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通用真空泵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55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通用真空泵组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多组隔板分隔成一个主腔和两个副腔,所述主腔和副腔并排设置,且两个副腔关于主腔位置对称,两个所述副腔与主腔之间均设置有通油口,所述主腔内壁和所述副腔内壁分别密封滑动连接有对应的主活塞板和副活塞板,所述主活塞板下侧壁和所述副活塞板下侧壁与底座下侧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适量的液压油,所述主活塞板上侧壁和所述副活塞板上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主杆和副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提高了真空泵体的使用寿命,可以针对不同型号的真空泵组进行减震、固定,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通用真空泵组支架
本技术涉及真空泵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通用真空泵组支架。
技术介绍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实际上,在真空泵进行工作的时候,首先需要一种真空泵组支架来对真空泵进行固定。现有的真空泵组支架在使用的时候不同型号不同功能的真空泵、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真空泵支架,这也就导致在实际生产制造的时候设计生产真空泵的时候,往往需要设计开发与该种真空泵匹配的支架,大大增大的生产制造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此外,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弹簧对真空泵进行缓冲,然而由于弹簧自身的性能,支架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减震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制造成本过高、减震效果并不理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通用真空泵组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通用真空泵组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多组隔板分隔成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通用真空泵组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多组隔板分隔成一个主腔(2)和两个副腔(3),所述主腔(2)和副腔(3)并排设置,且两个副腔(3)关于主腔(2)位置对称,两个所述副腔(3)与主腔(2)之间均设置有通油口,所述主腔(2)内壁和所述副腔(3)内壁分别密封滑动连接有对应的主活塞板(4)和副活塞板(5),所述主活塞板(4)下侧壁和所述副活塞板(5)下侧壁与底座(1)下侧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适量的液压油,所述主活塞板(4)上侧壁和所述副活塞板(5)上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主杆(6)和副杆(7),所述主杆(6)和所述副杆(7)均向上贯穿底座(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通用真空泵组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多组隔板分隔成一个主腔(2)和两个副腔(3),所述主腔(2)和副腔(3)并排设置,且两个副腔(3)关于主腔(2)位置对称,两个所述副腔(3)与主腔(2)之间均设置有通油口,所述主腔(2)内壁和所述副腔(3)内壁分别密封滑动连接有对应的主活塞板(4)和副活塞板(5),所述主活塞板(4)下侧壁和所述副活塞板(5)下侧壁与底座(1)下侧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适量的液压油,所述主活塞板(4)上侧壁和所述副活塞板(5)上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主杆(6)和副杆(7),所述主杆(6)和所述副杆(7)均向上贯穿底座(1)上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底板(9)和缓冲板(8),每个所述缓冲板(8)上侧壁均与底板(9)下侧壁相抵,所述主杆(6)和所述副杆(7)上分别套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底板(9)下侧壁和底座(1)上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缓冲板(8)下侧壁和底座(1)上侧壁之间,所述底板(9)上方设有真空泵本体(13),所述真空泵本体(13)和底板(9)通过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峰叶新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创协德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