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26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顶架和顶梁,升降柱的一端安装有内防护框架,升降柱的另一端安装有防护板,防护板的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绕线棍,绕线棍上缠绕有电磁线圈,内防护框架的外侧表面安装有档杆,驱动电机的底部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的外表面设置有电源插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手动转动转动轴,使防护板翻转至内防护框架的顶面,形成一块盖板,同时蓄电池通过电源插板外接电源后,为电磁线圈提供电能,使防护板整个具有电磁吸附磁铁的作用,能够紧紧吸住装载建筑物料的小车以及铁质挂篮,加强了建筑物料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经常使用电梯来运输建筑物料。现有技术中,由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109736581A)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
该结构包括内部分布有楼板钢筋的楼板,楼板钢筋延伸至电梯井的洞口内形成钢筋防护层;钢筋防护层由横向钢筋和/或纵向钢筋穿过电梯井的洞口形成的防护结构;在电梯井的洞口范围内并排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均间隔一根穿过电梯井的洞口。该建筑施工方法,在楼板浇筑布置钢筋时,将楼板钢筋延伸从电梯井的洞口穿过,在洞口内形成钢筋防护层。该方案在楼板钢筋施工阶段即可完成对电梯井的封闭防护,无需后期额外安装。然而现有技术未考虑到:一般铁质小车以及挂篮在装载建筑物料后放置在电梯上容易滑动,不能够稳定的运输物料,容易掉落对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顶架(1)和顶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1)的数量为两根,所述顶梁(2)安装于两根顶架(1)顶端之间,两根所述顶架(1)的内部均设置有导轨(3),其中一顶架(1)的顶端安装有滚轮(4),另一顶架(1)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导轨(3)上安装有传动带(6),且传动带(6)的顶端绕过顶梁(2),所述传动带(6)上安装有升降柱(7),所述升降柱(7)的一端安装有内防护框架(8),所述升降柱(7)的另一端安装有防护板(9),所述防护板(9)的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绕线棍(10),所述绕线棍(10)上缠绕有电磁线圈(11);所述防护板(9)的内部安装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顶架(1)和顶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1)的数量为两根,所述顶梁(2)安装于两根顶架(1)顶端之间,两根所述顶架(1)的内部均设置有导轨(3),其中一顶架(1)的顶端安装有滚轮(4),另一顶架(1)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导轨(3)上安装有传动带(6),且传动带(6)的顶端绕过顶梁(2),所述传动带(6)上安装有升降柱(7),所述升降柱(7)的一端安装有内防护框架(8),所述升降柱(7)的另一端安装有防护板(9),所述防护板(9)的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绕线棍(10),所述绕线棍(10)上缠绕有电磁线圈(11);所述防护板(9)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轴(16),且转动轴(16)的端部延伸至靠近驱动电机(5)方向的内防护框架(8)的外侧,所述驱动电机(5)的底部安装有蓄电池(17),所述蓄电池(17)的外表面设置有电源插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邦怡徐伟东邓召祥何昌鹏杨昌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