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模块和模块化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28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模块和模块化建筑。集装箱模块包括框架和壁板,框架包括顶架、底架和立柱,顶架中设置有顶横梁,底架中设置有底横梁,壁板包括顶封板、底封板和墙板,顶封板设置在至少一个顶横梁的上方,顶封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顶部加强筋,底封板设置在至少一个底横梁的下方,墙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墙板加强筋,集装箱模块中还设置有墙板支撑架,墙板支撑架与墙板连接,墙板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顶架和底架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装箱模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不容易被破坏,建造时间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模块和模块化建筑
本技术总地涉及模块化建筑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装箱模块和模块化建筑。
技术介绍
监狱类住房,即监所,是一种作为长期或中长期限制特殊人员单独在一个独立空间的住房。传统监狱类住房通常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但此种监狱类住房的的建造时间长。而现有的集装箱模块主要作为酒店、公寓及宿舍等建筑用途,无法满足监狱类建筑的特殊环境使用要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模块和模块化建筑,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模块,用于监所,所述集装箱模块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顶架,所述顶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顶横梁;底架,所述底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底横梁;和立柱,所述立柱用于连接所述顶架和所述底架;以及壁板,所述壁板包括:顶封板,所述顶封板与所述顶架连接且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顶横梁的上方,所述顶封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顶架的上表面齐平,所述顶封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顶部加强筋;底封板,所述底封板与所述底架连接且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底横梁的下方,所述底封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架的下表面齐平;和墙板,所述墙板与所述立柱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框架的端部和/或侧部,且所述墙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墙板加强筋,所述集装箱模块中还设置有墙板支撑架,所述墙板支撑架与所述墙板连接,所述墙板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顶架和所述底架连接。根据本技术的集装箱模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不容易被破坏,建造时间短,可以将监狱类营地住房拆分成标准模块,通过在工厂标准化制造的方式统一制作,在工厂加工中,集装箱模块便可以完成基本结构的加工,将集装箱模块运输至目的地便可以直接堆码搭建。可选地,所述顶架和/或所述底架上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角件和连接盒,所述连接盒包括:侧部,所述侧部朝所述集装箱模块的外侧开放;和顶部,所述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方向朝向所述集装箱模块的外侧,所述开口与所述侧部连通。这样,便于与其他结构连接。可选地,所述底架包括端部底梁和侧部底梁,所述端部底梁的相反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侧部底梁连接,且所述端部底梁的相反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端部底梁上还设置有用于运输的栓固角件,所述栓固角件位于两个所述连接组件之间。这样,便于运输集装箱模块。可选地,所述顶架包括:侧部顶梁;端部顶梁,所述端部顶梁沿所述集装箱模块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侧部顶梁的相反的两端,所述端部顶梁的相反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侧部顶梁连接;和中间顶梁,所述中间顶梁沿所述长度方向设置在两个所述端部顶梁之间,所述中间顶梁的相反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侧部顶梁连接,所述中间顶梁设置有用于吊装的角件。这样,便于吊装移动集装箱模块。可选地,所述集装箱模块还包括隔墙,所述隔墙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部,以用于分隔所述框架的内部空间,所述隔墙的顶部与所述顶架连接,所述隔墙的底部与所述底架连接。这样,便于分隔集装箱模块的内部空间。可选地,所述隔墙包括第一隔墙,所述第一隔墙垂直于所述集装箱模块的长度方向,以将所述集装箱模块分隔为不相连通的第一室和第二室,所述第一隔墙设置有隔墙支撑架。这样,能够保证安全性。可选地,所述隔墙还包括第二隔墙,所述第二隔墙与所述第一隔墙垂直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室或所述第二室分隔为连通的湿区域和干区域,所述第二隔墙的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墙连接,所述第二隔墙的与所述一端相反的另一端的上方具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这样,便于人员居住。可选地,所述墙板支撑架和所述隔墙支撑架均包括交错布置的横梁和竖梁,所述竖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集装箱模块的高度方向相平行,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集装箱模块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由此,提高结构强度。可选地,所述干区域中设置有床,所述床与所述隔墙支撑架和所述第二隔墙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由此,提高安全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模块化建筑,所述模块化建筑包括根据上述的集装箱模块。根据本技术的模块化建筑,包括集装箱模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不容易被破坏,建造时间短,可以将监狱类营地住房拆分成标准模块,通过在工厂标准化制造的方式统一制作,在工厂加工中,集装箱模块便可以完成基本结构的加工,将集装箱模块运输至目的地便可以直接堆码搭建。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模块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集装箱模块的俯视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墙板的纵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第二墙板的纵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第一分隔墙的纵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的第二分隔墙的纵截面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集装箱模块的底部的纵截面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顶封板的纵截面示意图;和图9为图1所示的集装箱模块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集装箱模块110:框架111:顶架112:底架113:立柱121:顶封板122:底封板123:第一墙板124:第二墙板125:入户门126:观察窗127:送餐口128:连接组件129:顶部角件130:连接盒131:第一分隔墙132:第二分隔墙133:第二隔墙134:第一波纹板135:第一保温材料136:第一墙板加强筋137:第一加强板138:第一纤维板139:第一装饰板140:第一折弯件141:第一连接件142:第二波纹板143:第二保温材料144:第二墙板加强筋145:第二纤维板146:第一面板147:第二装饰板148:第二连接件149:第三纤维板150:第二加强板151:第二折弯件152:第一隔墙加强筋153:第三连接件154:第三保温材料155:第二面板156:第四纤维板157:第四保温材料158:第二隔墙加强筋159:第四连接件160:第五纤维板161:橡胶垫162:底部保温材料165:底横梁166:第五连接件167:地坪漆168:第六纤维板169:顶部防护板170:顶部保温材料171:顶板172:顶部折弯件173:顶部加强筋174:环氧油漆175:床176:端部顶梁177:侧部顶梁178:中间顶梁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模块,用于监所,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模块包括:/n框架,所述框架包括:/n顶架,所述顶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顶横梁;/n底架,所述底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底横梁;和/n立柱,所述立柱用于连接所述顶架和所述底架;以及/n壁板,所述壁板包括:/n顶封板,所述顶封板与所述顶架连接且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顶横梁的上方,所述顶封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顶架的上表面齐平,所述顶封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顶部加强筋;/n底封板,所述底封板与所述底架连接且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底横梁的下方,所述底封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架的下表面齐平;和/n墙板,所述墙板与所述立柱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框架的端部和/或侧部,且所述墙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墙板加强筋,/n所述集装箱模块中还设置有墙板支撑架,所述墙板支撑架与所述墙板连接,所述墙板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顶架和所述底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模块,用于监所,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模块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包括:
顶架,所述顶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顶横梁;
底架,所述底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底横梁;和
立柱,所述立柱用于连接所述顶架和所述底架;以及
壁板,所述壁板包括:
顶封板,所述顶封板与所述顶架连接且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顶横梁的上方,所述顶封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顶架的上表面齐平,所述顶封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顶部加强筋;
底封板,所述底封板与所述底架连接且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底横梁的下方,所述底封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架的下表面齐平;和
墙板,所述墙板与所述立柱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框架的端部和/或侧部,且所述墙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墙板加强筋,
所述集装箱模块中还设置有墙板支撑架,所述墙板支撑架与所述墙板连接,所述墙板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顶架和所述底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和/或所述底架上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角件和连接盒,所述连接盒包括:
侧部,所述侧部朝所述集装箱模块的外侧开放;和
顶部,所述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方向朝向所述集装箱模块的外侧,所述开口与所述侧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端部底梁和侧部底梁,所述端部底梁的相反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侧部底梁连接,且所述端部底梁的相反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端部底梁上还设置有用于运输的栓固角件,所述栓固角件位于两个所述连接组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包括:
侧部顶梁;
端部顶梁,所述端部顶梁沿所述集装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刘华林王东陆一峰徐俊康林子荣李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集建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