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立兴专利>正文

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39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包括打捞筒壳体,所述打捞筒壳体底部圆周外壁开有引鞋,且打捞筒壳体顶端圆周外壁通过螺纹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的顶部内壁通过螺纹固定有上接柱,上接柱顶端外壁通过螺纹固定有连接座,连接座底部外壁焊接有弹簧,弹簧内部插接有卡瓦座,且卡瓦座的结构为可伸缩阶梯筒,卡瓦座底部外壁焊接有稳定座,稳定座的底部外壁卡接有卡瓦,卡瓦包含有两个夹持半环,每个夹持半环的内壁均粘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橡胶吸盘,所述稳定座底部外壁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纹固定有三个摄像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对落鱼顶端的夹持力,也避免了落鱼顶端粘有油性物料而无法夹持的问题,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
本技术涉及打捞筒
,尤其涉及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开发方案的不断调整和实施,油、气、水井井身状况逐渐变差。同时,由于生产工艺的不断更新,生产工艺管柱结构也日益复杂多样。这些因素使得油、气、水井在施工作业中落物情况日趋复杂,打捞难度越来越大。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890437.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包括依次螺纹连接的上接头、筒体和引鞋,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侧的卡瓦;其中,自所述筒体顶端和底端内壁分别切割有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且所述第一锥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锥面的长度;所述卡瓦为一沿轴向对开为两半的锥形体。上述专利中的一种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存在以下不足:当油水井下方油性物料较多时,卡瓦在夹持落鱼时,会出现夹持不紧而滑落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包括打捞筒壳体,所述打捞筒壳体底部圆周外壁开有引鞋,且打捞筒壳体顶端圆周外壁通过螺纹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的顶部内壁通过螺纹固定有上接柱,上接柱顶端外壁通过螺纹固定有连接座,连接座底部外壁焊接有弹簧,弹簧内部插接有卡瓦座,且卡瓦座的结构为可伸缩阶梯筒,卡瓦座底部外壁焊接有稳定座,稳定座的底部外壁卡接有卡瓦,卡瓦包含有两个夹持半环,每个夹持半环的内壁均粘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橡胶吸盘。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稳定座底部外壁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纹固定有三个摄像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捞筒壳体靠近引鞋上方的圆周外壁焊接有限位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稳定座两侧外壁均开有磁吸槽,卡瓦的两个夹持半环的顶端一侧均焊接有卡接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瓦的其中一个夹持半环的一侧焊接有弧形块,且另一个夹持半环的相对一侧开有弧形卡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块和弧形卡槽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通过在卡瓦的两个夹持半环内侧设置有橡胶吸盘,提高了对落鱼顶端的夹持力,同时也避免了落鱼顶端粘有油性物料而无法夹持的问题,提高了实用性。2.该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通过设置有三个摄像头,可有效通过摄像头对落鱼进行寻找和观察,而当在打捞筒壳体下落过程中,因为碰撞而使得某一个摄像头损坏时,可通过另外的摄像头进行寻找和观察,进而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可行性。3.该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通过设置有限位环、磁吸槽和卡接块,保证了卡瓦在夹持落鱼时的有效性,进而提高了落鱼夹持的安全性,同时通过设置有弧形卡槽和弧形块,避免了避免卡瓦的两个夹持半环错开偏移而失效的问题。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打捞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的内部结构的仰视示意图。图中:1-引鞋、2-打捞筒壳体、3-安装座、4-上接柱、5-连接座、6-卡瓦座、7-弹簧、8-稳定座、9-限位环、10-摄像头、11-卡瓦、12-橡胶吸盘、13-卡接块、14-弧形块、15-磁吸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打捞筒壳体2,所述打捞筒壳体2底部圆周外壁开有引鞋1,且打捞筒壳体2顶端圆周外壁通过螺纹固定有安装座3,安装座3的顶部内壁通过螺纹固定有上接柱4,上接柱4顶端外壁通过螺纹固定有连接座5,连接座5底部外壁焊接有弹簧7,弹簧7内部插接有卡瓦座6,且卡瓦座6的结构为可伸缩阶梯筒,卡瓦座6底部外壁焊接有稳定座8,稳定座8的底部外壁卡接有卡瓦11,卡瓦11包含有两个夹持半环,每个夹持半环的内壁均粘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橡胶吸盘12,且橡胶吸盘12的材质为聚氨酯;当将整体装置放入油水井内时,使得落鱼顶端通过引鞋1进入打捞筒壳体2中,并向下按压,使得卡瓦11的两个夹持半环分开,同时,卡瓦座6收缩并使得弹簧7收缩变形,此时,松开打捞筒壳体2,弹簧7在形变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并将卡瓦座6拉伸,拉伸的卡瓦座6向下挤压,使得卡瓦11的两个夹持半环合紧,并对落鱼的顶端进行夹持,而在两个夹持半环夹持的过程中,其内侧的橡胶吸盘12在合紧的两个夹持半环的作用下,对落鱼顶端两侧进行吸附夹持,从而提高了对落鱼顶端的夹持力,同时也避免了落鱼顶端粘有油性物料而无法夹持的问题,提高了实用性。为了方便对井下的落鱼进行寻找和观察,如图2所示,所述稳定座8底部外壁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纹固定有三个摄像头10,当将打捞筒壳体2放入油水井内时,可有效通过摄像头10对落鱼进行寻找和观察,而当在打捞筒壳体2下落过程中,因为碰撞而使得某一个摄像头10损坏时,可通过另外的摄像头10进行寻找和观察,进而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可行性。为了避免卡瓦11从打捞筒壳体2底端滑落,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打捞筒壳体2靠近引鞋1上方的圆周外壁焊接有限位环9,且稳定座8两侧外壁均开有磁吸槽15,卡瓦11的两个夹持半环的顶端一侧均焊接有卡接块13;在将打捞筒壳体2垂直放入油水井内时,可有效保证卡瓦11的稳定连接,从而保证了卡瓦11在夹持落鱼时的有效性,进而提高了落鱼夹持的安全性。为了避免卡瓦11的两个夹持半环错开偏移,如图3所示,所述卡瓦11的其中一个夹持半环的一侧焊接有弧形块14,且另一个夹持半环的相对一侧开有弧形卡槽,弧形块14和弧形卡槽相适配,从而避免了避免卡瓦11的两个夹持半环错开偏移而失效的问题。工作原理:当将整体装置放入油水井内时,使得落鱼顶端通过引鞋1进入打捞筒壳体2中,并向下按压,使得卡瓦11的两个夹持半环分开,同时,卡瓦座6收缩并使得弹簧7收缩变形,此时,松开打捞筒壳体2,弹簧7在形变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并将卡瓦座6拉伸,拉伸的卡瓦座6向下挤压,使得卡瓦11的两个夹持半环合紧,并对落鱼的顶端进行夹持,而在两个夹持半环夹持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包括打捞筒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筒壳体(2)底部圆周外壁开有引鞋(1),且打捞筒壳体(2)顶端圆周外壁通过螺纹固定有安装座(3),安装座(3)的顶部内壁通过螺纹固定有上接柱(4),上接柱(4)顶端外壁通过螺纹固定有连接座(5),连接座(5)底部外壁焊接有弹簧(7),弹簧(7)内部插接有卡瓦座(6),且卡瓦座(6)的结构为可伸缩阶梯筒,卡瓦座(6)底部外壁焊接有稳定座(8),稳定座(8)的底部外壁卡接有卡瓦(11),卡瓦(11)包含有两个夹持半环,每个夹持半环的内壁均粘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橡胶吸盘(12)。/n

【技术特征摘要】
1.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包括打捞筒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筒壳体(2)底部圆周外壁开有引鞋(1),且打捞筒壳体(2)顶端圆周外壁通过螺纹固定有安装座(3),安装座(3)的顶部内壁通过螺纹固定有上接柱(4),上接柱(4)顶端外壁通过螺纹固定有连接座(5),连接座(5)底部外壁焊接有弹簧(7),弹簧(7)内部插接有卡瓦座(6),且卡瓦座(6)的结构为可伸缩阶梯筒,卡瓦座(6)底部外壁焊接有稳定座(8),稳定座(8)的底部外壁卡接有卡瓦(11),卡瓦(11)包含有两个夹持半环,每个夹持半环的内壁均粘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橡胶吸盘(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修井用落物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座(8)底部外壁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底部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兴潘俊冶廷福
申请(专利权)人:杨立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