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移动的手脚架,其结构包括底板、侧板、固定柱、固定杆、固定横杆、支撑套、左夹片、右夹片、左螺栓、右螺栓和加固机构,该建筑施工用便于移动的手脚架通过设置了加固机构,需要加固或有轻微变形时,可使用左夹环和右夹环内侧的夹板同时夹紧轻微变形处夹紧,之后抬起握杆后将扣紧架与卡块相互卡位固定,最后再将握杆向下按下使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吸附固定进行卡位即可,最后再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后即可实现加固,解决了现有脚手架长期使用时容易因外在因素产生向中部挤压的力度,导致固定横杆中部变形或断裂,并且若产生轻微裂痕或变形时需要将整根固定横杆进行更换,十分不方便的问题,达到加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移动的手脚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移动的手脚架。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手脚架,现有脚手架长期使用时容易因外在因素产生向中部挤压的力度,导致固定横杆中部变形或断裂,并且若产生轻微裂痕或变形时需要将整根固定横杆进行更换,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移动的手脚架,解决了现有脚手架长期使用时容易因外在因素产生向中部挤压的力度,导致固定横杆中部变形或断裂,并且若产生轻微裂痕或变形时需要将整根固定横杆进行更换,十分不方便的问题,达到加固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移动的手脚架,包括底板和支撑套,所述底板顶部外侧与侧板进行电弧焊,并且底板外侧与固定柱竖直固定,所述固定柱右侧和后侧分别与固定杆和固定横杆锁紧固定,所述支撑套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左夹片和右夹片转动配合,并且左夹片上端和右夹片右侧分别设置有左螺栓和右螺栓,所述固定横杆中部与加固机构紧固,所述加固机构由左夹环、右夹环、连接杆、夹板、限位柱、限位口、第一磁块、安装块、转动架、握杆、转轴、扣紧架、第二磁块和卡块组成,所述左夹环底部通过转轴与右夹环转动配合,所述连接杆竖直固定在左夹环顶部,所述左夹环和右夹环内侧均与夹板进行电弧焊,所述限位柱固定在左夹环上端右侧,所述限位口开设于右夹环上端左侧,所述第一磁块紧密粘附在右夹环右侧中部,所述安装块左侧与右夹环进行电弧焊,并且安装块通过转轴与转动架左侧转动配合,所述握杆紧固在转动架右侧,并且转动架中部通过转轴与扣紧架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磁块紧密粘附于握杆底部,所述卡块通过电弧焊焊接于左夹环顶部右侧。进一步的,所述左夹环和右夹环形状大小相同,并且左夹环和右夹环相互对称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夹板设置有两块,并且夹板宽度是左夹环和右夹环宽度的三倍。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外径与限位口内径相同,并且限位柱和限位口长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握杆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并且每条防滑纹路深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扣紧架呈门字形状,并且扣紧架顶部横杆设置有防滑纹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块面积是第一磁块面积的二分之一,并且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互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卡块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卡块相互平行安装。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为不锈钢材质。进一步的,所述扣紧架为高碳钢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了加固机构,需要加固或有轻微变形时,可使用左夹环和右夹环内侧的夹板同时夹紧轻微变形处夹紧,之后抬起握杆后将扣紧架与卡块相互卡位固定,最后再将握杆向下按下使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吸附固定进行卡位即可,最后再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后即可实现加固,解决了现有脚手架长期使用时容易因外在因素产生向中部挤压的力度,导致固定横杆中部变形或断裂,并且若产生轻微裂痕或变形时需要将整根固定横杆进行更换,十分不方便的问题,达到加固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加固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限位柱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握杆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侧板-2、固定柱-3、固定杆-4、固定横杆-5、支撑套-6、左夹片-7、右夹片-8、左螺栓-9、右螺栓-10、加固机构-11、左夹环-111、右夹环-112、连接杆-113、夹板-114、限位柱-115、限位口-116、第一磁块-117、安装块-118、转动架-119、握杆-1110、转轴-1111、扣紧架-1112、第二磁块-1113、卡块-111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移动的手脚架:包括底板1和支撑套6,底板1顶部外侧与侧板2进行电弧焊,并且底板1外侧与固定柱3竖直固定,固定柱3右侧和后侧分别与固定杆4和固定横杆5锁紧固定,支撑套6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左夹片7和右夹片8转动配合,并且左夹片7上端和右夹片8右侧分别设置有左螺栓9和右螺栓10,固定横杆5中部与加固机构11紧固,加固机构11由左夹环111、右夹环112、连接杆113、夹板114、限位柱115、限位口116、第一磁块117、安装块118、转动架119、握杆1110、转轴1111、扣紧架1112、第二磁块1113和卡块1114组成,左夹环111底部通过转轴与右夹环112转动配合,连接杆113竖直固定在左夹环111顶部,左夹环111和右夹环112内侧均与夹板114进行电弧焊,限位柱115固定在左夹环111上端右侧,限位口116开设于右夹环112上端左侧,第一磁块117紧密粘附在右夹环112右侧中部,安装块118左侧与右夹环112进行电弧焊,并且安装块118通过转轴与转动架119左侧转动配合,握杆1110紧固在转动架119右侧,并且转动架119中部通过转轴1111与扣紧架1112转动配合,第二磁块1113紧密粘附于握杆1110底部,卡块1114通过电弧焊焊接于左夹环111顶部右侧,两个相互平行安装的卡块1114能够很好的同时的进行支撑固定。其中,所述左夹环111和右夹环112形状大小相同,并且左夹环111和右夹环112相互对称安装,左夹环111和右夹环112能够很好的同时夹紧固定。其中,所述夹板114设置有两块,并且夹板114宽度是左夹环111和右夹环112宽度的三倍,两个夹板114相互靠近能够使固定横杆5不易断裂。其中,所述限位柱115外径与限位口116内径相同,并且限位柱115和限位口116长度相同,使得限位柱115能够很好的伸入限位口116进行限位固定。其中,所述握杆1110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并且每条防滑纹路深度相同,使用时能够通过防滑纹路增大摩擦,不易滑动。其中,所述扣紧架1112呈门字形状,并且扣紧架1112顶部横杆设置有防滑纹路,扣紧使能够通过防护纹路增大摩擦不易脱落。其中,所述第二磁块1113面积是第一磁块117面积的二分之一,并且第一磁块117与第二磁块1113相互平行设置,能够很好的相互吸附固定。其中,所述卡块1114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移动的手脚架,包括底板(1)和支撑套(6),所述底板(1)顶部外侧与侧板(2)进行电弧焊,并且底板(1)外侧与固定柱(3)竖直固定,所述固定柱(3)右侧和后侧分别与固定杆(4)和固定横杆(5)锁紧固定,所述支撑套(6)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左夹片(7)和右夹片(8)转动配合,并且左夹片(7)上端和右夹片(8)右侧分别设置有左螺栓(9)和右螺栓(10);/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机构(11),所述固定横杆(5)中部与加固机构(11)紧固,所述加固机构(11)由左夹环(111)、右夹环(112)、连接杆(113)、夹板(114)、限位柱(115)、限位口(116)、第一磁块(117)、安装块(118)、转动架(119)、握杆(1110)、转轴(1111)、扣紧架(1112)、第二磁块(1113)和卡块(1114)组成,所述左夹环(111)底部通过转轴与右夹环(112)转动配合,所述连接杆(113)竖直固定在左夹环(111)顶部,所述左夹环(111)和右夹环(112)内侧均与夹板(114)进行电弧焊,所述限位柱(115)固定在左夹环(111)上端右侧,所述限位口(116)开设于右夹环(112)上端左侧,所述第一磁块(117)紧密粘附在右夹环(112)右侧中部,所述安装块(118)左侧与右夹环(112)进行电弧焊,并且安装块(118)通过转轴与转动架(119)左侧转动配合,所述握杆(1110)紧固在转动架(119)右侧,并且转动架(119)中部通过转轴(1111)与扣紧架(1112)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磁块(1113)紧密粘附于握杆(1110)底部,所述卡块(1114)通过电弧焊焊接于左夹环(111)顶部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移动的手脚架,包括底板(1)和支撑套(6),所述底板(1)顶部外侧与侧板(2)进行电弧焊,并且底板(1)外侧与固定柱(3)竖直固定,所述固定柱(3)右侧和后侧分别与固定杆(4)和固定横杆(5)锁紧固定,所述支撑套(6)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左夹片(7)和右夹片(8)转动配合,并且左夹片(7)上端和右夹片(8)右侧分别设置有左螺栓(9)和右螺栓(10);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机构(11),所述固定横杆(5)中部与加固机构(11)紧固,所述加固机构(11)由左夹环(111)、右夹环(112)、连接杆(113)、夹板(114)、限位柱(115)、限位口(116)、第一磁块(117)、安装块(118)、转动架(119)、握杆(1110)、转轴(1111)、扣紧架(1112)、第二磁块(1113)和卡块(1114)组成,所述左夹环(111)底部通过转轴与右夹环(112)转动配合,所述连接杆(113)竖直固定在左夹环(111)顶部,所述左夹环(111)和右夹环(112)内侧均与夹板(114)进行电弧焊,所述限位柱(115)固定在左夹环(111)上端右侧,所述限位口(116)开设于右夹环(112)上端左侧,所述第一磁块(117)紧密粘附在右夹环(112)右侧中部,所述安装块(118)左侧与右夹环(112)进行电弧焊,并且安装块(118)通过转轴与转动架(119)左侧转动配合,所述握杆(1110)紧固在转动架(119)右侧,并且转动架(119)中部通过转轴(1111)与扣紧架(1112)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磁块(1113)紧密粘附于握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余超,
申请(专利权)人:谢天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