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连接角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355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门窗连接角码结构,其包括第一角码臂以及与第一角码臂连接的第二角码臂,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分别用于连接门窗的型材,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分别与待连接型材的外观尺寸匹配,所述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呈中空结构,第一角码臂上设有凹向中空结构的第一避位凹槽,第一避位凹槽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角码臂上设有凹向中空结构的第二避位凹槽,所述第二避位凹槽开设第二安装孔。利用门窗连接角码结构可以将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分别插入窗扇的两个侧框能实现快速组装,坚固耐用。第一角码壁和第二角码臂的外行和窗扇的侧框的内腔尺寸相匹配,使得两者之间的接触更为紧密。在遇到撞击时,侧框的整体性能保持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窗连接角码结构
本技术涉及门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窗连接角码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连接角码是建筑常用的五金件,通常应用在门窗、幕墙、家具等,常规的角码由两个角码臂构成,角码臂通常为片状,两片角码臂方便固定型材。单常规角码的承重和密封性能不佳,对一些高要求的门窗需要进行结构突破。普通连接角码需撞角时容易出现横扇和竖扇错位的情况,框扇容易出现大小头,维修困难。撞角时破坏了框扇的整体性,容易出现渗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承重能力佳、整体性好的门窗连接角码结构。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门窗连接角码结构,其包括第一角码臂以及与第一角码臂连接的第二角码臂,所述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分别用于连接门窗的型材,所述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分别与待连接型材的外观尺寸匹配,所述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呈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角码臂上设有凹向中空结构的第一避位凹槽,所述第一避位凹槽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角码臂上设有凹向中空结构的第二避位凹槽,所述第二避位凹槽开设第二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码臂博包括两个第一框体,所述两个第一框体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避位凹槽设于第一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角码臂博包括两个第二框体,所述两个第二框体之间设有第二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避位凹槽设于第二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之间的角度呈90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之间镜像对称。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码臂的外壁设有多个第一避位部,所述第二角码臂的外壁设有多个第二避位部。进一步的,不锈钢沉头定位螺丝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匹配。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门窗连接角码结构可以将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分别插入窗扇的两个侧框能实现快速组装,坚固耐用。第一角码壁和第二角码臂的外行和窗扇的侧框的内腔尺寸相匹配,使得两者之间的接触更为紧密。在遇到撞击时,侧框的整体性能保持较好。2、第一角码臂、第二角码臂均设置多个第一避位部、第二避位部,采用避空式结构,也就是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与侧框为非全面接触,连接更牢固。3、设计第一避位凹槽、第二避位凹槽,并在第一避位凹槽、第二避位凹槽开设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防止人工沉头时的深浅不一,顶角处圆弧式避空、保证产品的强度。4、不锈钢螺丝采用英制粗牙结构,沉头自定位。即固定得稳又不松动,拆卸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门窗连接角码结构的平面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门窗连接角码结构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阅图1,以及图2,一种门窗连接角码结构包括第一角码臂10以及与第一角码臂10连接的第二角码臂20,所述第一角码臂10和第二角码臂20分别用于连接门窗的型材。所述第一角码臂10和第二角码臂20分别与待连接型材的外观尺寸匹配。所述第一角码臂10和第二角码臂20呈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角码臂10上设有凹向中空结构的第一避位凹槽12,所述第一避位凹槽12开设第一安装孔121。所述第二角码臂20上设有凹向中空结构的第二避位凹槽22,所述第二避位凹槽22开设第二安装孔221。所述第一角码臂10包括两个第一框体13,所述两个第一框体13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部14。所述第一避位凹槽12设于第一连接部14。所述第二角码臂20包括两个第二框体23,所述两个第二框体23之间设有第二连接部24。所述第二避位凹槽22设于第二连接部24。所述第一角码臂10和第二角码臂20之间的角度呈90度。所述第一角码臂10和第二角码臂20之间镜像对称。所述第一角码臂10的外壁设有多个第一避位部15,所述第二角码臂20的外壁设有多个第二避位部25。不锈钢沉头定位螺丝30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21、第二安装孔匹配221。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门窗连接角码结构可以将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分别插入窗扇的两个侧框能实现快速组装,坚固耐用。第一角码壁和第二角码臂的外行和窗扇的侧框的内腔尺寸相匹配,使得两者之间的接触更为紧密。在遇到撞击时,侧框的整体性能保持较好。2、第一角码臂、第二角码臂均设置多个第一避位部、第二避位部,采用避空式结构,也就是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与侧框为非全面接触,连接更牢固。3、设计第一避位凹槽、第二避位凹槽,并在第一避位凹槽、第二避位凹槽开设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防止人工沉头时的深浅不一,顶角处圆弧式避空、保证产品的强度。4、不锈钢螺丝采用英制粗牙结构,沉头自定位。即固定得稳又不松动,拆卸维修方便。本技术公开的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窗连接角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角码臂以及与第一角码臂连接的第二角码臂,所述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分别用于连接门窗的型材,所述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分别与待连接型材的外观尺寸匹配,所述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呈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角码臂上设有凹向中空结构的第一避位凹槽,所述第一避位凹槽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角码臂上设有凹向中空结构的第二避位凹槽,所述第二避位凹槽开设第二安装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连接角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角码臂以及与第一角码臂连接的第二角码臂,所述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分别用于连接门窗的型材,所述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分别与待连接型材的外观尺寸匹配,所述第一角码臂和第二角码臂呈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角码臂上设有凹向中空结构的第一避位凹槽,所述第一避位凹槽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角码臂上设有凹向中空结构的第二避位凹槽,所述第二避位凹槽开设第二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连接角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码臂包括两个第一框体,所述两个第一框体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连接角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位凹槽设于第一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窗连接角码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超黄以辉胡荣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泰然荣昌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