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组合端柱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145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组合端柱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本体,所述剪力墙本体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端柱,所述端柱靠近剪力墙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剪力墙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件相适配的燕尾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剪力墙技术领域。该带组合端柱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剪力墙,通过剪力墙本体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端柱,端柱靠近剪力墙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将复合剪力墙与组合端柱通过燕尾槽与连接件进行装配,操作简单,提高了施工效率,实现了简化施工,通过剪力墙本体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筋,提高了该装配式复合剪力墙的强度与竖向承载力,使得该剪力墙受到外部压力时,不易变形和倾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组合端柱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剪力墙
本技术涉及剪力墙
,具体为一种带组合端柱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剪力墙。
技术介绍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组合端柱一般设置在剪力墙的两端,剪力墙和组合端柱装配时一般通过现场施工浇筑,但现场浇筑的方式操作繁琐,使得施工效率低下,延长了工期,同时现有的剪力墙承载力不够高,受到外部压力时,容易导致变形和倾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组合端柱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组合端柱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本体(1),所述剪力墙本体(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端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柱(2)靠近剪力墙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3),所述剪力墙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件(3)相适配的燕尾槽(4),所述剪力墙本体(1)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筋(5),且第一加强筋(5)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杆(6),所述第一加强筋(5)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杆(7),所述第一斜杆(6)与第二斜杆(7)呈交叉分布,所述端柱(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筋(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组合端柱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本体(1),所述剪力墙本体(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端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柱(2)靠近剪力墙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3),所述剪力墙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件(3)相适配的燕尾槽(4),所述剪力墙本体(1)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筋(5),且第一加强筋(5)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杆(6),所述第一加强筋(5)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杆(7),所述第一斜杆(6)与第二斜杆(7)呈交叉分布,所述端柱(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筋(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组合端柱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杆(6)远离第一加强筋(5)顶部的一端与第一加强筋(5)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7)远离第一加强筋(5)底部的一端与第一加强筋(5)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组合端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章佃红梅志涛张运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潮峰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