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的隔热防腐塑钢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18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空的隔热防腐塑钢瓦,具体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包括瓦体,所述瓦体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所述瓦体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所述瓦体包括加厚体,所述加厚体顶部固定设有多个凸出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瓦体,阴雨天降下的雨水可由疏水槽位置聚集后排离,保证正常的排水效果,部分雨水经聚水窗位置聚集到瓦体内腔,高于聚水槽位置的水分经分水孔排离,而聚水槽内部水分则无法排离,在夏季高温情况,高温阳光照射到瓦体位置,瓦体内腔中空气温度升高可由聚水槽内的积水温度抬升,从而起到降温效果,而分隔板将瓦体内腔一分为二形成一个密封的空腔,可有效的进行隔热和隔音效果,从而补足传统的塑钢瓦的使用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的隔热防腐塑钢瓦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中空的隔热防腐塑钢瓦。
技术介绍
塑钢瓦又名pvc瓦,名称选取类似塑钢门窗的概念,主要材料选用PVC,并添加其他用于改善产品性能、或者加工性能的助剂,如稳定剂、润滑剂、强化剂等。塑钢瓦具有防腐蚀、防雷电、防噪音、高强度、无污染等一系列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门式钢结构厂房、化工厂房、仓库、沿海建筑等领域,行业上更是遍布几乎所有工业行业以及养殖、装饰行业。塑钢瓦的分类,按照应用可分为,屋面板、免拆板、墙体板和吊顶板;按照波形分类可以分为:T型类、波浪型类;安装施工应用可分为:单板和复合板。塑钢瓦又叫pvc瓦是合成树脂材料的衍生品,采用多层共挤复合技术,在产品的表面覆上抗老化层,提高了耐候性,底面增加了耐磨层。可用于大跨度门式钢结构屋面及墙体,既满足了轻钢结构厂房的防腐要求,又能节约钢材,降低成本。现有的塑钢瓦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但因塑钢瓦自身的特性,无法做到较好的隔热和隔音效果,从而引发使用过程中的部分使用问题,且现有塑钢瓦在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差、安装难度较高,在安装后有时会发生渗水情况,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使用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空的隔热防腐塑钢瓦,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塑钢瓦的隔热和防渗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空的隔热防腐塑钢瓦,包括瓦体,所述瓦体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所述瓦体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所述瓦体包括加厚体,所述加厚体顶部固定设有多个凸出部,相邻所述凸出部之间设有疏水槽,所述凸出部顶部开设有聚水窗,所述凸出部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分水孔,所述加厚体内腔内壁固定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中部设有聚水槽。如图1-5所示,阴雨天降下的雨水可由疏水槽位置聚集后排离,保证正常的排水效果,部分雨水经聚水窗位置聚集到瓦体内腔,高于聚水槽位置的水分经分水孔排离,而聚水槽内部水分则无法排离,在夏季高温情况,高温阳光照射到瓦体位置,瓦体内腔中空气温度升高可由聚水槽内的积水温度抬升,从而起到降温效果,而分隔板将瓦体内腔一分为二形成一个密封的空腔,可有效的进行隔热和隔音效果。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与加厚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截面形状均设置为“U”字型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扣接,方便使用者经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将相邻的瓦体进行连接、组装。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厚体和凸出部均中空设置,所述分隔板外沿与加厚体内壁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水窗和分水孔均贯穿凸出部与瓦体内腔相连,可在阴雨天由聚水窗聚集到瓦体内腔中。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部和疏水槽截面形状均设置为等腰梯形,可在塑钢瓦未使用时,将相邻两瓦体的凸出部与疏水槽对位摆放,一方面降低塑钢瓦的摆放空间,另一方面避免相邻瓦体碰撞造成凸出部的损坏。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板顶部位置与分水孔位置对应设置,可将除聚水槽内的水分外全部由分水孔排出瓦体。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水槽设置于分隔板中部,所述聚水槽高度低于分水孔位置,可在经分隔板与加厚体形成的空腔聚集的水由分水孔排离后,剩余少量的水分聚集在聚水槽位置。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设有瓦体,阴雨天降下的雨水可由疏水槽位置聚集后排离,保证正常的排水效果,部分雨水经聚水窗位置聚集到瓦体内腔,高于聚水槽位置的水分经分水孔排离,而聚水槽内部水分则无法排离,在夏季高温情况,高温阳光照射到瓦体位置,瓦体内腔中空气温度升高可由聚水槽内的积水温度抬升,从而起到降温效果,而分隔板将瓦体内腔一分为二形成一个密封的空腔,可有效的进行隔热和隔音效果,从而补足传统的塑钢瓦的使用不足之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瓦体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4中B部放大图。附图标记为:1瓦体、11加厚体、12凸出部、13疏水槽、14聚水窗、15分水孔、16分隔板、17聚水槽、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空的隔热防腐塑钢瓦,包括瓦体1,所述瓦体1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2,所述瓦体1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3;所述瓦体1包括加厚体11,所述加厚体11顶部固定设有多个凸出部12,相邻所述凸出部12之间设有疏水槽13,所述凸出部12顶部开设有聚水窗14,所述凸出部12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分水孔15,所述加厚体11内腔内壁固定设有分隔板16,所述分隔板16中部设有聚水槽17。所述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均与加厚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截面形状均设置为“U”字型且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3扣接,方便使用者经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将相邻的瓦体1进行连接、组装;所述加厚体11和凸出部12均中空设置,所述分隔板16外沿与加厚体1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聚水窗14和分水孔15均贯穿凸出部12与瓦体1内腔相连,可在阴雨天由聚水窗14聚集到瓦体1内腔中;所述凸出部12和疏水槽13截面形状均设置为等腰梯形,可在塑钢瓦未使用时,将相邻两瓦体1的凸出部12与疏水槽13对位摆放,一方面降低塑钢瓦的摆放空间,另一方面避免相邻瓦体1碰撞造成凸出部12的损坏;所述分隔板16顶部位置与分水孔15位置对应设置,可将除聚水槽17内的水分外全部由分水孔15排出瓦体1;所述聚水槽17设置于分隔板16中部,所述聚水槽17高度低于分水孔15位置,可在经分隔板16与加厚体11形成的空腔聚集的水由分水孔15排离后,剩余少量的水分聚集在聚水槽17位置。如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为:施工人员将选用适当数量的塑钢瓦,随后将相邻的瓦体1的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3对位放置、扣接,即可完成相邻的塑钢瓦的位置安装,较传统的扎丝或螺栓的安装方式,安装方式较为简单,且相邻瓦体1经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3的相互拉力,对相邻的瓦体1位置进行相互限定,保证塑钢瓦安装后的稳定性,阴雨天降下的雨水可由疏水槽13位置聚集后排离,保证正常的排水效果,部分雨水经聚水窗14位置聚集到瓦体1内腔,高于聚水槽17位置的水分经分水孔15排离,而聚水槽17内部水分则无法排离,在夏季高温情况,高温阳光照射到瓦体1位置,瓦体1内腔中空气温度升高可由聚水槽17内的积水温度抬升,从而起到降温效果,而分隔板16将瓦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空的隔热防腐塑钢瓦,其特征在于:包括瓦体(1),所述瓦体(1)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2),所述瓦体(1)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3);/n所述瓦体(1)包括加厚体(11),所述加厚体(11)顶部固定设有多个凸出部(12),相邻所述凸出部(12)之间设有疏水槽(13),所述凸出部(12)顶部开设有聚水窗(14),所述凸出部(12)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分水孔(15),所述加厚体(11)内腔内壁固定设有分隔板(16),所述分隔板(16)中部设有聚水槽(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的隔热防腐塑钢瓦,其特征在于:包括瓦体(1),所述瓦体(1)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2),所述瓦体(1)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3);
所述瓦体(1)包括加厚体(11),所述加厚体(11)顶部固定设有多个凸出部(12),相邻所述凸出部(12)之间设有疏水槽(13),所述凸出部(12)顶部开设有聚水窗(14),所述凸出部(12)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分水孔(15),所述加厚体(11)内腔内壁固定设有分隔板(16),所述分隔板(16)中部设有聚水槽(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的隔热防腐塑钢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均与加厚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截面形状均设置为“U”字型且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3)扣接。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昌勇王国稳高贵斌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信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