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设区配电网精细规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8373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设区配电网精细规划方法,所述精细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数据分析、建立主变互联,分析用户的用电情况及用电负荷,根据用户的分布改变电网的分段范围和选址,判断负载率,然后从区域供电能力、节约主变站间联络通道为基本出发点,构建主变互联模型,计算联络容量、电网优化,计算网络最大供电能力,并改造已有的中压网架,建立两两互联的完全联络,依次删除不合理互联关系,形成由合理互联关系构成的供电架构;改变了电网线路分段不科学,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较低的缺点,使配电网线路优化,提升配电网运行时的最大供电能力,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电网的结构进行改善优化,在提升区域供电能力的前提下节约了主变站间的联络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设区配电网精细规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网精细规划方法,具体为一种建设区配电网精细规划方法,属于配电网应用

技术介绍
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在城市电网系统中,配电网是指35KV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作用是给城市里各个配电站和各类用电负荷供给电源配电网一般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其结构呈辐射状。配电网在电网线路分段前未对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直接对电网的线路进行分段,可能存在分段不科学现象,影响配电网运行时的可靠性,配电网的线路结构缺乏改善和优化,不利于最大供电能力和最大负载率的提升,且配电网的高压变电站与下级电网间协调程度不足,只采用两两互联的联络通道保证较高的供电能力,不便于节约主变站间的联络通道以及对配电网网架的精细化规划和建设。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建设区配电网精细规划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设区配电网精细规划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建设区配电网精细规划方法,所述精细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数据分析、选址,在电网分段规划时,分析用户的用电情况及用电负荷,适当增加或减少电网分段的范围,从而科学的规划电网分段,根据用户的分布改变电网的分段范围,对变电站进行选址新建;(2)负载率,将规划电网区分为新建电网和已有电网。对于新建电网,在传统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供电能力计算进行供电架构规划和中压馈线联络结构规划,达到最大负载率,对于已有电网,判断配电网的网络结构改造后设备负载率的提升能否满足负荷增长,不满足则进行新增变电站的建设;(3)建立主变互联,从区域供电能力、节约主变站间联络通道为基本出发点,构建基于供电能力的主变-中压线路的配电网联络结构模型,进而建立满足配电网可靠性需求且使配电网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合理中压网架;(4)计算联络容量、联络数量,根据已建立的主变互联模型计算网络最大供电能力的联络容量和中压馈线联络数量形成中压配电网规划方案,并形成对已有供电架构的供电能力满足负荷增长的中压网架改造方案;(5)电网优化、改造,以供电能力的大小、新建线路的总长度和加装开关的总个数为目标函数构建配电网优化规划模型,对于待规划配电网内的n座变电站,建立两两互联的完全联络,在完全联络供电架构的基础上,依次删除不合理互联关系,形成由合理互联关系构成的供电架构。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变电站的选址中包括建立规划区内已有的高压变电站供电架构以及新建的供电架构。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主变互联结构采用如下互联形式:变电站的任意一台主变仅与互联的对侧站的其中一台主变相联络。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新建电网最大负载率的范围为60.5%-82.5%。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主变互联结构充分协调高压变电站与下级电网间的关系。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最大供电能力中压馈线的数量为12条,站内联络线6条,站间联络线6条。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线路的两个节点不包含主变压器母线节点,且两个节点之间之前无线路,不加装开关,两个节点不包含主变压器母线节点,且两个节点之间已存在线路,即把联络开关改做分段开关。优选的,所述步骤(5)的电网优化中,n座变电站之间的互联关系个数为C2n。优选的,所述步骤(5)删除不合理互联关系时,供电架构互联变电站度的数量范围为1-4。优选的,所述步骤(5)删除不合理互联关系时,按互联变电站间距离由大到小依次删除互联关系,建立变电站直到变电站“度”在4以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精细规划方法采用先分析后互联的方式,区别新建电网和已有电网,采用不同步骤对中压配电网精细化规划,利于配电网的建设,改变了电网线路分段不科学、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较低的缺点,使配电网线路优化,提升配电网运行时的最大供电能力和最大负载率,同时本专利技术对电网的结构进行改善和优化,在提升区域供电能力的前提下节约了主变站间的联络通道,采用两两互联之间的联络通道,利用简单的主变互联结构在保证设备最大负载率的情况下避免调度的复杂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建设区配电网精细规划方法,所述精细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数据分析、选址,在电网分段规划时,分析用户的用电情况及用电负荷,适当增加或减少电网分段的范围,从而科学的规划电网分段,根据用户的分布改变电网的分段范围,对变电站进行选址新建;(2)负载率,将规划电网区分为新建电网和已有电网。对于新建电网,在传统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供电能力计算进行供电架构规划和中压馈线联络结构规划,达到最大负载率,对于已有电网,判断配电网的网络结构改造后设备负载率的提升能否满足负荷增长,不满足则进行新增变电站的建设;(3)建立主变互联,从区域供电能力、节约主变站间联络通道为基本出发点,构建基于供电能力的主变-中压线路的配电网联络结构模型,进而建立满足配电网可靠性需求且使配电网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合理中压网架;(4)计算联络容量、联络数量,根据已建立的主变互联模型计算网络最大供电能力的联络容量和中压馈线联络数量形成中压配电网规划方案,并形成对已有供电架构的供电能力满足负荷增长的中压网架改造方案;(5)电网优化、改造,以供电能力的大小、新建线路的总长度和加装开关的总个数为目标函数构建配电网优化规划模型,对于待规划配电网内的n座变电站,建立两两互联的完全联络,在完全联络供电架构的基础上,依次删除不合理互联关系,形成由合理互联关系构成的供电架构。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变电站的选址中包括建立规划区内已有的高压变电站供电架构以及新建的供电架构。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新建电网最大负载率的为60.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主变互联结构采用如下互联形式:变电站的任意一台主变仅与互联的对侧站的其中一台主变相联络,采取简单的主变互联结构,减少复杂的两两互联,在保证设备最大负载率的情况下避免调度的复杂化。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主变互联结构充分协调高压变电站与下级电网间的关系。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最大供电能力中压馈线的数量为12条,站内联络线6条,站间联络线6条。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线路的两个节点不包含主变压器母线节点,且两个节点之间之前无线路,不加装开关,两个节点不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设区配电网精细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细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数据分析、选址,在电网分段规划时,分析用户的用电情况及用电负荷,适当增加或减少电网分段的范围,从而科学的规划电网分段,根据用户的分布改变电网的分段范围,对变电站进行选址新建;/n(2)负载率,将规划电网区分为新建电网和已有电网。对于新建电网,在传统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供电能力计算进行供电架构规划和中压馈线联络结构规划,达到最大负载率,对于已有电网,判断配电网的网络结构改造后设备负载率的提升能否满足负荷增长,不满足则进行新增变电站的建设;/n(3)建立主变互联,从区域供电能力、节约主变站间联络通道为基本出发点,构建基于供电能力的主变-中压线路的配电网联络结构模型,进而建立满足配电网可靠性需求且使配电网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合理中压网架;/n(4)计算联络容量、联络数量,根据已建立的主变互联模型计算网络最大供电能力的联络容量和中压馈线联络数量形成中压配电网规划方案,并形成对已有供电架构的供电能力满足负荷增长的中压网架改造方案;/n(5)电网优化、改造,以供电能力的大小、新建线路的总长度和加装开关的总个数为目标函数构建配电网优化规划模型,对于待规划配电网内的n座变电站,建立两两互联的完全联络,在完全联络供电架构的基础上,依次删除不合理互联关系,形成由合理互联关系构成的供电架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设区配电网精细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细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数据分析、选址,在电网分段规划时,分析用户的用电情况及用电负荷,适当增加或减少电网分段的范围,从而科学的规划电网分段,根据用户的分布改变电网的分段范围,对变电站进行选址新建;
(2)负载率,将规划电网区分为新建电网和已有电网。对于新建电网,在传统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供电能力计算进行供电架构规划和中压馈线联络结构规划,达到最大负载率,对于已有电网,判断配电网的网络结构改造后设备负载率的提升能否满足负荷增长,不满足则进行新增变电站的建设;
(3)建立主变互联,从区域供电能力、节约主变站间联络通道为基本出发点,构建基于供电能力的主变-中压线路的配电网联络结构模型,进而建立满足配电网可靠性需求且使配电网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合理中压网架;
(4)计算联络容量、联络数量,根据已建立的主变互联模型计算网络最大供电能力的联络容量和中压馈线联络数量形成中压配电网规划方案,并形成对已有供电架构的供电能力满足负荷增长的中压网架改造方案;
(5)电网优化、改造,以供电能力的大小、新建线路的总长度和加装开关的总个数为目标函数构建配电网优化规划模型,对于待规划配电网内的n座变电站,建立两两互联的完全联络,在完全联络供电架构的基础上,依次删除不合理互联关系,形成由合理互联关系构成的供电架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设区配电网精细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变电站的选址中包括建立规划区内已有的高压变电站供电架构以及新建的供电架构。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刚杨柳岳园园蒋勃王辉张超王炜罗璇王喆闫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