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包括多个方形管道,所述方形管道左侧设置有管道接口,所述管道接口与方形管道右端插接配合;所述方形管道顶面上固设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顶面固设有多个独袋弹簧,所述独袋弹簧顶面固设有垫板,所述垫板顶面固设有海绵垫;所述方形管道正面设置有逃生洞口,所述逃生洞口上设置有逃生门。随着隧道开挖的长度不断增加,将多个方形管道插接,使该装置的长度与隧道开挖的长度接近;如果隧道出现塌方征兆,施工工人进入方形管道内,顺着方形管道移动至位于隧道外的方形管道内,再打开逃生门使施工工人逃离塌方的隧道,保证了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现有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通风设备是常用设备,通风管道一般为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破裂。目前隧道施工经常发生塌方事故,施工人员如果被困在隧道施工场地只有被动等待救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包括多个方形管道,所述方形管道左侧设置有管道接口,所述管道接口与方形管道固接且连通;所述管道接口与方形管道右端插接配合;所述方形管道顶面上固设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顶面固设有多个独袋弹簧,所述独袋弹簧顶面固设有垫板,所述垫板顶面固设有海绵垫;所述方形管道正面设置有逃生洞口,所述逃生洞口上设置有逃生门,所述逃生门顶部与方形管道铰接。优选的,位于最左侧的所述方形管道左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左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左侧固接有进风管,所述风机右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右侧与出风管一端固接且连通,所述出风管另一端固定套设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套设在管道接口上。优选的,所述方形管道底面固设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上固设有四个万向轮安装架,所述万向轮安装架上安装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方形管道为热轧钢板材质。优选的,所述方形管道内顶面固设有透明灯罩,所述透明灯罩内顶面固设有灯座,所述灯座上安装有照明灯,所述透明灯罩右侧固设有照明灯开关,所述照明灯开关与照明灯通过电线连接,所述照明灯开关上设置有开关按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随着隧道开挖的长度不断增加,将多个方形管道插接,使该装置的长度与隧道开挖的长度接近;如果隧道出现塌方征兆,施工工人进入方形管道内,顺着方形管道移动至位于隧道外的方形管道内,再打开逃生门使施工工人逃离塌方的隧道,保证了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方形管道上设置的独袋弹簧、垫板、海绵垫可有效降低落石的冲击力,增强了方形管道的抗冲击性能,从而加强了方形管道的稳定性。2、在施工工人在方形管道移动时,通过按压开关按钮,开启照明灯照亮方形管道,防止施工工人在移动时受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方形管道的主视图;附图标记:1、方形管道;2、上支撑板;3、独袋弹簧;4、垫板;5、海绵垫;6、下支撑板;7、万向轮安装架;8、万向轮;9、逃生门;10、管道接口;11、风机;12、进风管;13、出风管;14、密封罩;15、透明灯罩;16、灯座;17、照明灯;18、照明灯开关;19、开关按钮;20、进风口;21、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包括多个方形管道1,方形管道1左侧设置有管道接口10,管道接口10与方形管道1固接且连通;管道接口10与方形管道1右端插接配合;方形管道1顶面上固设有上支撑板2,上支撑板2顶面固设有多个独袋弹簧3,独袋弹簧3顶面固设有垫板4,垫板4顶面固设有海绵垫5;方形管道1正面设置有逃生洞口,逃生洞口上设置有逃生门9,逃生门9顶部与方形管道1铰接,位于最左侧的方形管道1左侧设置有风机11,风机11左侧设置有进风口20,进风口20左侧固接有进风管12,风机11右侧设置有出风口21,出风口21右侧与出风管13一端固接且连通,出风管13另一端固定套设有密封罩14,密封罩14套设在管道接口10上,方形管道1底面固设有下支撑板6,下支撑板6上固设有四个万向轮安装架7,万向轮安装架7上安装有万向轮8,方形管道1为热轧钢板材质。工作原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将该装置放置在隧道中,通过启动电机11使空气不断经通风管13进入方形管道1内,再经方形管道1将空气输送到隧道内;随着隧道开挖的长度不断增加,将多个方形管道1通过管道接口10进行插接,从而增加该装置的长度,使该装置的长度与隧道开挖的长度接近;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如果隧道出现塌方征兆,施工工人进入方形管道1内,避免被落石砸伤,施工工人顺着方形管道1移动,移动至位于隧道外的方形管道1内,再打开逃生门9离开方形管道1,从而使施工工人逃离塌方的隧道,保证了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方形管道1上设置的上支撑板2、独袋弹簧3、垫板4、海绵垫5可有效降低落石的冲击力,增强了方形管道1的抗冲击性能,从而加强了方形管道1的稳定性。实施例2如图1-2所示,在其它部分均与实施例1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方形管道1内顶面固设有透明灯罩15,透明灯罩15内顶面固设有灯座16,灯座16上安装有照明灯17,透明灯罩15右侧固设有照明灯开关18,照明灯开关18与照明灯17通过电线连接,照明灯开关18上设置有开关按钮19。工作原理:在施工工人在方形管道1移动时,通过按压开关按钮19,开启照明灯17照亮方形管道1,防止施工工人在移动时受伤。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包括多个方形管道(1),其特征在于:/n所述方形管道(1)左侧设置有管道接口(10),所述管道接口(10)与方形管道(1)固接且连通;所述管道接口(10)与方形管道(1)右端插接配合;所述方形管道(1)顶面上固设有上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2)顶面固设有多个独袋弹簧(3),所述独袋弹簧(3)顶面固设有垫板(4),所述垫板(4)顶面固设有海绵垫(5);所述方形管道(1)正面设置有逃生洞口,所述逃生洞口上设置有逃生门(9),所述逃生门(9)顶部与方形管道(1)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包括多个方形管道(1),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形管道(1)左侧设置有管道接口(10),所述管道接口(10)与方形管道(1)固接且连通;所述管道接口(10)与方形管道(1)右端插接配合;所述方形管道(1)顶面上固设有上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2)顶面固设有多个独袋弹簧(3),所述独袋弹簧(3)顶面固设有垫板(4),所述垫板(4)顶面固设有海绵垫(5);所述方形管道(1)正面设置有逃生洞口,所述逃生洞口上设置有逃生门(9),所述逃生门(9)顶部与方形管道(1)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左侧的所述方形管道(1)左侧设置有风机(11),所述风机(11)左侧设置有进风口(20),所述进风口(20)左侧固接有进风管(12),所述风机(11)右侧设置有出风口(21),所述出风口(21)右侧与出风管(13)一端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盼平,李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段盼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