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结晶器电缆自动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341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结晶器电缆自动对接装置,属于连铸冶金领域,用于结晶器安装或拆除时,结晶器装置上的电缆自动连接与分离,其包括上框架、中间活动架和下框架,所述中间活动架设于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连铸结晶器电缆自动对接装置,用于结晶器安装或拆除时,结晶器装置上的电缆自动连接与分离,本装置包括上框架,中间活动架,下框架。该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传统连铸结晶器上下线电缆的连接、断开造成的人力成本高,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可以大大减少结晶器安装或拆装时的时间,尤其适合带结晶器电磁搅拌的结晶器安装和拆装,是实现结晶器安装、拆除智能化、无人化的重要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结晶器电缆自动对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结晶器电缆自动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连铸结晶器作为连铸工艺的核心设备,对整个连铸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对结晶器的要求较高,所以需要对结晶器定期下线维护。结晶器系统集成了漏钢预报系统、动态调宽系统、结晶器电磁搅拌系统等,因此结晶器的上下线需要连接、断开较多的电缆。尤其是使用结晶器电磁搅拌时,动力电缆数量多,电缆数量大,采用传统的人工连接电缆的方式,一方面,大大增加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结晶器上下线的时间,从而占用了浇钢时间,不利于钢厂的生产效率。目前,所有的结晶器上的电缆连接器的连接断开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螺栓连接的形式,这样的方式更加复杂,需要人为的拆装螺栓,实现电缆的连接和断开;另一类是采用电缆连接器的形式,这样的方式在螺栓连接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是通过人工插拔的形式实现电缆的连接和断开,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力成本以及缩短了结晶器上下线时间。但是,还是需要人工一个个的插拔,效率不是很高,另外,对于大型的电缆,插拔力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结晶器电缆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1)、中间活动架(2)和下框架(3),所述中间活动架(2)设于上框架(1)与下框架(3)之间;/n所述上框架(1)包括上支架(4)、上固定板(7)、上电缆连接器(6)和上挂钩弹簧机构(9),所述上支架(4)与结晶器连接,上固定板(7)设置于上支架(4)的一侧,上电缆连接器(6)和上挂钩弹簧机构(9)设置于上固定板(7)的下表面,所述上电缆连接器(6)与结晶器电缆连接;/n所述中间活动架(2)包括中间板(13)、固定挂钩(12)和下电缆连接器(10),所述固定挂钩(12)和下电缆连接器(10)设置于中间板(13)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挂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结晶器电缆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1)、中间活动架(2)和下框架(3),所述中间活动架(2)设于上框架(1)与下框架(3)之间;
所述上框架(1)包括上支架(4)、上固定板(7)、上电缆连接器(6)和上挂钩弹簧机构(9),所述上支架(4)与结晶器连接,上固定板(7)设置于上支架(4)的一侧,上电缆连接器(6)和上挂钩弹簧机构(9)设置于上固定板(7)的下表面,所述上电缆连接器(6)与结晶器电缆连接;
所述中间活动架(2)包括中间板(13)、固定挂钩(12)和下电缆连接器(10),所述固定挂钩(12)和下电缆连接器(10)设置于中间板(13)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挂钩(12)与上挂钩弹簧机构(9)相对设置,所述下电缆连接器(10)与上电缆连接器(6)相对设置;
所述下框架(3)包括下活动板(14)、下支架(15)、下固定板(18),下活动板液压缸(19)、上挂钩弹簧机构气缸(21)、下挂钩弹簧机构气缸(20)和下挂钩弹簧机构(22),所述下固定板(18)通过下支架(15)固定在外围机架上,所述下活动板液压缸(19)的底端固定连接下固定板(18),下活动板液压缸(19)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下活动板(14),所述下挂钩弹簧机构(22)设置于下活动板(14)两侧,上挂钩弹簧机构气缸(21)和下挂钩弹簧机构气缸(20)设置于下活动板(14)的下侧,且分别与位于其上方的上挂钩弹簧机构(9)、下挂钩弹簧机构(20)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结晶器电缆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挂钩弹簧机构(9)包括第一橡胶弹簧(27)和挂钩凸台(26);所述第一橡胶弹簧(27)固定连接于上固定板(7)的下端,所述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红肖红易兵兰芳李艳忠林太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