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高空外挑构件施工型钢悬挑支撑平台,包括支撑主梁、次梁和拉杆;支撑主梁包括间隔设置的左右两组结构相同的的型钢桁架,型钢桁架由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组成;次梁均布固定在左右两组型钢桁架的上弦杆之间,在次梁上覆盖铺设有脚手板;拉杆固定于型钢桁架的上弦杆与混凝土主体结构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撑平台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安全实用,完全替代了传统结构的支撑架,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高空外挑构件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平台,搭设支撑体系的良好选择,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空外挑构件施工型钢悬挑支撑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高空悬挑平台,具体是一种高空外挑构件施工型钢悬挑支撑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建筑的设计也越来越生态化,各种异型结构、悬挑构件等也越来越多。针对钢筋混凝土高空外悬挑构件的施工存在很大的困难,主要难度为高空外挑构件施工的支撑体系的搭设。传统的做法主要为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整体搭设的支撑架,但该种做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高度过高时就不宜使用了,而且材料、人工投入较大。因此针对钢筋混凝土高空外挑构件的施工需要一种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且使用范围广泛的高空悬挑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高空外挑构件施工型钢悬挑支撑平台。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空外挑构件施工型钢悬挑支撑平台,包括支撑主梁、次梁和拉杆;支撑主梁包括间隔设置的左右两组结构相同的型钢桁架,型钢桁架包括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上弦杆水平设置、下弦杆斜向设置,上弦杆的自由端和下弦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腹杆连接固定于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上弦杆和下弦杆的根部均连接固定有开设螺栓孔的锚板,锚板的螺栓孔内插设有高强螺栓,且高强螺栓和锚板之间设置有垫板;次梁的数量为若干根,均布固定在左右两组型钢桁架的上弦杆之间,在次梁上覆盖铺设有脚手板;拉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拉杆的底端分别固定在左右两组型钢桁架的上弦杆上;拉杆的顶端连接固定有开设螺栓孔的锚板,锚板的螺栓孔内插设有高强螺栓,且高强螺栓和锚板之间设置有垫板。安装使用时,将本技术支撑平台通过塔吊吊运至高处并通过上、下弦杆根部的锚板及高强螺栓将其整体固定在混凝土主体结构上即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型钢桁架中的上弦杆、下弦杆采用H型钢制作而成,腹杆采用工字钢制作而成;次梁和拉杆均采用工字钢制作而成。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拉杆与锚板之间的夹角为60°。本技术支撑平台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安全实用,完全替代了传统结构的支撑架,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本技术为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高空外挑构件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平台,搭设支撑体系的良好选择,值得推广使用。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支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平台中锚板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平台的俯视简视图。图中:1-次梁、2-拉杆、3-上弦杆、4-下弦杆、5-腹杆、6-锚板、7-高强螺栓、8-垫板、9-脚手板、10-钢带、11-混凝土主体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提供一种本技术高空外挑构件施工型钢悬挑支撑平台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支撑主梁、次梁1和拉杆2。支撑主梁包括间隔设置的左右两组结构相同的型钢桁架,型钢桁架包括上弦杆3、下弦杆4和腹杆5,上弦杆3水平设置、下弦杆4斜向设置,上弦杆3的自由端和下弦杆4的自由端固定连接,腹杆5连接固定于上弦杆3和下弦杆4之间;上弦杆3和下弦杆4的根部均连接固定有开设螺栓孔的锚板6,锚板6的螺栓孔内插设有高强螺栓7,且高强螺栓7和锚板6之间设置有垫板8;次梁1的数量为若干根,均布固定在左右两组型钢桁架的上弦杆3之间,在次梁1上覆盖铺设有脚手板9;拉杆2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拉杆2的底端分别固定在左右两组型钢桁架的上弦杆3上;拉杆2的顶端连接固定有开设螺栓孔的锚板6,拉杆2与锚板6之间的夹角为60°,锚板6的螺栓孔内插设有高强螺栓7,且高强螺栓7和锚板6之间设置有垫板8。上述高空外挑构件施工型钢悬挑支撑平台的制作如下:1)采用H型钢裁定形成上弦杆3和下弦杆4备用,采用工字钢裁定形成腹杆5备用;然后将上弦杆3和下弦杆4的自由端焊接固定,将腹杆5焊接成N字型腹杆5,并将该N字型腹杆5置于上弦杆3和下弦杆4之间,将上弦杆3、下弦杆4及N字型腹杆5焊接固定成一体,形成型钢桁架;采用钢板裁定成要求尺寸的锚板6,然后在上弦杆3和下弦杆4的根部分别焊接固定锚板6,在锚板6上开设螺栓孔,螺栓孔内插设穿有垫板的高强螺栓7;2)采用工字钢裁定形成若干次梁1备用,然后根据尺寸要求,将若干次梁1依次焊接固定于间隔设置的两组型钢桁架的上弦杆3之间,从而形成支撑平台的雏形;3)采用工字钢裁定形成拉杆2备用,然后在拉杆2的顶端焊接固定锚板6,拉杆2与锚板6之间的夹角为60°,在锚板6上开设螺栓孔,螺栓孔内插设穿有垫板的高强螺栓7;然后将拉杆2的底部焊接固定在型钢桁架的上弦杆3上,拉杆2与上弦杆3之间的夹角为30°。上述高空外挑构件施工型钢悬挑支撑平台在安装使用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其安装的安全可靠性,在支撑平台与混凝土主体结构11相互固定时,在其之间增设钢带10。同时,本技术支撑平台的安装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先将支撑平台事先制作完毕,完后再整体吊运安装在混凝土主体结构11上;另一种方式是一边制作支撑平台的各部件、一边进行安装,最终在混凝土主体结构11上制作并安装完成制作支撑平台。具体操作如下:一、第一种安装方式1)按前述制作方法将支撑平台事先制作完毕;2)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将上弦杆3、下弦杆4及拉杆5的安装位置在混凝土主体结构11上精确定位,然后进行开孔;3)塔吊吊运,人工辅助,将支撑平台运至混凝土主体结构的安装位置处,将各锚板上的高强螺栓紧固于混凝土主体结构11上的定位开孔内,同时钢带10设置于锚板6与混凝土主体结构之间;4)最后在次梁1上覆盖铺设有脚手板9即可,这样就最终实现了支撑平台固定于混凝土主体结构11上目的。二、第二种安装方式1)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将支撑主梁的上弦杆3、下弦杆4及拉杆2的安装位置在混凝土主体结构11上精确定位,然后进行开孔;2)塔吊吊运,人工辅助,将两组型钢桁架运至混凝土主体结构11的安装位置处,将锚板6上的高强螺栓7紧固于混凝土主体结构上的定位开孔内,同时钢带10设置于锚板6与混凝土主体结构11之间;3)将若干次梁1依次焊接固定于两组型钢桁架的上弦杆3之间,然后固定拉杆2,将拉杆2锚板6上的高强螺栓7紧固于混凝土主体结构11上的定位开孔内,同时钢带10设置于锚板6与混凝土主体结构11之间,最后将拉杆2的底部与对应的型钢桁架的上弦杆3焊接固定;4)最后在次梁1上覆盖铺设有脚手板9即可,这样就最终实现了支撑平台固定于混凝土主体结构11上目的。面是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外挑构件施工型钢悬挑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梁、次梁和拉杆;/n支撑主梁包括间隔设置的左右两组结构相同的型钢桁架,型钢桁架包括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上弦杆水平设置、下弦杆斜向设置,上弦杆的自由端和下弦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腹杆连接固定于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上弦杆和下弦杆的根部均连接固定有开设螺栓孔的锚板,锚板的螺栓孔内插设有高强螺栓,且高强螺栓和锚板之间设置有垫板;/n次梁的数量为若干根,均布固定在左右两组型钢桁架的上弦杆之间,在次梁上覆盖铺设有脚手板;/n拉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拉杆的底端分别固定在左右两组型钢桁架的上弦杆上;拉杆的顶端连接固定有开设螺栓孔的锚板,锚板的螺栓孔内插设有高强螺栓,且高强螺栓和锚板之间设置有垫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外挑构件施工型钢悬挑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梁、次梁和拉杆;
支撑主梁包括间隔设置的左右两组结构相同的型钢桁架,型钢桁架包括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上弦杆水平设置、下弦杆斜向设置,上弦杆的自由端和下弦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腹杆连接固定于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上弦杆和下弦杆的根部均连接固定有开设螺栓孔的锚板,锚板的螺栓孔内插设有高强螺栓,且高强螺栓和锚板之间设置有垫板;
次梁的数量为若干根,均布固定在左右两组型钢桁架的上弦杆之间,在次梁上覆盖铺设有脚手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辉,王昊,肖云飞,闫月勤,尤香莲,曹旭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