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明专利>正文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292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两个建筑结构,两个所述建筑结构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内顶壁和凹槽的内底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每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每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连接柱。该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起到了固定板在滑动时更加稳定的作用,避免了固定板出现晃动的问题,从而能够使连接柱在左右移动时更加的稳定,提高了连接柱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弹簧,利用弹簧的弹性进行对建筑结构进行减压,解决了两侧建筑物容易碰撞受损,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防震缝
,具体为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技术介绍
防震缝是指地震区设计房屋时,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和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在地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影响。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房屋建筑防震缝设置完成后,建筑施工仅仅采用简单的覆盖处理措施,对防震缝两侧建筑物未进行进一步的防护,致使地震作用下,两侧建筑物容易碰撞受损,影响结构安全,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两个建筑结构,两个所述建筑结构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内顶壁和凹槽的内底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每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两个建筑结构(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建筑结构(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凹槽(2),每个所述凹槽(2)的内顶壁和凹槽(2)的内底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每个所述第一滑槽(3)的内部均卡接有第一滑块(4),两个所述第一滑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每个所述凹槽(2)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套筒(6),两个所述套筒(6)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连接柱(7),两个所述连接柱(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套筒(6)的内部,每个所述套筒(6)的内部均设有卡板(20),每个所述卡板(20)的右侧面均与连接柱(7)的左端固定连接,且卡板(20)与套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两个建筑结构(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建筑结构(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凹槽(2),每个所述凹槽(2)的内顶壁和凹槽(2)的内底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每个所述第一滑槽(3)的内部均卡接有第一滑块(4),两个所述第一滑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每个所述凹槽(2)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套筒(6),两个所述套筒(6)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连接柱(7),两个所述连接柱(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套筒(6)的内部,每个所述套筒(6)的内部均设有卡板(20),每个所述卡板(20)的右侧面均与连接柱(7)的左端固定连接,且卡板(20)与套筒(6)相适配,每个所述套筒(6)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挡块(19);
每个所述套筒(6)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8),每个所述弹簧(18)的右端均与卡板(2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柱(7)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推板(8),两组所述固定板(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连接柱(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建筑结构(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定位槽(9),两个所述定位槽(9)之间设有定位板(10),所述定位板(10)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定位槽(9)的内部,每个所述建筑结构(1)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1),每个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
申请(专利权)人:周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