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合闸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18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合闸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驱动器、手柄、合闸状态识别传感器和分闸状态识别传感器,所述电磁驱动器设置有推杆,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凸轮,所述推杆设置在凸轮的下方;所述合闸状态识别传感器设置在凸轮上,所述分闸状态识别传感器设置在手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断路器生产效率低、尺寸大、组装工艺复杂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合闸驱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合闸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断路器一般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脱扣器、外壳等构成,断路器的作用是切断和接通负荷电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防止事故扩大,保证安全运行。为达到国家电网的相关标准,要求微型断路器能够实现对其远程或手动控制功能,现有技术中往往使用电机与齿轮组的方式实现,增大断路器尺寸,这样不仅缩小了微型断路器的使用场景,而且装配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合闸驱动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断路器生产效率低、尺寸大、组装工艺复杂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合闸驱动机构,其中,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电磁合闸驱动机构,所述电磁合闸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驱动器、合闸状态识别传感器和分闸状态识别传感器,所述电磁驱动器设置有推杆,手柄上设置有凸轮,所述推杆设置在凸轮的下方;所述合闸状态识别传感器设置在凸轮上,所述分闸状态识别传感器设置在手柄上;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拉杆槽,所述拉杆槽内穿设有U型拉杆,U型拉杆一端设置在主轴上,主轴与转轴连接。优选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拉杆槽。优选的,所述分闸状态识别传感器设置在有凸轮与拉杆槽之间的手柄上。优选的,所述电磁驱动器包括驱动器骨架、驱动器金属支架和推杆,所述推杆设置在驱动器骨架上,所述驱动器骨架经驱动器金属支架设置在外壳固定槽内。优选的,所述拉杆槽内穿设有U型拉杆,U型拉杆一端设置在主轴上,主轴与动触头的转轴连接。优选的,所述推杆位于凸轮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推杆与驱动器骨架采用法兰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电磁驱动器驱动手柄转动,并在手柄上设置拉杆槽,拉杆柄内放置传动所需的拉杆,为断路器的其他联动部分预留了传导力的接口。本专利技术具有占位体积小、合闸速度快、稳定性高、寿命长的效果,并为电路板预留了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磁合闸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磁合闸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磁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整流电路原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隔离电源电路原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电磁驱动器原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锁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电磁驱动器;3.推杆;4.凸轮;5.转轴;6.拉杆槽;7.手柄;8.合闸状态识别传感器;9.分闸状态识别传感器;10.金属杆;21.外壳固定槽;22.驱动器金属支架;23.驱动器骨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合闸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驱动器2、手柄7、合闸状态识别传感器8和分闸状态识别传感器9,电磁驱动器2设置有推杆3,手柄7上设置有凸轮4,推杆3设置在凸轮4的正下方。合闸状态识别传感器8设置在凸轮4上,分闸状态识别传感器9设置在凸轮4与拉杆槽6之间的手柄7上。手柄7上设置有拉杆槽6,拉杆槽6内穿设有U型拉杆,U型拉杆一端设置在主轴上,主轴与转轴5连接,动触头导流件上穿设有金属杆10,动触头固定在动触头导流件上,动触头导流件设置转轴上,金属杆10一端固定在断路器的外壳1上。如图3所示,电磁驱动器2包括推杆3、驱动器骨架23、驱动器金属支架22,推杆3设置在驱动器骨架23上,驱动器骨架23经驱动器金属支架22设置在外壳固定槽21内。推杆21与驱动器骨架23采用法兰连接。推杆3一端设计有法兰,手柄7上设计有凸轮4,电磁驱动器2驱动推杆3推动4凸轮,使得手柄7通过拉杆槽6带动断路器其他组件使手柄处于合闸位置,使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同步,电磁驱动器电源来自于主回路电源。手柄7在合闸完成后可上下拨动开关,此时推杆3是自由活动状态。手柄7与凸轮4在电器驱动器驱动合闸完成后,通过合闸状态识别传感器8检测位置同步服务器开关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手柄7手动驱动合、分闸完成后,通过合闸状态识别传感器8、分闸状态识别传感器9来识别位置同步服务器开关状态。如图4所示,隔离驱动单元包括整流电路和隔离电源电路。如图5-图7所示,整流电路分为单相供电整流和三相供电整流。将交流电通过整流桥整流为直流电,为控制系统的控制板MCU供电。其中L_A/L_B/L_C分别为ABC三相电,L_IN和N_IN分别为单相供电的火线和零线。为提高抗干扰性能,保证可靠性,使强电驱动动作快速有力,隔离强电与控制电路。通过隔离电源来实现通过强电转换的12V直流电和控制板所需的控制电路;其中L1和C1组成LC滤波电路,隔离电路中的纹波。电磁驱动器的驱动信号来自于MCU,采用PWM调制控制信号,(因为PWM控制对噪声抵抗能力的强,变频变压反抑制谐波,增强了对断路器的合闸时的稳定性),控制信号通过光耦隔离芯片TLP152控制MOS管Q1的导通,达到控制电磁驱动器动作的目的。转轴上设置有扭簧和锁扣,主轴经动触头导流件与转轴连接。触头机构设置在外壳内,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设置在动触头导流件上,动触头导流件设置转轴上,静触头设置在静触头导流件上;锁扣远离主轴的一侧设置有电热脱扣器,电热脱扣器设置在静触头导流件上。如图8所示,锁扣包括第一锁体701、第二锁体702和第三锁体703,第二锁体702设置在第一锁体701和第三锁体703之间。第一锁体701与第二锁体702之间呈V形或U形,第二锁体702和第三锁体703之间呈V形或U形。本实施例中,电热脱扣器设置在第二锁体702和第三锁体703之间,与第二锁体702一侧接触。电磁脱扣组件设置在第三锁体703一侧。静触头导流件与电磁驱动脱扣组件点焊相连。静触头与静触头导流件点焊相连,动触头与动触头导流件点焊相连。动触头导流件与转轴相连。动触头导流件与出线端导流铜片使用导线相连。动触头在合闸状态时与静触头接触导通。出线端导流铜片与出线端子组件使用导线相连。动触头与动触头导流件在手柄的推动下通过拉杆传到力度和角度使传动机构组件生效,传动机构组伯通过转轴带动动触头与动触头导流件接近静触头,直至接触。本专利技术通过外壳1内嵌槽位与转轴形成布局,将各组件连接、联动,达到自动驱动断路器合闸的效果,其具有占位体积小、合闸速度快,稳定性高、寿命长的效果,并为电路板预留了空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合闸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电磁合闸驱动机构,所述电磁合闸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驱动器(2)、合闸状态识别传感器(8)和分闸状态识别传感器(9),所述电磁驱动器(2)设置有推杆(3),手柄(7)上设置有凸轮(4),所述推杆(3)设置在凸轮(4)的下方;所述合闸状态识别传感器(8)设置在凸轮(4)上,所述分闸状态识别传感器(9)设置在手柄(7)上;所述手柄(7)上设置有拉杆槽(6),所述拉杆槽(6)内穿设有U型拉杆,U型拉杆一端设置在主轴上,主轴与转轴(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合闸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电磁合闸驱动机构,所述电磁合闸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驱动器(2)、合闸状态识别传感器(8)和分闸状态识别传感器(9),所述电磁驱动器(2)设置有推杆(3),手柄(7)上设置有凸轮(4),所述推杆(3)设置在凸轮(4)的下方;所述合闸状态识别传感器(8)设置在凸轮(4)上,所述分闸状态识别传感器(9)设置在手柄(7)上;所述手柄(7)上设置有拉杆槽(6),所述拉杆槽(6)内穿设有U型拉杆,U型拉杆一端设置在主轴上,主轴与转轴(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合闸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闸状态识别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纪彭程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微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