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套件及泵,属于流体机械领域。它解决了部分流泵体积庞大和其它泵压力不高的问题。本泵体套件包括泵壳外壁、泵壳端板、泵壳内的叶轮、泵壳外壁的密封件、级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泵壳中部设置与叶轮侧面相对应的级间隔板,在级间隔板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流体出口,流体出口的方向为轴向,能有效地缩小径向尺寸和减少叶轮的径向力。本泵体套件能组装成立式多级泵、深井泵等产品,且性能优异,解决了4英寸深井泵无法向大功率发展的难题,又能代替同功率、同扬程、同流量的5英寸、6英寸的深井泵,是低比转速泵的唯一更新换代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体套件及泵
本技术属于流体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泵体套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部分流泵和离心泵的泵体套件。本技术还涉及使用上述泵体套件的泵。
技术介绍
目前全球还没有立式多级部分流泵的专利,更没有使用部分流泵叶轮的深井泵,对立式多级的部分流泵产品,某厂有图片展示,也是类似卧式多级部分流泵,且结构庞大,限制了使用范围,可能没有量产。这种卧式结构不能仿制、改造成深井泵及小直径的立式多级泵,对单级的立式部分流泵体积也很庞大,不能轻型化、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与泵的其它零件组装成小直径、轻型、高压的各种泵的泵体套件;另一个技术目的是能够利用多套该泵体套件与泵的其它零件组装成立式多级泵或深井泵,能替代目前落后的产品,扩大应用范围。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泵体套件,包括泵壳外壁、泵壳端板、泵壳内的叶轮、泵壳外壁的密封件、级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泵壳中部设置与叶轮侧面相对应的级间隔板,在级间隔板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流体出口,流体出口的方向为轴向,能有效地缩小径向尺寸和减少叶轮的径向力。在上述的泵体套件中,在流体出口的上方设置斜板或扩散片或/和与泵壳外壁成一体的导叶或成组导叶,以逐渐增大压力。在上述的泵体套件中,在导叶下方设置环形流道。在上述的泵体套件中,在流体出口的上方设置等截面或过流面积逐渐扩大的涡道,以使液体逐渐增大能量。在上述的泵体套件中,泵壳端板和泵壳外壁制成一体,其形状与叶轮的侧面相对应,来提高泵工作可靠性。在上述的泵体套件中,在流体出口的下方设置与级间隔板成一体的圆环形涡壳,在涡壳圆环面上设置一个或多个与流体出口相通的径向出口,能有利于液体的流动,适应不同的工况。在上述的泵体套件中,级间隔板下方和泵壳外壁之间一体成型有一个或多个喉板。在上述的泵体套件中,在径向出口的两侧设置引导板,以减少液体的回流,并减少水力损失。在上述的泵体套件中,所述叶轮为出口安放角在70°~110°之间的开式或半开式的部分流式或离心式叶轮,有效发挥该叶轮各自的独有特性,有利于按工况灵活配置。在上述的泵体套件中,所述的叶轮的外圆叶片处制成一段扭曲的叶面,能引导液体流向,提高效率。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或多套上述的泵体套件。在上述的泵中,泵与串激电机或变频电机或永磁同步电机或高速电机配套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经本技术创新后的泵壳已经是最小化了,重量很轻,如增加泵的转速就更能达到小直径、轻型、高压的目的,如采用高速电机(超过10000rpm)会适用某些特殊的场合。2、经本技术创新后的泵体套件,组成的多级泵,由于体积少、压力高、重量轻,可开发出很多应用场合,如喷淋、喷灌、喷药等,组成的深井泵优点更加明显,能组装成超过目前QJ型4英寸深井泵最大功率的产品,还能顺利地向大功率发展,能替代同功率、同扬程、同流量5英寸、6英寸的深井泵,泵的性能也超过老产品,重量、高度大幅减低,吊装使用方便,降低使用成本和社会成本。能制造从3英寸开始的深井泵,是低比转速(符号ns,是高扬程泵的代表性参数)泵的唯一更新换代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流体出口为轴向的泵体套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成组导叶示意图;图3是流体出口为轴向和径向出口组合的泵体套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是叶轮外圆处的扭曲叶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泵体套件包括泵壳外壁5、泵壳端板11、泵壳内的叶轮3、泵壳外壁5的密封件8和级间隔板10中的密封座中的级间密封件2。在合装时先将两个密封件2装入级间隔板10的密封座中;将密封件8装入泵壳外壁5上。在部装时结合泵的其它零件将叶轮3装入六角轴1上,再装入泵壳外壁5,用圆柱面12来径向定位,即完成一级的装配,用同样方法完成各级装配。在泵壳外壁5的中部设置级间隔板10,其级间隔板10的形状与叶轮3的侧面相对应,各处保持相同的间隙,在级间隔板10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流体出口6,流体出口6的方向为轴向,泵壳端板11也与叶轮3的另一侧面相对应,两者倾斜角度相同,各处保持相同的间隙,或按特别的需求来调整各处间隙。可在级间隔板10的上方设置涡道4,其形状见虚线所示。如图2所示,在流体出口6的上方设置斜板21或扩散片9,或者设置与泵壳外壁5成一体的导叶或成组导叶18和19,或者两者组合,有利于液体的扩散增压。在导叶下方设置环形流道。如图3、图4所示,为了有利于液体流动,减少水力损失,在流体出口6的下放设置与级间隔板10成一体的圆环形涡壳14,在涡壳14的圆环形上设置一个或多个与流体出口6相通的径向出口13;或者在,在径向出口13的两侧设置引导板15、16,将液体引向流体出口6;或者在,级间隔板10下方和泵壳外壁5之间一体成型有一个或多个喉板17。如图5所示,在部分流式和离心式叶轮3的外圆叶片7处制成一段扭曲叶面20,能引导液体的流向,较少涡流产生,从而提高效率。根据转速、用途、特性等选择叶轮种类。根据工况特性等要求,选择叶片的出口安放角在70°~110°之间。也就是在叶片前弯、后弯之间选择。通过叶片的一些改造,两种叶轮可互换使用。经过本技术的创新后的泵体套件,结合泵的其他零件可多级叠加成立式多级泵或深井泵的泵部件,可与常速电机配套,也可与中速(3000~10000rpm)的变频电机、永磁同步电机配套使用,都能达到优良的性能。如配套串激电机等高速电机(转速10000rpm以上),能满足某些特殊的需求,能达到目前立式多级泵、深井泵不能达到性能指标。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的泵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泵体套件,且泵体套件有一套或多套。实际使用时,泵可配合串激电机或变频电机或永磁同步电机或高速电机使用。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套件,包括泵壳外壁(5)、泵壳端板(11)、泵壳内的叶轮(3)、泵壳外壁(5)的密封件(8)、级间密封件(2),其特征在于:在泵壳中部设置与叶轮(3)侧面相对应的级间隔板(10),在级间隔板(10)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流体出口(6),流体出口(6)的方向为轴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套件,包括泵壳外壁(5)、泵壳端板(11)、泵壳内的叶轮(3)、泵壳外壁(5)的密封件(8)、级间密封件(2),其特征在于:在泵壳中部设置与叶轮(3)侧面相对应的级间隔板(10),在级间隔板(10)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流体出口(6),流体出口(6)的方向为轴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套件,其特征在于:在流体出口(6)的上方设置斜板(21)或扩散片(9)或/和与泵壳外壁(5)成一体的导叶或成组导叶(18,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套件,其特征在于:在导叶下方设置环形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套件,其特征在于:在流体出口(6)的上方设置等截面或过流面积逐渐扩大的涡道(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套件,其特征在于:泵壳端板(11)和泵壳外壁(5)制成一体,其形状与叶轮(3)的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才美,
申请(专利权)人:卢才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