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该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占地面积小、走线整洁,易于拆装,便于维护,在保证电气间隙安全与避免信号干扰的同时,连接线材可以做到最短,有利于电池系统的能量转换与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技术介绍
面对当今国内乃至全球日益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及未来的能源危机,各大汽车厂商都在研发低排放的新能源技术,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近年来,得益于锂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锂电池具有快速的响应电网能力,在增强电网调节能力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应用于电网中的电池储能电站数量与规模也在显著增多,并不断的刷新装机容量的新纪录。因此,储能系统的结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储能电站的模块连接方式以及方便性在新能源行业里一直倍受关注,目前市面上储能系统模块的连接方式存在走线杂乱,整洁度不够等问题。高压储能电池在调峰调频、新能源消纳过程中,需要不断得吸收、释放功率循环产生效益,充放电电流达到1C(200A),电压等级高达700V以上,过大的电流以及模组间的连接方式,会对导体产生重大的线损,也会降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多层承重架,每层所述承重架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电池箱和第二电池箱,靠近所述支架顶部或底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所述主控箱与相邻一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相邻设置;所述主控箱上设置有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一输入端子,所述第一电池箱上设置有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入端子,所述第二电池箱上设置有第三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入端子,所述第三电池箱上设置有第四输出端子和第四输入端子;所述主控箱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相连接;设置于靠近所述支架顶部或底部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与相邻的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多层承重架,每层所述承重架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电池箱和第二电池箱,靠近所述支架顶部或底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所述主控箱与相邻一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相邻设置;所述主控箱上设置有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一输入端子,所述第一电池箱上设置有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入端子,所述第二电池箱上设置有第三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入端子,所述第三电池箱上设置有第四输出端子和第四输入端子;所述主控箱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相连接;设置于靠近所述支架顶部或底部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的第四输入端子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出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池箱的所述第四输出端子与所述主控箱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靠近所述支架底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时,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相连接;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出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靠近所述支架顶部的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池箱和主控箱时,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相连接;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上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与位于相邻两层中的下层的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第三输出端子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连接为通过等长铜排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长铜排的连接采用等距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高压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锋,申望屏,秦雪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