封配合的端面还分别包括带有铜焊槽以及铜焊固定的在铜焊槽内的耐磨片,所述磨轮和阀座的耐磨片大小相同且相抵设置。优选的,所述阀座与磨轮的主材原料采用2Cr13,所述的耐磨片采用YG8材料。优选的,所述通孔通道为水滴状或纺锤状。优选的,所述耐磨片至少为2mm厚。优选的,还包括有设置用于为磨轮压紧阀座提供压力的碟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结构十分简单,内部采用卡合、花键连接等连接方式,生产制造、拆装、维修非常方便快捷;2、采用了高强度无泄漏连接的铜焊技术,将相对磨轮与阀座主材料更耐磨、硬度更高的钨钴类材料制成的耐磨片设置在摩擦区域,避免了磨轮与阀座相互间长期摩擦导致的磨损问题;本技术采用磨轮调节通过耐磨片设置,在节约成本和方便制造的基础上改善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及客户体验,通过设置的磨轮与对应不规则通孔配合,让管道内液体在液水口进来后,依次穿过阀座、上下磨轮、再进入阀缸,最后通过阀缸上设置的开口流向出液口,实现了:a.通孔通道完全错位的关闭状态;b.通孔完全对准的开放状态;c.部分对准的节流开放状态,三种状态的流量平稳过渡与调节;本方案的技术产品,整体结构简单合理、采用卡合、花键连接等方式,拆装、维修、生产制造非常快捷,且调节效果优良、通过调整通孔和设置外接的控制器,可以实现更精准的流量调节。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阀杆与上、下磨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阀座与下磨轮以及耐磨片的铜焊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1、阀体;2、阀座;21、凹槽;3、阀盖;4、磨轮;41、下磨轮;42、上磨轮;421;花键孔;422、销钉槽;5、阀杆;6、通孔通道;7、耐磨片;71、铜焊层;72、铜焊槽;8、O形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旨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产品说明进行,所用仪器未注明,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如图1-3所示,一种磨轮式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盖3、阀座2以及磨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腔带有不规则形状凸起,所述阀座2带有与凸起对应卡合的凹槽21,所述阀座2与阀盖3端面相抵,且两者配合形成可供磨轮4活动的阀缸,所述磨轮4分为上磨轮42和下磨轮41,所述下磨轮41与阀座2动密封配合设置,所述上磨轮42带有花键孔421且插接有可驱动上磨轮42活动且带有花键的阀杆5,所述上磨轮42与所述下磨轮41设置有销钉槽422,且接触的端面呈凹凸结构卡合固定设置;所述磨轮4及阀座2分别设置有对应且与进液口及出液口连通的通孔通道6,所述磨轮4在阀杆5的驱动下相对阀座2转动,并控制通孔通道6开闭;所述磨轮4和阀座2动密封配合的端面还分别包括带有铜焊槽72以及铜焊固定的在铜焊槽72内的耐磨片7,所述磨轮4和阀座2的耐磨片7大小相同且相抵设置。优选的,所述阀座2与磨轮4的主材原料采用2Cr13,所述的耐磨片7采用YG8材料。优选的,所述通孔通道6为水滴状或纺锤状。优选的,所述耐磨片7至少为2mm厚。优选的,还包括有设置用于为磨轮4压紧阀座2提供压力的碟簧。实施例1:生产制造装配顺序:将阀体1内腔开口朝上,将带有凹槽21的阀座2,凹槽21面朝下放入阀体1内腔,轻微转动实现阀座2与阀体1的卡合连接,再依次放入插上圆柱销的下磨轮41、销钉孔422朝下的上磨轮42,放置上磨轮42时要注意对准凹凸卡合结构和圆柱销,盖上阀盖3拧上阀盖3螺丝,再将阀杆5通过阀盖3的阀杆孔,将阀杆5的花键部分插接上磨轮42的花键槽421内,阀杆5上方连接驱动单元即可。其中,阀杆5与阀盖3、阀座2与阀体1、阀盖3与阀体1,设置有若干的O形密封圈8。使用时:外接的电动控制器控制阀杆5旋转,阀杆5驱动磨轮4转动,磨轮4与阀座2配合,控制介质通孔通道6的打开、关闭与节流状态,实现调节阀功能。本技术,采用磨轮式动密封调节设置,且仅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轮式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阀座以及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腔带有不规则形状凸起,所述阀座带有与凸起对应卡合的凹槽,所述阀座与阀盖端面相抵,且两者配合形成可供磨轮活动的阀缸,所述磨轮分为上磨轮和下磨轮,所述下磨轮与阀座动密封配合设置,所述上磨轮带有花键孔且插接有可驱动上磨轮活动且带有花键的阀杆,所述上磨轮与所述下磨轮设置有销钉槽,且接触的端面呈凹凸结构卡合固定设置;/n所述磨轮及阀座分别设置有对应且与进液口及出液口连通的通孔通道,所述磨轮在阀杆的驱动下相对阀座转动,并控制通孔通道开闭;/n所述磨轮和阀座动密封配合的端面还分别包括带有铜焊槽以及铜焊固定的在铜焊槽内的耐磨片,所述磨轮和阀座的耐磨片大小相同且相抵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轮式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阀座以及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腔带有不规则形状凸起,所述阀座带有与凸起对应卡合的凹槽,所述阀座与阀盖端面相抵,且两者配合形成可供磨轮活动的阀缸,所述磨轮分为上磨轮和下磨轮,所述下磨轮与阀座动密封配合设置,所述上磨轮带有花键孔且插接有可驱动上磨轮活动且带有花键的阀杆,所述上磨轮与所述下磨轮设置有销钉槽,且接触的端面呈凹凸结构卡合固定设置;
所述磨轮及阀座分别设置有对应且与进液口及出液口连通的通孔通道,所述磨轮在阀杆的驱动下相对阀座转动,并控制通孔通道开闭;
所述磨轮和阀座动密封配合的端面还分别包括带有铜焊槽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崇海,陈景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华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