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双层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23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双层操作平台,包括搭接在已浇筑的混凝土梁或剪力墙上的工字钢挂梁,电梯井包括下方的已施工墙体和上方的未施工墙体,所述操作平台的主框架位于电梯井的已施工墙体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为一体连接的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所述主框架的内部设置电葫芦,所述电葫芦通过挂钩与两端固定在下层平台上的悬吊钢丝绳连接,所述电葫芦的倒链向上穿过上层平台且通过挂钩与套在挂梁上的吊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平台包括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能够同时施工,在上层平台砌筑墙体的同时在下层平台对已施工墙体进一步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双层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用具的
,特别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双层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电梯井道的施工是在混凝土梁和剪力墙施工完成后,需要对电梯井道的墙体进行砌筑,砌筑墙体后还需要对墙体表面进行进一步施工。目前电梯井道施工时通常会在井道内搭设落地脚手架,在脚手架达到一定高度后采用工字钢支撑,然后继续搭设施工脚手架,过程中每个井道施工层面防护均需采用钢管加竹芭片防护。这种方法费工、费时、费材料,且在搭设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双层操作平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双层操作平台,包括搭接在已浇筑的混凝土梁或剪力墙上的工字钢挂梁,电梯井包括下方的已施工墙体和上方的未施工墙体,所述操作平台的主框架位于电梯井的已施工墙体内侧,所述主框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为一体连接的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所述主框架的内部设置电葫芦,所述电葫芦通过挂钩与两端固定在下层平台上的悬吊钢丝绳连接,所述电葫芦的倒链向上穿过上层平台且通过挂钩与套在挂梁上的吊环连接,所述上层平台的侧面固定有向外延伸的上挑板,所述上挑板的下方通过连接在主框架上的支撑杆支撑,所述下层平台的侧面固定有向外延伸的下挑板,所述下挑板的铰接有边缘搭在已施工墙体上的翻板。优选的,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安装有朝向电梯井预留门洞且可拆卸的保险架,所述保险架放置在预留门洞的底部。优选的,主框架的另一侧固定有避震杆,所述避震杆安装有贴紧已施工墙体的减震轮。优选的,所述主框架的内部安装有配电箱,所述上层平台的下方安装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和所述电葫芦的供电线连接到配电箱。优选的,所述主框架内部设有多个组成菱形的斜撑,所述避震杆的一端与主框架内部的斜撑连接、另一端安装减震轮。优选的,已施工墙体上固定有穿墙螺栓,所述穿墙螺栓与下层平台上的悬吊钢丝绳通过斜拉钢丝绳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操作平台包括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能够同时施工,在上层平台砌筑墙体的同时在下层平台对已施工墙体进一步施工,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随着施工进度不断提升,而且可以重复使用,相比传统的脚手架具有能够大大节省材料成本、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本技术设置上挑板和下挑板,能够遮挡主框架与墙体之间的间隙,保障施工安全,同时下挑板铰接有翻板,翻板的边缘与已施工墙体搭接,能够避免施工垃圾或者工具向下掉落,避免产生意外。本技术设置保险架,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性,避免倒链或者钢丝绳断开的情况下造成操作平台掉落。本技术还设置安装减震轮的避震杆,能够减小操作平台提升过程中的震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起吊后的示意图;图中:1、已施工墙体;1-1、预留门洞;1-2、穿墙螺栓;2、未施工墙体;3、挂梁;3-1、吊环;4、主框架;4-1、斜撑;4-2、避震杆;4-3、减震轮;4-4、保险架;5、上层平台;5-1、上挑板;6、下层平台;6-1、下挑板;6-2、翻板;6-3、悬吊钢丝绳;7、电葫芦;8、倒链;9、配电箱;10、照明灯;11、斜拉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双层操作平台,如图1-3,包括搭接在已浇筑的混凝土梁或剪力墙上的工字钢挂梁3,电梯井包括下方的已施工墙体1和上方的未施工墙体2,操作平台的主框架4位于电梯井的已施工墙体1内侧,主框架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为一体连接的上层平台5和下层平台6,主框架4的内部设置电葫芦7,电葫芦7通过挂钩与两端固定在下层平台6上的悬吊钢丝绳6-3连接,电葫芦7的倒链8向上穿过上层平台5且通过挂钩与套在挂梁3上的吊环3-1连接,上层平台5的侧面固定有向外延伸的上挑板5-1,上挑板5-1的下方通过连接在主框架4上的支撑杆支撑,下层平台6的侧面固定有向外延伸的下挑板6-1,下挑板6-1的铰接有边缘搭在已施工墙体1上的翻板6-2,主框架4的一侧安装有朝向电梯井预留门洞1-1且可拆卸的保险架4-4,保险架4-4放置在预留门洞1-1的底部,主框架4的另一侧固定有避震杆4-2,避震杆4-2安装有贴紧已施工墙体1的减震轮4-3,主框架4的内部安装有配电箱9,上层平台5的下方安装有照明灯10,照明灯10和电葫芦7的供电线连接到配电箱9,主框架4内部设有多个组成菱形的斜撑4-1,避震杆4-2的一端与主框架4内部的斜撑4-1连接、另一端安装减震轮4-3,已施工墙体1上固定有穿墙螺栓1-2,穿墙螺栓1-2与下层平台6上的悬吊钢丝绳6-3通过斜拉钢丝绳11连接。本技术操作平台包括上层平台5和下层平台6,上层平台5和下层平台6能够同时施工,在上层平台5砌筑墙体的同时在下层平台6对已施工墙体1进一步施工,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随着施工进度不断提升,而且可以重复使用,相比传统的脚手架具有能够大大节省材料成本、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本技术设置上挑板5-1和下挑板6-1,能够遮挡主框架4与墙体之间的间隙,保障施工安全,同时下挑板6-1铰接有翻板6-2,翻板6-2的边缘与已施工墙体1搭接,能够避免施工垃圾或者工具向下掉落,避免产生意外。本技术的保险架4-4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性,避免倒链8或者钢丝绳断开的情况下造成操作平台掉落。本技术中安装减震轮4-3的避震杆4-2能够减小操作平台提升过程中的震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双层操作平台,包括搭接在已浇筑的混凝土梁或剪力墙上的工字钢挂梁,电梯井包括下方的已施工墙体和上方的未施工墙体,所述操作平台的主框架位于电梯井的已施工墙体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为一体连接的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所述主框架的内部设置电葫芦,所述电葫芦通过挂钩与两端固定在下层平台上的悬吊钢丝绳连接,所述电葫芦的倒链向上穿过上层平台且通过挂钩与套在挂梁上的吊环连接,所述上层平台的侧面固定有向外延伸的上挑板,所述上挑板的下方通过连接在主框架上的支撑杆支撑,所述下层平台的侧面固定有向外延伸的下挑板,所述下挑板的铰接有边缘搭在已施工墙体上的翻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双层操作平台,包括搭接在已浇筑的混凝土梁或剪力墙上的工字钢挂梁,电梯井包括下方的已施工墙体和上方的未施工墙体,所述操作平台的主框架位于电梯井的已施工墙体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为一体连接的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所述主框架的内部设置电葫芦,所述电葫芦通过挂钩与两端固定在下层平台上的悬吊钢丝绳连接,所述电葫芦的倒链向上穿过上层平台且通过挂钩与套在挂梁上的吊环连接,所述上层平台的侧面固定有向外延伸的上挑板,所述上挑板的下方通过连接在主框架上的支撑杆支撑,所述下层平台的侧面固定有向外延伸的下挑板,所述下挑板的铰接有边缘搭在已施工墙体上的翻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电梯井双层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安装有朝向电梯井预留门洞且可拆卸的保险架,所述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增锋肖玉杰李闯王高仞程朝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