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常青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农业大棚用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07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农业大棚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大棚,所述大棚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一侧管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管连接有灌溉箱,所述灌溉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贯穿灌溉箱的顶壁延伸至灌溉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灌溉箱的设置方便营养液和净水剂的加入,净水剂避免雨水内有污染的物质对农作物产生影响,通过加入营养液加速农作物的生长,通过喷水管和倾斜角度的喷头的设置,使大棚内部横向,纵向面积都能喷洒到,通过自动卷帘盖的设置,在没有下雨时,可通过启动卷帘盖将其盖住,避免在阳光照晒的情况下收集的雨水蒸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农业大棚用雨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农业大棚用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大棚的组成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塑料大棚一般覆盖的面积为1-3亩,管理方便。但可进行多个棚大面积的覆盖。由于棚体高大不便用草帘进行防寒,而在棚内用多层薄膜进行内防寒,棚内的温度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在温室大棚种植时,水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的重要,所以收集雨水来灌溉温室大棚内的农作物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温室大棚种植收集雨水大多是挖沟储水,集水量少水容易流失且不方便进行储存灌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大棚用雨水收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农业大棚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大棚,所述大棚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一侧管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管连接有灌溉箱,所述灌溉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贯穿灌溉箱的顶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农业大棚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大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1)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2),所述收集箱(2)的一侧管连接有第一水泵(7),所述第一水泵(7)的出水端管连接有灌溉箱(3),所述灌溉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驱动端贯穿灌溉箱(3)的顶壁延伸至灌溉箱(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3),所述灌溉箱(3)靠近大棚(1)的一侧管连接有出水管(21),所述出水管(21)远离灌溉箱(3)的一端贯穿大棚(1)的侧壁延伸至大棚(1)的内部管连接有第二水泵(8),所述大棚(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桩(16),所述固定桩(16)的底部插入土壤(19)的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农业大棚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大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1)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2),所述收集箱(2)的一侧管连接有第一水泵(7),所述第一水泵(7)的出水端管连接有灌溉箱(3),所述灌溉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驱动端贯穿灌溉箱(3)的顶壁延伸至灌溉箱(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3),所述灌溉箱(3)靠近大棚(1)的一侧管连接有出水管(21),所述出水管(21)远离灌溉箱(3)的一端贯穿大棚(1)的侧壁延伸至大棚(1)的内部管连接有第二水泵(8),所述大棚(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桩(16),所述固定桩(16)的底部插入土壤(19)的内部,所述固定桩(16)位于大棚(1)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二水泵(8)的出水端管连接有输水管(9),所述输水管(9)埋入土壤(19)的内部,所述输水管(9)远离第二水泵(8)的一端贯穿固定桩(16)的侧壁延伸至固定桩(16)的外部管连接有喷水管(10),所述喷水管(10)的两侧壁分别倾斜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头(11)和第二喷头(12),多个所述第一喷头(11)与第二喷头(12)分别与喷水管(10)连通,所述收集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卷帘箱(6),所述卷帘箱(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电机(5)的驱动端延伸至卷帘箱(6)的内部且与卷帘箱(6)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5)的驱动端外表面卷绕有卷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常青
申请(专利权)人:赵常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