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二次小母线防误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347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二次小母线防误保护壳,包括安装在小母线夹上的保护壳本体;所述小母线夹包括两竖直且平行设置的隔离板;两所述隔离板之间上下依次固定有顶部接线端子和侧接线端子,小母线可拆卸固定在所述顶部接线端子与所述侧接线端子之间;所述保护壳本体呈下端敞开的拱形结构;所述保护壳本体两侧端面分别贴于两所述隔离板的内侧端面;所述保护壳本体盖于所述顶部接线端子上方;所述保护壳本体两端端部均向下开设有贯通的避让槽;所述小母线能够穿出所述避让槽。该保护壳结构简单可靠,且操作简单,运用于小母线正常运行或者拆接过程,有效防止屏顶小母线因人为原因误操作,保障电网、设备、人身安全,提高了作业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二次小母线防误保护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二次小母线防误保护壳,属于变电站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变电站中保护屏间大都采用屏顶小母线来进行连接的,而屏顶小母线通常采用的是直径为6毫米或8毫米的铜棒。在变电站内保护屏柜中,屏顶小母线作为交流二次电压信号汇集、分配和传送的通道,大量存在于变电站继电保护室,对变电站保护、测量、计量等二次装置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母线的是否稳定运行会影响到交直流系统,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屏顶小母线大多采用整根连通敷设,在变电站保护、测量、计量等二次装置的改造施工中,涉及带电拆、接小母线的操作频繁,误碰带电的小母线会造成人身伤害,同时会导致屏顶小母线短路、接地,影响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一般拆除屏顶小母线需要带电作业。同时,由于小母线敷设在保护屏顶部,距地2米以上,作业时属于高空作业而且作业空间狭小(同层小母线轴心间距只有30mm,上下两层小母线间距只有60mm),接线螺丝全部位于运行小母线下端,使用螺丝刀拆卸螺丝、压接硬导线时难以下手,耗时、费力、作业危险点多。目前,在变电站继电保护室中,比较常见的屏顶小母线防护工具主要有热缩管、防尘罩、防误盖等。其中,热缩管、防误盖的防护范围存在防护盲区,不能保护到母线夹的侧面的接线端子和没有热缩的小母线部分,防尘罩在正常运行时防护效果好,拆接过程需掀掉防尘罩,整个屏顶完全失去防护能力,目前技术方案均无法对屏顶小母线进行全面的保护。专利技术内容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二次小母线防误保护壳,该保护壳结构简单可靠,且操作简单,运用于小母线正常运行或者拆、接小母线过程,有效防止屏顶小母线因人为原因误短路、误碰、误接地,保障电网、设备、人身安全,提高了作业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电站二次小母线防误保护壳,包括安装在小母线夹上的保护壳本体;所述小母线夹包括两竖直且平行设置的隔离板;两所述隔离板之间上下依次固定有顶部接线端子和侧接线端子,小母线可拆卸固定在所述顶部接线端子与所述侧接线端子之间;所述保护壳本体呈下端敞开的拱形结构;所述保护壳本体两侧端面分别贴于两所述隔离板的内侧端面;所述保护壳本体盖于所述顶部接线端子上方;所述保护壳本体两端端部均向下开设有贯通的避让槽;所述小母线能够穿出所述避让槽。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本体包括矩形罩和两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矩形罩两端的U形罩;所述U形罩开口向下;所述矩形罩下端和两侧均敞开设置;所述矩形罩两侧端面分别贴于两所述隔离板的内侧端面;所述矩形罩盖于所述顶部接线端子上方;所述矩形罩两端的侧板与所述U形罩固定;所述侧板上开设横向贯通的开口槽;所述U形罩的开口与所述开口槽连通;所述小母线能够容纳在所述U形罩的开口内。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与所述U形罩之间还固定有漏斗状的缩口部;所述缩口部下端敞开设置;所述缩口部的口径由所述侧板朝向所述U形罩逐渐缩小;所述缩口部的开口分别与所述U形罩的开口、所述开口槽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缩口部上方固定有竖直的安装把手;所述安装把手内侧端面与所述侧板外侧固定;所述安装把手中部开设有贯通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矩形罩上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一水平的压板以及两竖直对称固定在所述压板下端的立柱;所述立柱下端固定在所述矩形罩上。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本体采用光敏绝缘树脂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保护壳结构简单可靠,且操作简单,运用于小母线正常运行或者拆、接小母线过程,有效防止屏顶小母线因人为原因误短路、误碰、误接地,保障电网、设备、人身安全,提高了作业安全性。2、该保护壳将防误能力拓宽至传统方式的防护盲区,实现屏顶小母线及其母线夹接线端子全方位防护,在小母线日常运行或带电操作、切割时都能稳定防护,保证小母线安全运行,保障人身和电网安全。3、该保护壳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及3D打印技术,开发出适用于多种屏柜的通用型防误器具,装置采用两侧包裹式设计,设计了独特的开口漏斗形结构及开口U形结构,配合热缩管,能够实现对屏顶小母线的100%防护。4、通过设计安装把手(或者安装板),可以更加便利的对防误器具进行拆装工作,即使在狭小的空间仍可便捷的调整,提升了该保护壳的操作性、安全性。5、该保护壳使用光敏绝缘树脂作为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不易断裂的优势,便于施工现场使用,同时,热稳定性强、阻燃、绝缘的特点很好的满足了小母线在实际运行状态下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保护壳本体安装在小母线夹上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保护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保护壳本体的半剖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保护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左视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保护壳本体;11、矩形罩;111、侧板;112、开口槽;12、缩口部;13、U形罩;14、安装把手;141、通孔;15、安装板;151、立柱;152、压板;2、小母线夹;21、隔离板;22、顶部接线端子;23、侧接线端子;24、小母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6,一种变电站二次小母线防误保护壳,包括安装在小母线夹2上的保护壳本体1;所述小母线夹2包括两竖直且平行设置的隔离板21;两所述隔离板21之间上下依次固定有顶部接线端子22和侧接线端子23,小母线24可拆卸固定在所述顶部接线端子22与所述侧接线端子23之间;所述保护壳本体1呈下端敞开的拱形结构;所述保护壳本体1两侧端面分别贴于两所述隔离板21的内侧端面;所述保护壳本体1盖于所述顶部接线端子22上方;所述保护壳本体1两端端部均向下开设有贯通的避让槽;所述小母线24能够穿出所述避让槽。通过分析电力系统中,常用保护屏柜顶部二次小母线24的安装情况以及小母线24安装端子的结构,发现小母线防误保护壳只需匹配小母线夹2上,安装端子的通用结构,能够靠覆盖二次小母线24安装端子的部分,再配合热缩管,可基本消除小母线24和母线夹接线端子的所有金属裸露部分,能可靠防护运行中的小母线24。根据上述描述,小母线夹2即为电力系统中常用保护屏柜中用于安装小母线24的结构。拱形的保护壳本体1安装在小母线夹2上,保护壳本体1两侧端面分别贴于两隔离板21的内侧端面,保护壳本体1盖于顶部接线端子22上方,且保护壳本体1两端端部又开设有供小母线24穿出的避让槽。这样,保护壳本体1即可匹配小母线夹2,覆盖顶部接线端子22和侧接线端子23,能可靠防护运行中的小母线24。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本体1包括矩形罩11和两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矩形罩11两端的U形罩13;所述U形罩13开口向下;所述矩形罩11下端和两侧均敞开设置;所述矩形罩11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二次小母线防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小母线夹(2)上的保护壳本体(1);所述小母线夹(2)包括两竖直且平行设置的隔离板(21);两所述隔离板(21)之间上下依次固定有顶部接线端子(22)和侧接线端子(23),小母线(24)可拆卸固定在所述顶部接线端子(22)与所述侧接线端子(23)之间;所述保护壳本体(1)呈下端敞开的拱形结构;所述保护壳本体(1)两侧端面分别贴于两所述隔离板(21)的内侧端面;所述保护壳本体(1)盖于所述顶部接线端子(22)上方;所述保护壳本体(1)两端端部均向下开设有贯通的避让槽;所述小母线(24)能够穿出所述避让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二次小母线防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小母线夹(2)上的保护壳本体(1);所述小母线夹(2)包括两竖直且平行设置的隔离板(21);两所述隔离板(21)之间上下依次固定有顶部接线端子(22)和侧接线端子(23),小母线(24)可拆卸固定在所述顶部接线端子(22)与所述侧接线端子(23)之间;所述保护壳本体(1)呈下端敞开的拱形结构;所述保护壳本体(1)两侧端面分别贴于两所述隔离板(21)的内侧端面;所述保护壳本体(1)盖于所述顶部接线端子(22)上方;所述保护壳本体(1)两端端部均向下开设有贯通的避让槽;所述小母线(24)能够穿出所述避让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电站二次小母线防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本体(1)包括矩形罩(11)和两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矩形罩(11)两端的U形罩(13);所述U形罩(13)开口向下;所述矩形罩(11)下端和两侧均敞开设置;所述矩形罩(11)两侧端面分别贴于两所述隔离板(21)的内侧端面;所述矩形罩(11)盖于所述顶部接线端子(22)上方;所述矩形罩(11)两端的侧板(111)与所述U形罩(13)固定;所述侧板(111)上开设横向贯通的开口槽(112);所述U形罩(13)的开口与所述开口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斐陈小平吴化宇李志强罗贺林科耀雷长沂谢传真魏遥魏柏巫锡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三明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